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08的文章

李依貞 第五十八屆美國人類遺傳學協會會議

研習期間:97.11.11~97.11.15 研習學生:醫學院 醫學系遺傳學科 李依寧 研習地點:美國 賓州 費城 研習類別:第五十八屆美國人類遺傳學協會會議 美國人類遺傳學協會會議是每年人類基因界一大盛事,每年大約五千名左右來自全球各地的學者、專家都會前來參加會議,今年第五十八屆會議十一月十一日在美國費城舉行,由於費城沒有國際機場,當天上午我們由紐約搭車前往費城,當天抵達後,先行報到,再參加由HapMap舉行的The HapMap Website: Phase3,研究人類基因體學的人都會知道這個組織,最近進行網站大規模的資料更新與軟體變更,藉由在會議上進行實際的操作,讓人對新的網站有更進一步的瞭解,未來搜尋資料庫上面,可以更加的得心應手。 演講主要都集中在會議的第二天到第四天之間,列出多個主題,如Genomics、Cytogenetics、Clinical Genetics、Statistical Genetic、MicroRNAs and Disease、Reproductive Genetics and Gender-related Issues、Therapy for Genetic Disorders、Mapping, Linkage and Linkage Disequilibrium等,以及疾病為主的分類:Neuropsychiatric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Diabetes and Obesity、Cancer Genetics、Metabolic Genetics、Vascular and Cardiac Disease、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等,在許多的演講中,可以知道近期在基因學上在各個領域中的最新發展與研究新知。 其中我對C. J. Willer所講的Genome-wide association meta-analysis of >32,000 individuals andreplication in >58,000 individuals identifies novel genetic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body mass index的內容印象很深刻,因為每個上台presentation的spea

何承樺 APDSA論文競賽

研習期間:97.08.11~97.08.16 研習學生:口腔醫學院 牙醫學系 何承樺 研習地點:印尼爪畦泗水市 研習類別:35th APDSA 2008 Congress Scientific Research Competition 去年因緣際會擔任亞太牙醫學生年會(Asian Pacific Dental Student Assovciation ; APDSA)的工作人員,忙碌地參與活動籌辦的同時,同時認識了許多亞太地區的好朋友,活動結束之後,就默默地在心裡立下了目標,希望今年也可以參加在印尼泗水舉辦的年會。 APDSA是個相當有效的國際交流平台,在大會活動進行的六天五夜當中,可以有很多機會直接地與各國的牙醫系學生甚至是教授們交談,不論是各國有趣的文化差異,或是各國牙醫系學制、訓練內容、課程的差異,甚至是將來職業的收入地位等,都是我們幾天當中的聊天話題,而其中幾天各國優秀的教授授課的內容,雖然完全以英文講解,有時難免略有不懂,但是有趣的課題仍然讓我印象深刻,課後和異國同學互相切磋討論的經驗更是有趣極了。 自今年三月開始,我及班上另外兩位同學就決定要報名參加今年的亞太牙醫學生年會(APDSA 2008),但是又有感於若是單純去聆聽課程參加文化交流的活動,似乎就和去年一樣,考慮之後,我們決定三人一組參加「科學論文競賽」(Scientific Research Competition ; SRC),和老師以及研究所學長幾次討論之後,才慢慢確定了研究的主題。這次做的研究主要是針對牙齒外型給予人的第一印象,分別針對牙醫學生以及非牙醫學生作問卷調查,經過將近3個月的時間,得到近四百張的有效問卷,經過統計以及分析之後,果然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結論。做完了研究,撰寫論文也是一個大挑戰,畢竟要完全使用英文,而且還要使用論文特殊的語法,大家絞盡腦汁,又在班上其他英文能力較優秀的同學協助校稿之後,總算順利完成了這個大任務。 第一次出國參加競賽相當緊張,還記得科學論文競賽舉行前一晚,我們三個人一齊聚在房間裡討論又討論,英文講稿唸了一次又一次,就怕臨場因為怯場而忘詞,一直到了大半夜才休息。八月十四號那天,帶著不安的心情到了活動舉辦的會場,心情還是相當緊張,所幸,在上台報告的十五分鐘內,一切順利。雖然比賽的結果不如人意,並沒有得名,不過我們的競爭對手都是各國的

侯政宏 上海交通大學臨床技能競賽

研習期間:97.10.17~97.10.21 研習學生:醫學院 醫學系 侯政宏 研習地點:上海交通大學 研習類別:臨床技能大賽 經過了將近六小時的轉機加上飛行時間,我們一行人終於抵達了上海,出了海關之後接著便馬不停蹄地搭著接駁車前往下塌旅館與比賽場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這次的參賽隊伍總共有五隊,除了上海交通大學以外,其他的四隊皆來自台灣,分別是長庚大學、輔仁大學、慈濟大學以及高雄醫學大學。而參賽成員當中,除了高雄醫學大學為實習醫學生(clerk)之外,其他的台灣參賽隊伍皆由實習醫師(intern)參賽,每個學校也都派有2~3名的帶團老師跟隨,我們的帶團老師為一般內科的王程遠醫師以及小兒外科的張鈺堂醫師,總領隊則為麻醉科主任---朱光興醫師。 在抵達比賽會場後,我們便把握時間趕緊熟悉比賽用的器材與設備,基本上大部分的器材與我們在高醫練習時所使用的器材差不多,惟獨有些設備由於製作廠商的不同而略有差異,因此我們也花了許久的時間適應當地的器材與設備。在同一時間,台灣的其他參賽隊伍也陸續抵達會場,看著每位參賽人員專注地在有限的時間內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我漸漸感受到比賽的緊張氣氛以及每位參賽者背後所背負的沉重壓力。當天晚上,大會安排了一場簡單的歡迎晚會招待我們這些來自台灣的參賽隊伍,晚宴過後大家各自回到旅館休息,養精蓄銳為明日的比賽做好萬全的準備。 這次的比賽總共分為三個部份,包括上午的臨床操作題,以及下午的知識問答與病例討論分析。在臨床操作題當中,是採用“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模式進行,利用實訓類比設備,設置急救(CPR、三角巾包紮、脊柱創傷搬運),內科(腹穿),外科(縫合拆線),神經科(腰穿),綜合(簡單體檢)等五個關卡,每關10分鐘,由各參賽隊按一定順序依次完成,並由評委根據標準化打分單(checklist)進行評分。而第二部份的知識問答,包括基礎醫學和臨床基本知識、讀圖與讀片,題型包括必答題和風險題。最後一部分的病例討論分析,每個參賽隊將面對一個標準化病人(SP),需在5分鐘內進行病史問診,之後可向主考老師索取認為必要的輔助檢查報告,主考教師將根據賽題設定給予適當材料。而後參賽隊伍對所採集的資料進行整理歸納,向評委進行書面病史彙報,做出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方案,並向病人做簡要說明,而後由評委作相關提問。 在上午的比

林岑紘 交換研習

研習期間:97.09.01~97.09.26 研習學生:醫學院 醫學系 林岑紘 研習地點:Children's Hospital Boston 研習類別:交換見習 結束了四週的visiting student of child neurology at Children's Hospital Boston,我回頭再看一眼CHB – 無論是腦海裡的或是相片所記錄的 – 一切仍然像幾分鐘前才發生過般地歷歷在目;但我不會再轉頭多看它一眼,因為從現在起,我往前看:前方是未來的CHB等著我回去完成在序章之後的故事。是的,若要說人的一生中有其轉捩點,抑或是因著什麼完全改變了一生,這對在來到CHB 之前的我是完全不會明白的。 “Gigi, you will come back!” 他們這樣說著。第二個禮拜末,有人對我這麼說著。那時的我,尚未從衝擊中回復 – 環境與語言的隔閡令我每天戰戰兢兢 – 我不懂為什麼我會再回來;然而兩個禮拜後,我知道她說對了:”You just can't resist it!”。在第四個禮拜末,又有人對我這麼說著:“Gigi, you will come back!”。此時,我早已不自覺在心中對這裡產生了歸屬感:我像是個不過才剛完成新生訓練的新成員!我心中想著,希望有一天我能 – 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我會盡一切所能地 – 回到這裡。 來到這邊之前,我從未覺得pediatric將會是我未來想走的路,而neurology也是塊我尚未在臨床上經歷過的;然而我來了,一張沒有設定遠大志向的白紙、一只抱著去裝些經驗與體驗回來之想法的空盒子,我帶著我難以在這邊行雲流水的英文來了;我並不是所有要申請的學生中屬於優秀的,我從未出國參加交換學生,我也從未用英文過日子。現在回想起來,也許我所攜帶過去的,除了幸運外,還有大量的勇氣。 第一個禮拜,我在那些對我而言是機關槍式英文對話的包圍中,嘗試想要從我的緊張中站穩腳跟。溝通的問題讓我三不五時地在presenting case時雙頰火熱,更別提在出糗後的沮喪與愧疚。然而,residents and attendings總是願意給我機會。他們放慢耳朵接收字句的速度來聆聽我慌亂又緩慢的語言,他們鼓勵我嘗試與參與 - 即使我總是笨拙,他們跟我說:“ You are one of our team. ” 下一個禮拜,

詹凡可 Tropical Medicine 研習活動

研習期間:97.08.03~97.08.24 研習學生:醫學院 醫學系 詹凡可 研習地點:埃及 Kars Al-Ainy Hospital, Cairo 研習類別:Tropical Medicine 研習活動 有很多人對於我的埃及之旅感到好奇,甚至更訝異到我要在那種地方待上一個月之久。其實連我自己都意外,但沒有什麼比親眼所見更加真實而且深刻了。當我剛抵達開羅機場時,那種鬆懈的落地簽、隨便的海關檢驗態度,讓我著實驚訝一番,覺得這個國家是怎麼一回事。出機場之後遍地黃土、閒置的荒地似乎是這國家近年來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的悲哀。開羅街道上,廢棄物、不顧車陣隨意穿越街道的行人、無時無刻鳴喇叭的駕駛,我還曾以為外星人入侵造成地球動亂!這國家的風貌可見一般,而這並未隨著我待的時間愈久而有所改善,我反而更清楚真正埃及的一面。 此次前往埃及,主要是要參加由Kasr Al-Ainy Hospital(Medical Department in Cairo University) 醫學生所舉辦的Tropical Medicine研習活動。埃及現在屬於發展中國家,環境衛生條件嚴重低於一般水準,因此很多區域性流行病與台灣大相逕庭。在這段時間裡我們有熱帶醫學、眼科學、心臟科以及寄生蟲學科。 熱帶醫學主要是圍繞在肝病的部份。在埃及,極差的衛生環境條件造成B型與C型肝炎病毒感染相當普遍,另外寄生蟲造成慢性的肝臟發炎也是導致肝硬化的重要原因。這部份的課程我們除了lecture之外,也有相當多的臨床學習機會。我們跟隨醫師實地到了肝硬化病房去做例行檢查,見識到患者腹水(ascites)、脾臟腫大(splenomegaly)以及身體其他部位水腫等肝硬化併發症狀。某些時段我們會隨著醫師看endoscopy,醫師通常一邊看著螢幕一邊為我們解說,在這些肝硬化患者身上,我們通常可以看到食道末端出血現象。 眼科則是著重在砂眼(Trachoma)這種由細菌 Chlamydia trachomatis 造成的疾病,它在埃及算是endemic,造成埃及這國家失明病患的主要原因。也因此我們看了不少患者:眼瞼水腫、上眼瞼內翻還有結膜上follicular突起…等。其實看到這種”歷史”的疾病還滿新鮮的,在台灣應該鮮少有這樣病例,透過種種流行病的比較,其實台灣的衛生環境算是不錯的。 寄生蟲更是

周品吟 IFMSA-SCORE (Standing Committee on Research Exchange)

研習期間:97.08.01~97.08.31 研習學生:醫學院 醫學系 周品吟 研習地點:德國 研習類別:SCORE 這次去德國原本有點失望被分到一個聽都沒聽過、德國東北角的小鎮,只有五萬人口的前東德古老大學城Greifswald。去以前跟在德國讀書的學姊同學打聽,說東德人普遍來說比較不友善、甚至歧視有色人種、東德落後遠不及西德、那小鎮在最東北角會很冷等等….害我ㄧ直擔心,但好像被分配到哪個城市就得去,所以就硬著頭皮去了。 到那邊後,發現這個在海邊的小鎮真的很小,處處是可愛具特色的古蹟紅磚建築。它擁有小鎮專屬的悠閒氣息外,古老的學院氛圍,和隨處可見的年輕學生們帶來的青春熱力,形成一種強烈對比,也融合出Greifswald的獨特魅力! 那邊的SCOPE組織想必是行之有年,裡面成員有十多個,都很熱心親切,為我們6個交換學生的一切都規劃的非常細心用心,我們幾乎每個人都被分配跟1~2個他們當地醫學生租的公寓同住,除了有個當地人有照應外,也能更貼近德國醫學生的生活。我們也都有一台腳踏車,因為這是那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每天自己上下學或去買菜、逛逛,自由快活。 我在那邊的頭兩週是去血管暨胸腔外科,最後一週轉神經外科,想說看點不一樣且在台灣沒機會run到的科。我8月去的時候也是當地學生的見習時間,他們一組5.6個人,每週換一科,所以每個禮拜我都會和一組新的德國醫學生一塊run。這點真的是我這次交換見習中很幸運的部份。 其實剛開始去的時候很不適應,因為以前從沒在一個”非英語系國家”待這麼久,去之前也完全沒預想到這點,想說德國人英文很好,因此德文只複習了三課就去了….結果到的第一天就赫然發現,那裡是前東德,因此40歲以上的人很多是完全不會講英文(因為那時在學校他們學俄文),就連年輕人除非是出國交換學生過,要不英文也不太好…..而我的見習,除了他們真的是要跟我講話,不然不論是morning meeting, 查房,老師教學,老師或學生跟病人講話,學生之間講話,一切全是用德文!!! 真的覺得自己徹底變成了聾子,一切都好陌生,什麼都聽不懂,更別說是學習了! 偏偏有些活動是非參加不可,像是晨會,明明一切都是德文完全聽不懂,但還是得準時7:30到那發呆! 好在有時候有好心的德國醫學生幫我翻譯,也帶著我參與他們的活動,像是晨會後的影像科醫師影像教學,帶他們REVIEW早上晨會看過的片子,及任何他們

卓筱芸 IFMSA-SCOPE (Standing Committee on Professional Exchange)

研習期間:97.08.04~97.08.29 研習學生:醫學院 醫學系 卓筱芸 研習地點:奧地利 AKH醫院 研習類別:IFMSA-SCOPE (Standing Committee on Professional Exchange) 很榮幸有機會在今年暑假八月份參加了奧地利AKH-Wien復健科交換見習計畫。在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一個月當中,我對於復健科的規模、工作內容,以及她們對實習醫學生的教學態度,都有了約略的了解與認識,而維也納當地醫學生和醫護人員的熱情招待也令人印象深刻,讓我對於歐洲的醫學以及生活方式有了更進一步的體驗。因此我用以下三大項目來分享我這次交換見習的收穫! AKH-Wien(Allgemeines Krankenhaus Wien) AKH是全奧地利最大的醫院,也是目前世界排名第31的大型醫學中心;它隸屬於維也納醫學大學,是間歷史十分悠久的醫院,很多臨床部門都發源於此,例如皮膚科和耳鼻喉科,而目前全院有41個臨床部門和51間手術室。 AKH的架構和高醫有很大的不同,主體建築物主要有兩棟大樓所構成,不同樓層又以顏色來區分職務,例如內科是紅色,外科是綠色,門診區是藍色(圖中橘色),而每個科別都有自己專屬的門診室和手術室,另外還有一個急診用的停機坪。 醫院裡人潮最多的地方就是level 5這個樓層,AKH-Wien所有便利的生活機能都可以在這裡找到:麵包店、郵局、超市、星巴克…等。而維也納最重要的通勤工具U-Bahn也有一站Allgemeines Krankenhaus是直達醫院大門口的,這對通勤的醫護人員或是病患家屬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幫助! 另外,level 5還有一個很簡單的交誼大廳,常常可以看到很多醫生或是實習生在大廳討論事情、休息片刻;當然,一個世界知名的教學醫院一定有館藏豐富的圖書館,在AKH圖書館中,有許多台電腦支援免費上網,讓醫師或學生們可以搜尋paper也可以查詢一些資料庫的database。 除了上面介紹到的福利設施之外,員工餐廳更是不可少的,這裡的餐廳提供的菜色每天都不同,分為A、B、C餐,如果有醫院提供的員工卡,則每個套餐只要3.9歐元,或許換算成台幣真的頗貴,不過在物價高漲的歐洲來說,實在是便宜又健康!而且每天一定會有一餐是素食的,這對於一些素食主義同學來說,真是一大福音。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郭琬琦 發表論文

研習期間:97.08.23~97.08.29 研習學生:健康科學院 公共衛生研究系 郭琬琦 研習地點:希臘 研習類別:發表論文(Poster) 這是第一次參加國際性的研討會,對我而言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在一個不熟悉的環境中,全程使用英文報告以及應答,除了緊張,更多的卻是興奮;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給自己測試的好機會,即使在國內英文考試可以考的不錯,但到了國外是否可以跟人流利的交談卻又是一回事了。這次的經驗也讓我發覺到自己的英文其實還需要再加強。 參加研討會感覺就像是在上課,而這些課程相當的寶貴。各國的學者分享了他們的研究,而這些研究在國際上可能是最新的,也可能是尚未發表的。雖然在氣膠領域中我專長的只有生物氣膠,另外更大一塊的領域是我從未涉足的,例如:氣膠的產生、氣膠模式等等,聽到這些學者們的分享也一知半解,但總覺得很榮幸可以參與這樣的一個盛會。即使無法完全理解這些研究,但也刺激了我想要再學習更多的慾望。 另外一個收穫就是自己的上台報告了吧!在報告的前一天,將自己關在旅館的房間內拼命的練習,到了報告當天卻還是緊張的不得了。這是第一次使用英文報告、第一次在這麼多比我還要專業的學者面前報告,害怕自己說的不好而砸了老師的招牌。等到順利報告完,心中才舒坦了許多。但是在回答問題的時候表現並不是很好,是因為自己聽不懂對方問的問題,覺得有些挫敗。深刻的體驗到英文在這樣的國際研討會上是相當重要的溝通媒介,所以我還要再多多加強自己的英文能力。 參加完五天的研討會,學習到很多,也感受到很多的衝擊。老師說:『就是要讓你們去國外感受一下這樣的衝擊,才會激發自己學習的興趣。』很驕傲我們實驗室的研究是走在學術的前端,許多的學者對於我們的研究都認為相當的有趣,也是目前國際上很重要在討論的議題;了解到自己的知識是非常的不足,念到研究所其實真的不能代表什麼,因為知識是隨時隨地在更新,要吸收新的知識,還是需要先把基礎穩固打好才能跟新的知識融會貫通。很感謝老師給我這樣的機會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磨練自己,讓自己成長。也期望以後還有機會可以再參加其他的研討會讓自己有更多的收穫與進步。

莊文銘 美國夏威夷大學 Workshop

研習期間:97.08.01~97.08.30 研習學生:醫學院 醫學系 莊文銘 研習地點:美國夏威夷大學 研習類別:Communication Skill Workshop 在夏威夷大學,Communication Skill課程是他們醫學生必須修習的課程,也是他們很重視的課程之一。有別於台灣的醫學教育,他們認為與病人溝通的技巧必須要精確而且重視實作的,因此在lecture的部分,我發現他們有非常重的時間是在互相練習的部分。 在Medical Interviewing中我們最需要的就是幫助病人找出病痛的原因。因此面談的過程會包括下列幾點: 1. Proper Introduction 2. Chief Complaint (CC) 3. 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HPI) 4. Past Medical History (PMH) 5. Family History(FH) 6. Review of Systems (ROS) 7. Patient profile (PP) 當然在每一次的面談中,我們會盡量將上述的history taking做得很完整,不過有時候還是要針對不同疾病做不同的思考流程,例如今天如果遇到一個體重減輕的年輕女性病患,我們也許一開始就會懷疑也許她是糖尿病、癌症等,經過病史詢問後發現她有喝多、尿多的狀況,此時我們應該將重點放在是否為糖尿病。也許我們就會針對Family History來詢問看看是否有機會為type I的DM。我們就比較不會將重點放在Past Medical History。 因此,上述的幾點提供我們面談時的一個大綱,讓我們更能夠熟能生巧的做病史詢問以確認病情。 舉例來說,第一節課的Introduction告訴我們如何進入診間。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在台灣也許不會有人教你,但是在夏威夷大學他們用了三個小時教學,首先是”敲門”。敲門是有學問的,不能敲得太小聲看起來沒有信心,也不能敲得太粗魯,老師當場就要我們練習敲桌面當做敲門練習。接下來就要進診間,第一件事就是自我介紹,當我們自我介紹時應該要告訴病人我的名字和我今天想要做什麼。也許你可以這樣說: "Mr. Brown? My name is XXX. I’m a fourth-year medical student fro

林鈴 Unite For Sight 國際志願服務

圖片
研習期間:97.08.01~97.08.30 研習學生:醫學院 醫學系 林鈴 研習地點:印度 清柰 研習類別:Unite For Sight 國際志願服務 今年,透過參與Unite For Sight,走入印度社區,針對眼科的疾病為當地人進行篩檢與教育。同時,也為當地沒有能力支付手術費的病人籌募費用,讓他們不再因為沒有錢而失明。 服務地點 印度清奈Chennai, India 清奈原名馬德拉斯(Madras),是泰米尔纳杜邦的首府。它是印度第四大城市,面积128平方公里,人口略估為7.5百萬(2007)。它东临孟加拉灣。 志工團將隨眼科醫師到清奈附近較貧窮的地區服務,服務據點包括村莊、孤兒院、老人院、學校等。 組織介紹-Unite For Sight 2000年耶魯大學二年級學生Jennifer Staple在參加國際志工活動之後,為改善醫療較不普及的地區視力的問題,集結資源,成立了Unite For Sight。最初的三年裡,Unite For Sight在美國Connecticut的New Haven為醫療資源較不足的人進行眼科的篩檢與教育。在那段時間,形成了現在這個國際志工活動的雛型。 為了讓更多的人受惠,Unite For Sight開始與耶魯大學顧問和學生事務辦公室聯繫以邀請更多的志工參與,也得到了美國各地學生熱烈的反應。Unite For Sight以假設訓練和志工指南有效的訓練短期國際志工參與活動,並逐漸將這項活動推廣到其他國家。 Unite For Sight現為在美國註冊的非營利組織。從一開始唯一的志工到目前超過90期4,000名志工,透過大學、醫學院、公司和高中等,提供眼科的篩檢和教育計劃,受惠者超過400,000。Unite For Sight在北美洲和在發展中國家進行眼科的篩檢與教育計畫。在北美洲,患者可藉由免費健康保險以由醫生進行免費的檢查。在非洲和亞洲,Unite For Sight志工與夥伴眼睛診所實施篩檢和免費手術。Unite For Sight迄今贊助了12702個白內障手術,使患者恢復視力。同時,也與共同合作的眼科醫生為民眾提供眼科傳染病、青光眼、翼狀贅片、散光等治療。 Unite For Sight的活動也受到很多的肯定。Unite For Sight曾在 Our Time is Now: Young People Changi

陳炳元 IFMSA-SCOPE (Standing Committee of Professional Exchange)

圖片
研習期間:97.07.01~97.07.31 研習學生:醫學院 醫學系 陳炳元 研習地點:以色列 研習類別:IFMSA-SCOPE (Standing Committee of Professional Exchange) Since my official exchange program was for a one-month clerkship in the Chaim Sheba Medical Center in Tel Hashomer, Israel, my main focus here will be on my time spent in a general surgery rotation in the largest medical center in Israel. I arrived the Tel Hashomer campus, located about 40 minutes by public bus from downtown Tel Aviv, on 2008/7/1 as initially stipulated in my contract. Finding the hospital was not simple due to bus stop signs only listed in Hebrew. However, a local female soldier (men serve three years; women one year compulsory service in the military) was very helpful and guided me onto the correct bus. Upon arrival in the “medical center”, I was simply overwhelmed at the sheer size of the complex: there were 3 on-site markets, 2 malls, several cafeterias and a full service hotel within the campus, about a 30-minute walk from end-to-end. After about an hour

廖昶筌 IFMSA-SCOPE (Standing Committee of Professional Exchange)

研習期間:97.07.07~97.08.11 研習學生:醫學院 醫學系 廖昶筌 研習地點:奧地利 研習類別:IFMSA-SCOPE (Standing Committee of Professional Exchange) 很榮幸有這個機會在今年暑假去奧地利的骨科見習交換,在這當中,我對於本科的教學、規模,還有維也納當地的招待感到印象深刻,對於歐洲的醫學以及歐洲人的生活有著更進一步的體驗。以下我分成三大項目來與大家分享我這次見習的收穫。 AKH-Wien(Allgemeines Krankenhaus Wien) AKH是奧地利最大的醫院,在世界上也是第31大的醫學中心,它是屬於維也納醫學大學的附設醫院,目前有41個臨床部門和51間手術室。這是一間歷史悠久的醫院,很多臨床部門都是從這間醫院開始有的,例如皮膚科和耳鼻喉科。 AKH的架構和高醫有很大的不同,主體建築物主要有兩棟大樓所構成,不同樓層又以顏色來區分職務,例如內科是紅色,外科是綠色,急診是藍色。每個科別都有自己專屬的門診室和手術室。還有一個急診用的停機坪,在這一個月中,也看了好幾次利用直升機來輸送緊急病患。 此外,院區也提供了許多教學設備以及bedside teaching。各個醫生們將教學視為自己院內的工作之一,對學生非常的熱心。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由於對骨科很有興趣,所以選擇來這裡的骨科作交換。這裡的骨科又分了幾個次專科,有小兒骨科、風濕免疫科、運動傷害科和重建科。我被分到風濕免疫科,在台灣這是屬於內科,不過在這裡卻是屬於骨科,不過事實上每個次專科不管在手術室或是門診並沒有太大的差別,還是骨科相關疾病都看。 我在風濕免疫科跟的是教授級的人物,不過教授一直都很忙,所以我主要都是跟著總醫師。每天早上七點就必須到醫院,此時教授會帶著其他的主治醫師一起查房,如果是前一天開刀的病人,就必須把術前和術後的X光片讓教授過目看看有沒有問題,查完房後約七點半開晨會。在門診或刀日開始前,總醫師會帶著我一間一間去換藥,有很多讓我覺得印象深刻的地方。 1. 這裡的病房是不准家人陪過夜的,一間房間部是六人房就是四人房,就算是雙人房也是不允許家人住在醫院的。據這裡的醫生說法是怕病患家屬會污染病房的環境。 2. 無菌觀念非常落實,只要是和病患有接觸的procedure一定要帶手套,出病房一定要

吳韋聰 IFMSA-SCOPE (Standing Committee of Professional Exchange)

研習期間:97.07.01~97.07.31 研習學生:醫學院 學士後醫學系 吳韋聰 研習地點:西班牙 巴塞隆納 研習類別:IFMSA-SCOPE (Standing Committee of Professional Exchange) 這次選擇西班牙見習的地點有兩個可以選擇,一個是spain,另一個是Cataluña省,Cataluña是以巴塞隆那為中心的省分。所以,我以這個地點為主,但是在Cataluña又有三個城市可以選擇,分別是Barcelona、Leida、Tarragona,雖然我也想去巴塞隆納,但是最後申請到的城市是Leida,醫院和科別分別是Hospital University Ari Arnau De Vilanova(HUAV)的婦產科。   Leida是在巴塞隆納往北部算約150Km的地方,這個城市不大,但也都是加泰隆尼人為主的都市,大部分都講加泰隆尼亞語,用的都是加泰隆尼雅文字。HUAV是Leida最大的醫院(規模大概是高醫的舊棟在大一些),旁邊就是Leida大學的醫學院,其它在這個城市的醫院都很小,約七八個左右,這次IFMSA的交換學生主要是在HUAV和另一個小醫院Santa Maria Hospital。   第一天去HUAV醫院報到是由我的contact person帶我去,先熟悉一下醫院的位置和找婦產科的負責人,從住的地方走路去醫院差不多十五分鐘,不算太遠。我在HUAV見習課程並沒有特別規劃,因此主任就拿了他們學生四星期的Schedule,把婦產科分為四大區,婦科病房、產科病房、門診、刀房,剛好一個星期一個地方,但實際上並沒有硬性規定一定要待滿一個星期才能換地點,一開始分配給我一個主要的主治醫師叫Dr. Lueda,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婦科和產科病房,所以前兩星期都在病房度過。   西班牙這邊醫院的上班時間跟台灣不太一樣,見習學生差不多9點到醫院,聽那邊見習生說醫生大約是八點半到,會有meeting之類的,可能是討論一下今天有哪些case,不過我是從來沒有跟到,大部分時間九點左右,醫院一群醫生會跟護士在醫院的餐廳吃早餐聊天,實際上開始工作的時間都要到九點半以後到十點開始,病房的工作時間最晚是到兩點結束,但是大部分都會在12點前查房完畢,我想因為查房的時後,所有的病患家屬是要在病房外的休息區等候,整層樓全部都查完後才能進入病房看

廖書嫻 96學年度跨文化護理研討會

研習期間:97.06.16~97.06.20 研習學生:護理學院 護理學研究所 廖書嫻 研習地點: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 研習類別:96學年度跨文化護理研討會 有一些感想在這次跨文化的國外之行中陸陸續續開始出現,在開始有讚嘆、有興奮、有遺憾、有捨不得、有婉惜,五味雜陳的感覺混在一起的那種滋味,是用文字表達不出來,有人用照片來寫日記,我想一些形容不出心得感受得藉著所照的相片,也許才是最能說明清楚ㄧ切的。 在台灣的關於醫院背景的美國影集中,我想有名且耳熟能詳應該是”急診室的春天”,身為醫護人員的我對於那急診室的場景及功能發揮狀況,常令我感到不可思議,在參觀的那時,正映證了中國人常說的ㄧ句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話的涵義,就在眼底發揮的淋瀝盡致,急診室內有隨時有移動的X光機,也有軌道吊掛著的X光機,隨時應應突發的手術型態所準備的手術器械包,以及可能會使用到的輸液導管,件件都保持著備戰狀態,考量著創傷後的生理反應,手術室的溫度是不同於國內手術室那樣冰冷的冬天,而是溫暖的夏天。是因為民族性的差異嗎?天生的熱情嗎? Sunshine Camping- 陽光夏令營-裡面的兒童組成另ㄧ項震撼我心的情景,在那裡除了之前體驗的”急診室的春天”,我也看到了”癌症兒童的春天”。我們與腦瘤術後的孩童一起同樂打鼓的遊戲,看著他努力的跟著義工輔導員節奏,我學習的程度也只同他一般,但是我從打鼓當中獲得的音樂給我的快樂,他ㄧ樣能的得到。一種回歸童心的快樂,我感受到了,他也是。營中安排的課程有:染布課程給予兒童驚喜,藉由染布展現的成果幾何圖案發揮出他們的創造力,給予他們的成就感。參予瑜珈課程溫和卻有力的肌肉訓練,訓練兒童們心肺功能。按摩課程的好處是藉由課程內容來幫助患有雙下肢嚴重水腫的孩童,學習如何來幫助改善自己或同伴的不舒服。午餐後餐廳舉行的唱遊活動,流行於孩童間的歌曲,伴隨著三人小樂團的伴奏,廳內瀰漫著演唱會的歡樂氣氛,隨著歌曲型態的不同,看著大家一致的舞姿手勢,西部的雙人勾手圓舞,讓我們也不禁學起他們跳了起來,後來想想在跳舞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不是只有快樂,還有心的放空,那時我只是個返老還童的大朋友。令ㄧ件印象深刻的事是,他們安排了那位腦瘤的小朋友上台表演了一首歌,不知是否映證了音樂治療的神奇魔力,我發現他字正腔圓的,隨著台下的大哥哥、大姐姐鼓勵的掌聲,節奏準確的完成了整首歌曲表演。氣氛是如此的

古智愷 波蘭波茲南大學 全英語臨床見習

研習期間:97.06.27~97.07.26 研習學生:醫學院 學士後醫學系 古智愷 研習地點:波蘭 波茲南大學 研習類別:全英語臨床見習計畫 很感謝學校能給我們這個機會來到波茲南,如果不是這次難得的機會,我想我這一生都不會踏進這美麗的波茲南。由於後醫系是全高醫唯一全英語教學的科系,因此很榮幸地能代表學校成為第一批到波茲南大學參訪的學生代表,這次參訪相當有意義,不僅代表高醫,也同時代表了台灣,踏上波蘭這個國家,給波蘭人對台灣人的第一印象。 第一次聽到波茲南這名字,是學校與波茲南大學簽約締結姊妹校時,當時對這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市完全沒有感覺。經過將近一個整天的交通時間抵達波茲南時,第一印象覺得他只是歐洲眾多城市之中一個小且樸素的城市。 波茲南大學的課程可以說是動靜皆有,靜的部分是講課,由老師介紹一些基礎醫學理論以及各種實驗室技術原理與應用;動的部分為實際參觀實驗室操作。老師全部以英文授課以及與學生互動,英語會話程度平均水準很高,大部分都講得相當流利,因此在知識傳授與溝通方面都很順利。老師們熱情地歡迎來自台灣的我們,以及不吝傳授許多知識並回答我們的問題,從交流與互動的過程中,我覺得波蘭人是很和藹可親的民族,感覺不到種族歧視的味道,也不會有很深的距離感,因此在波茲南上課可以說是相當快樂的學習經歷。 實際參觀方面,波茲南大學準備了豐富的行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首先是實驗室整潔度,波茲南大學可以說是一點也不馬虎,不僅沒有一般常聞到的藥水味,採光、動線、物品擺設,甚至是室內裝潢,水準都是相當高的,在這種地方做實驗,不僅可以提升工作進度,對工作心情也有正面影響,很羨慕能在這種環境工作的人,這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其二是參觀屍體解剖室,於病理科參觀時,老師直接帶我們到位於一樓的屍體解剖室。在一般台灣人的認知中,像屍體解剖室這類地方通常都會放在地下室,給人一種陰暗且通風不良的印象,而波茲南大學正好相反,位於一樓的解剖室採光與通風都很好,在解剖時藥水味道並不會太重,就算沒戴口罩也是可以的。第一次親眼見到屍體解剖,被解剖的是因心臟病死亡的1歲嬰兒,在波茲南這邊算是難得的案例。 第三是親自操作Microdissection儀器,在老師示範過後,實際讓每個學生親自操控,儀器主要目的是用雷射從組織切下想要的部分,準備於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親自操作儀器的感覺很棒,切下組織的過程也相當順利

林翠萍 2008 6th AISA

研習期間:97.07.10~97.07.12 研習學生:口腔醫學院 口腔衛生學系 林翠萍 研習地點:馬來西亞 吉隆坡 研習類別:6th Conference of Pediatric Dentistry Association of AISA 2008 PDAA每年皆會輪流在各國舉辦,今年6th.CONFERENCE OF PEDIATRIC DENTISTRY ASSOCIATION OF ASIA 2008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時代廣場14樓舉行,亞洲地區國家為主要參加國,以兒童口腔照護為主題,會場匯集了許多來自亞洲各國的研究學著。今年也是下屆會長選舉大會,很高興由我們台灣代表 黃純德教授當選第七屆會長。另外值得一提的事,本次會議台灣代表團本由” Taiwan”名義登記,但遭到大陸抗議一度改成”china”,後來經由我國強列反對及堅持下,在大會開會討論協商後接受我國說法,認為大陸沒有理由讓政治因素介入學術領域,並再次將我代表團改由” Taiwan”登記報到。 藉著短短三天頂尖學者的學術演講、口頭報告及海報展示相互的討論,可以得知目前世界上研究發展的趨勢及臨床上最新的技術。另外口頭報告者必須藉由充滿自信的言語,確實的讓參與者了解自己論文的內容,其勇於接受各界的批評與考驗的精神,著實讓我佩服他們的勇氣,也讓我學習很多,並很榮幸能參加這次的會議,讓我增廣見聞許多。另外本次國際會議全程皆以英文為共同語言,也讓我了解到英文的重要性,更能體會”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句話,當缺乏語言能力時,就無法與人溝通,也就無法暢談自己的研究及與其他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尤其在聽及說方面更是我最主要的弱點,這也是我在回國後發奮想學好英文最主要的原動力。 這次能夠順利的出國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 黃純德老師,及感謝學校對我這次出國費用的補助。 本次會議的流程安排上尚缺乏時間控管,每堂演講幾乎皆會延遲,嚴重影響下一堂演講時間,並且由於分散至各個會議廳演講,會導致一些演講廳只有少數人聽講的場面,對講者較不尊重。

彭皇凱 2008有機金屬研討會

研習期間:97.03.11~97.03.21 研習學生:藥學院 藥學系 彭皇凱 研習地點:墨西哥 坎昆 研習類別:2008 有機金屬研討會 2008有機金屬國際會議(Organometallics Conference 2008)於民國九十七年三月十三日至十六日在墨西哥坎昆舉行。我與指導教授楊世群教授在三月十一日早上6:30即從小港機場搭機前往台北,然後緊接著於10:00前往日本東京成田機場,並出關前往上野住宿,預備明天東京訪問之行。隔日(3月12日)即與楊世群教授造訪日本東京大學藥學部及東京大學醫學部附設病院,首先與附設醫院藥劑部的藥師們互相討論台灣與日本在醫藥分業實施後的心得分享及交流,然後參訪東京大學大學院藥學系研究科,瞭解日本藥學教育的現況並期盼東京大學藥學部可以與本校高雄醫學大學藥學系有學術合作,拓展國際交流。 下午時間與指導教授楊世群教授也另外安排參訪了日本東京藥科大學,並且受藥學部有機化學合成科室田口武夫教授熱情招待,田口武夫教授也答應時間許可的話願意受邀到本校藥學系做學術交流。 在停留期間也順便參加東京藥科大學所舉辦的GSIPET 研討會(Graduate Students’Pharmaceutical Education in TUPLS),瞭解日本現今藥學學術的研究現況。 指導教授楊世群教授於3月13日搭12:05美國航空公司飛機前往墨西哥,經達拉斯後,於當日下午14:00抵達坎昆(Cancun),隨即前往會場,並參加會議活動。本次會議出席者來自全球各地許多專家學者,其中包含了英國牛津大學Dermot O'Hare教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Richard Schrock教授及日本東京大學Eiichi Nakamura教授等。 大會內容分成演講及壁報展示二方面進行,在多場演講的過程,透過國外優秀研究學者們的解說,大家不時熱絡討論,啟發我在有機金屬催化化學反應上研究的新構想。 3月16日會議結束後,隨即前往達拉斯,轉飛聖安東尼奧(San Antonio)(該城市為高雄市之姊妹市),拜訪在美國德州由郭宇傑醫師執業的醫院及診所(郭宇傑醫師為高雄醫學大學藥學系23屆畢業校友),並由郭醫師親自說明美國醫師、藥師的職業狀況、醫藥分業及健康保險制度。 我與指導教授楊世群教授於3月19日12:05離開聖安

楊祐倫 美國 賓州大學 姊妹校研習

研習期間:97.01.16~97.02.26 研習學生:口腔醫學院 牙醫學系 楊祐倫 研習地點:美國 賓州 賓州大學 研習類別:姊妹校研習 見習目的: 這次我申請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短期見習,最主要目的在於想多了解國外牙科訓練與醫療體系與台灣有哪些的不同,並且為自己以後是否需要出國進修做提早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更希望藉由此機會能夠鍛鍊自己的語文能力,加強自己的國際觀,拓展自己的視野更是此行的另一目的。 見習收穫: 在學校的資源與訓練的方面,在教學資源方面我們學校是相對不足的,不過這是因為學費上的差異,我想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在牙科專業領域訓練的方面我很肯定我們學校的訓練,我們學校的訓練比較按部就班,雖然比較不讓學生有自由發揮的機會,但是卻讓學生能從基礎去扎根。 UPenn見習的日子中發現我們學生的實力不比他們弱,在一些觀念上甚至可以說比他們更好、了解的更深入,但是由於他們開放的學風,使得他們在病人面前都能保有一定的自信,他們能夠自己決定treatment plan,老師也經常給予適時的鼓勵,老師與學生之間個關係比較像是朋友,彼此之間的互動不像華人社會既定的師生關係,我想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在高醫我們見習時總是靜悄悄的走過去,看完後再靜悄悄的離開,看診過程中老師們有時會跟我們分享治療方式與理論,但是病人並不知道我們是誰,但是在UPenn見習各科的過程中,每到一個診療椅,看診的醫師會很熱情的打招呼,介紹完自己之後,醫師也會將我介紹給病人,讓病人知道我是見習醫師,我認為這一點很棒,很值得我們學習,因為這也是對病人的一種尊重。 在見習各科的過程中我發現國外的治療方式有些跟台灣有些許的不同,這也是我覺得收穫很多的一個部份,因為如果我只一直留在台灣我永遠不知道原來還有這樣的治療方式。在矯正科我看見了很不一樣的治療方式。在高醫,TMJ問題比較不包含在矯正科的範疇裡,在台灣矯正完後會要病人去適應新的咬合位置,但是在UPenn他們的治療方式很不一樣,他們矯正之前會先看病人TMJ的斷層掃瞄,若病人本身因為之前的咬合造成顎間關係不良,他們會先將病人的TMJ關係恢復到centric relation的狀態,治療的方式是先做一個叫做deprogrammer的裝置要病人在矯正前先戴,並且光是這個治療就有分很多個階段,這是很讓我感興趣的一

王馨慧 美國 賓州大學 姊妹校研習

研習期間:97.01.16~97.02.26 研習學生:口腔醫學院 牙醫學系 王馨慧 研習地點:美國 賓州 賓州大學 研習類別:姊妹校研習 就在升上牙醫系五年級後,人生最後一個寒假,我何等有幸能夠來到這個充滿了許多新奇事物的國度--美國,並且參加一年一度的賓大姐妹校交換學生計畫,一個嶄新的視野就此開闊! 美國賓州大學坐落在一個美麗而古老的城市--費城,它是美國早期的首都,也是個充滿歷史與人文氣息的城市,而在這個城市西邊的賓州大學大學城,也同樣充滿了悠久的歷史與豐富廣博的學術資產,是花費一個月的遊學時間都深覺只知皮毛的世界一流大學! 賓州大學的牙醫學院也是令人驚嘆!就在到達的第五天,我們便開始了期待已久的見習生活,每天早上八點到九點半的時間是lecture的課程,星期一是oral medicial class,星期二是orthodontic class,星期三是oral surgical class,星期四是restorational dental class,每天的課程都豐富而有趣,而且還多了許多互動式的問答,結束課程之後,稍做休息,我們便到各個診間去見習,第一天和第二天我們都是在牙醫學院中專門給學生們看診的大空間--main clinic見習,美國牙醫學系從三年級的學生開始就要學著自己看病人,在main clinic裡,可以看到每個學生從約診、從供應室窗口領器械、為病人看診、請老師確認、為病人訂定治療計畫、預約下一次診療時間、和老師討論的整個過程,令我很震撼!這是一個跟台灣完全不同的學習制度、學習環境與學習方式,是很”主動”的學習,學生們藉由在為病人看診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在操作上的問題,並主動找老師詢問,老師藉由在為學生解答問題的同時,了解這位學生對為病人診療的態度與想法,我覺得是一項非常好的互動學習模式,藉由問題討論,學生可以發表自己的治療方法以及計畫,而老師則像一位傾聽與給予建議者,並適時給予學生鼓勵與提醒! 見習的第三天,我來到了兒牙診間,這裡獨立式的看診空間,以及診療椅旁附設的X光片機,都令人感到舒適與方便!在這裡主要負責看診的多為三年級的學生,由一位四年級的學生在旁指導與協助,而部分診療室是由兒牙的住院醫師負責看診,他們大部分是來自於兒童醫院的兒牙住院醫師,負責比較複雜的case,而看診的小朋友多為自己進入診療室,爸爸媽媽則在候診室等候,這樣不僅可以訓練小

張鳳書 高醫-哈佛交換見習心得

研習期間:97.03.31~97.04.27 研習學生:醫學院 醫學系 張鳳書 研習地點:美國 波士頓 哈佛大學 研習類別:高醫-哈佛交換見習 Since Year 1 in KMU, going to Harvard as an exchange student in year 5-6 was my dream. My friend and I attended the gathering for seniors that have been to Harvard and are giving speeches on their experiences during the exchange in Harvard. It sounded like a great chance to see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medical school in the states. To see what is out there and learn from the best of the best. As a young and motivated student, that was my only goal. That was the source of my motivation since year 1. On 2008 April, my dream came true. I am going to Harvard, I went to Harvard. Be prepared, socialize, work with the team, stay curious, be active, have fun and enjoy every moment are some key points to which I think are very important to optimize our learning experience at our exchange in Harvard medical school. Staying curious is one of the most essential things to the exchange program. Always ask questions if there a

張茵畬 美國 夏威夷大學 姊妹校見習心得

研習期間:96.10.29~96.11.23 研習學生:醫學院 學士後醫學系 張茵畬 研習地點:美國 夏威夷大學 研習類別:姊妹校研習 出發前一周,收到夏威夷大學秘書寄給我的行前通知,我就知道我將會去到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因為那本厚厚的行前通知,詳細的列出我從下飛機、如何出關、有甚麼交通方式去醫院宿舍、到醫院怎麼走才會走到秘書的辦公室,這些瑣碎卻又重要的事,秘書都幫我這個外地人設想到了,也避免我初到夏威夷人生地不熟可能會遇到的窘境。 由於夏威夷是個多種族的地區,有許多亞洲區國家的醫師也常到夏威夷訓練,如日本、泰國、印度等。因此夏威夷大學對於外國醫師有規劃詳盡並且良好的訓練計畫。像我一到宿舍,桌上就有一本「Blue Book」,介紹醫院裡的病歷書寫方式、病歷用縮寫、實習基本知識、甚至是醫院周邊的交通飲食。各種詳細的解說,就是為了讓外國人能在進入醫院前有最充分的準備。 我的見習生活,是從John A. Burns school of medicine的clinical skill課程開始。第一天是以看錄影帶的方式上課,第二天有位模擬病人讓我練習理學檢查(老師在隔壁房間觀察我的檢查是否正確),第三天就是緊張的考試了。在clinical skill的考試中,我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替我的病人詢問病史並且做一套完整的PE;我必須有系統且不能遺漏每一項檢查,這考試實在是項挑戰,不過因此我的理學檢查也進步了不少。在考試後我還要寫一份病歷,老師批改分數後會告訴我哪裡應該改進,也讓我明白自己在書寫上的缺點在哪裡。當地對醫學生書寫病歷的標準是非常高的,尤其在診斷及治療方面,我被要求必須寫下如何從病人主訴的症狀、PE及實驗數據推斷出病名的詳細過程,如此老師們才能知道我的邏輯思考是不是正確的,並且從中和我討論下一步的檢查方法及治療。另外在治療方面也必須有全面性的思考,譬如說第一線藥物對這位病人無效時,我的第二線治療是甚麼,而對病人的衛教內容也必須在治療中註明。 另外對我這個有點害羞的外國學生最有幫助的課程就是「英語演說課」,這個課程中訓練我如何用英語在公開場合說話。外國學生的母語不是英文,可能對用英語報case會感到困難,這時先在英語演說課中練習,之後去醫院報case就會駕輕就熟了。我必須每一週報一個case給Dr. Little(英語演說教師),她會糾正我的文法、發音、報病歷的方式甚至是講

洪志元 高醫-哈佛交換見習心得

研習期間:96.12.31~97.01.28 研習學生:醫學院 醫學系 洪志元 研習地點:美國 波士頓 哈佛大學 研習類別:高醫-哈佛交換見習 在美國,我覺得門診的看病方式跟台灣最不一樣。當然,這牽涉到很多因素,最重要的還是因為我們有全民健保。MGH的門診量跟台灣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一個早上或一個下午頂多看8~15個病人。有一次我跟我的醫師分享說我們台灣一個門診有可能超過100人次,他們都直呼太不可思議了。我想,全民健保對於人民真的是一大福音,因為在台灣,醫療是全民都可以享用的。美國人雖然也有私人醫療保險,但他們還是要付出比我們多很多的醫療費用。 門診區有好幾間exam rooms。病人都是在不同的exam room等候醫師,簡單來說,就是醫師要跑來跑去看病人,而我們台灣是醫師在診間等候病人進來。進入診間看病人的時候,通常是一個resident加上醫學生,問診結束後,我們會回到一間討論室跟整個醫療團隊(包括attending)一起詳細討論病人的病情。然後整個團隊(超過10人)會再一次回到診間跟病人解釋病情,並作更詳細的PE。 MGH的整外和burn center是分開作業的,所以我在整外沒有看過burn patients。我在高醫見習的時候因為選擇了心外,所以沒有去過整外。而我在MGH那邊看到的刀有TRAM、facelift、blepharoplasty、cleft lip repair、breast reduction、breast augmentation、liposuction、carpal tunnel release、skin flap、skin graft、orbital fracture ORIF等等。那邊絕大部分的刀都是跟breast有關的。Surgeons開完刀以後,會在刀房的電話開始dictating。剛開始我不知道他們在幹嘛,經詢問之後才知道原來在美國,外科醫師不需要自己寫開刀記錄的。他們只要拿起電話,口述整個開刀的細節,就會有專人把手術記錄弄成紙本記錄了。 MGH的整外每天都是開刀日,除了星期四是門診日。由此可見,他們把開刀和門診分得很清楚。身為哈佛醫院的醫師,他們有很大的責任需要produce很多papers,發表論文幾乎成了他們最重要的任務。他們每看一個病人都會照相,診間也有深色布幕可以隨時拉下成為照相的背景。開刀的過程中,reside

申請校內出國研習獎助金

* 申請程序 (大學生) 1. 至國際事務中心網站下載申請表(A)(B)。 2. 填妥申請表中相關資訊,並備妥有助審核之相關文件。 (1) 請參照該所屬學院所訂定之研習服務獎助要點中應檢附相關文件之規定。 (2) 優先獎助托福成績PBT 500 (含)以上分,或通過其他同等之英語檢定者。 3. 申請人簽章後,請送交至所屬學院相關教師、組長、主任、院長核章。 4. 學院相關主管簽章後,出國研習前一個月,送交至國際事務中心審核。 備註:獎助金申請,皆須於出國研習前一個月,提出申請。 *申請程序(碩博士生) 1. 參與國際會議發表論文者,請於研習日期前二個月,先至國家科學委員會(簡稱國科會)網站申請獎助。 2. 不論申請國科會申請通過與否,皆可申請校內研習獎助金。 3. 校內申請程序: (1) 至國際事務中心網站下載申請表(A)(B)。 (2) 填妥申請表中相關資訊,並備妥有助審核之相關文件。 (A) 請參照該所屬學院所訂定之研習服務獎助要點中應檢附相關文件之規定。 (B) 優先獎助托福成績PBT 500 (含)以上分,或通過其他同等之英語檢定者。 (3) 申請人簽章後,請送交至所屬學院相關教師、組長、主任、院長核章。 (4) 學院相關主管簽章後,出國研習前一個月送交至國際事務中心審核。 * 核銷獎助金 1. 紙本及電子檔研習心得報告各乙份。 2. 機票票根或登機證存根(Boarding Pass)正本。 3. 機票購票證明單或旅行業代收轉付收據正本 (抬頭:高雄醫學大學,統編:76001900)。

醫學院 高醫-哈佛交換見習準備事項

◎ 醫學院甄選相關準備 (以下資訊由醫學院洪志元同學提供) 1. Be sure that your school grades make the 75 percentile cut 2. Score above 550 on paper-based TOEFL 托福考試的效期是2年。沒有把握一次考上的學弟妹可以提早考。學校會舉辦這個考試,不過要去查清楚什麼日期。 3. Personal statement (2 pages maximum) 4. 2 rounds of interviews -first round :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ed by a native speaker teacher -second round : a conversation with several deans ◎哈佛電話口試 (Phone Interview ) (以下資訊由醫學院陳怡儒同學提供) 1. 準備:將自己的前十志願(科目),一科挑選個兩三個疾病了解一下病因、臨床表徵、診斷、用藥。不需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這個口試不是在測驗醫學能力而是在測試英文能力,所以重點是要敢講,而且有適當的流利度,不需要講得很快,可是要能讓對方了解。其實在準備疾病時,若是讀英文的資料,很自然的會比較習慣陳述的方式,所以被詢問的時候即使是沒有準備的疾病,要臨場反應也會比較得心應手。 2. 口試時間:建議先撥打009(也可以是其他,只是據說009前六分鐘免費)-1-617-432-1515詢問registrar何時方便讓學生口試。我們一月二月打電話時口試時間是每週二及三的當地時間早上10點到下午2點。 3. 口試:確定要打電話口試之後,當registrar的接線人員回應後,告知來歷,他會幫忙把電話轉給負責口試的人員,在等待的過程不像是台灣的電話會有等待音樂可以聽,他是讓你享受緊張的一片靜默,等負責人員接電話後,他會先核對姓名、學校、rotation、志願序……等等,而且會詢問是否有在美國讀過書,然後會告訴應試者接下來是要測英文能力的。如果是有讀過美國學校的可能在交談幾個句子後,他覺得能力ok就告知pass了。我被詢問的臨床題是請解釋MI給他聽,他很專心的聽我解釋完後,再針對我的答案詢問了一個子問題,之後並告訴我確定我是PASS的,並請在2月等email通知分發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