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智愷 波蘭波茲南大學 全英語臨床見習
研習期間:97.06.27~97.07.26 研習學生:醫學院 學士後醫學系 古智愷 研習地點:波蘭 波茲南大學 研習類別:全英語臨床見習計畫 很感謝學校能給我們這個機會來到波茲南,如果不是這次難得的機會,我想我這一生都不會踏進這美麗的波茲南。由於後醫系是全高醫唯一全英語教學的科系,因此很榮幸地能代表學校成為第一批到波茲南大學參訪的學生代表,這次參訪相當有意義,不僅代表高醫,也同時代表了台灣,踏上波蘭這個國家,給波蘭人對台灣人的第一印象。 第一次聽到波茲南這名字,是學校與波茲南大學簽約締結姊妹校時,當時對這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市完全沒有感覺。經過將近一個整天的交通時間抵達波茲南時,第一印象覺得他只是歐洲眾多城市之中一個小且樸素的城市。 波茲南大學的課程可以說是動靜皆有,靜的部分是講課,由老師介紹一些基礎醫學理論以及各種實驗室技術原理與應用;動的部分為實際參觀實驗室操作。老師全部以英文授課以及與學生互動,英語會話程度平均水準很高,大部分都講得相當流利,因此在知識傳授與溝通方面都很順利。老師們熱情地歡迎來自台灣的我們,以及不吝傳授許多知識並回答我們的問題,從交流與互動的過程中,我覺得波蘭人是很和藹可親的民族,感覺不到種族歧視的味道,也不會有很深的距離感,因此在波茲南上課可以說是相當快樂的學習經歷。 實際參觀方面,波茲南大學準備了豐富的行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首先是實驗室整潔度,波茲南大學可以說是一點也不馬虎,不僅沒有一般常聞到的藥水味,採光、動線、物品擺設,甚至是室內裝潢,水準都是相當高的,在這種地方做實驗,不僅可以提升工作進度,對工作心情也有正面影響,很羨慕能在這種環境工作的人,這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其二是參觀屍體解剖室,於病理科參觀時,老師直接帶我們到位於一樓的屍體解剖室。在一般台灣人的認知中,像屍體解剖室這類地方通常都會放在地下室,給人一種陰暗且通風不良的印象,而波茲南大學正好相反,位於一樓的解剖室採光與通風都很好,在解剖時藥水味道並不會太重,就算沒戴口罩也是可以的。第一次親眼見到屍體解剖,被解剖的是因心臟病死亡的1歲嬰兒,在波茲南這邊算是難得的案例。 第三是親自操作Microdissection儀器,在老師示範過後,實際讓每個學生親自操控,儀器主要目的是用雷射從組織切下想要的部分,準備於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親自操作儀器的感覺很棒,切下組織的過程也相當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