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系研究生賴玟苑出國研習心得

課程時間:2011/06/20~2011/07/01

課程地點:美國德州休士頓

活動名稱:跨文化護理課程

研習類別:研習交換


一、學習心得
時間過得很快,二個星期的德州跨文化之旅已近尾聲,雖然從一開始籌備過程即屢經波折,但在大家的努力協調配合下,也一一解決,終於讓此次的參訪之旅順利開始。
出發的第一天,大家由高鐵左營站到中正機場集合,每個人臉上都精神奕奕,開心地在機場合影;雖然經過了16個小時的飛行,歷經二次轉機,甚至在美國達拉斯機場還被隨機抽到全身臨檢,到達Huston後,即使身體疲累,但仍期待未來14天的參訪。
貼心的登元老師在隔天即幫我們辦了一個小型party,首先讓我們體會美國的居家party文化;6/20~23陸續參訪了位於Huston市中心Medical center的重點醫院,包括:Hermann、St. Luke’s、Texas children’s、M.D. Anderson’s以及Methodist Hospital,讓我見識到了和台灣差異頗大的醫療環境,Huston 之Medical center共包含了14間不同屬性之醫院,例如:Texas children’s Hospital是德州排名第一的兒童醫院,整間醫院的設計就像兒童的夢想地;Hermann Hospital則以創傷病人為主;M.D. Anderson's Hospital為全美排名第一的癌症中心;整個Medical center的佔地廣大,不同醫院間的距離遙遠,甚至有短程捷運可以搭乘,這是與台灣非常不同的地方,更讓我開了眼界。
第二個星期,終於可進入Methodist Hospital之各單位見習,期間共去過CV病房、NICU、MICU,見識到Methodist Hospital新穎的設備,以及非常吸引人的照護人力比,還有分工詳細的工作環境,除RN外,病房及ICU皆有PCA(patient care assistant)協助,可以分擔護理人員沈重的工作負荷;還有很多人性化的設計,可以讓病人及家屬儘量感受到家庭溫暖;更有許多避免針扎及給藥錯誤的設備,可以節省護理人員之工作時間,並保障護理人員安全的工作環境;很多地方都值得台灣學習以及借鏡;但由於政策及民情不同,要趕上美國的護理環境,或許還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期許日後大家可以一齊努力提升並改善整體的護理環境,降低護病比、減少工作量,讓護理的專業地位可以順利提升;此次的參訪真的很值得,是一次很不一樣的經驗。

二、學習紀錄

6/27 Alkek 7
Cardiac unit Michael

職稱:RN
學歷:大學
工作年份:
4年
1.Cardiac unit 共有22床,每位RN照護4-6位病患,每次上班會有一位charge nurse(等同於台灣的charting ),charge nurse 照護3位病患,負責安排接新病人順序、以及優先處理病患或家屬complain,並需check急救車的衛材及藥物量是否有到期或不足情形
2.每位RN早上交完班後會先核對病患病歷,了解病患情況,並run EKG,之後會到病房向病人及家屬自我介紹及查房。
3.RN的護理記錄以身體評估為主,皆為電腦系統,為chest list,可節省許多書寫記錄的時間。
4.Cardiac unit為心臟單位,所以接new p't時會將急救車備在一旁(急救車配有DC shock)
5.給藥時會向病患及家屬解釋藥物作用及副作用,而病患可以自行選擇吃或不吃。
6.所有記錄或取藥系統皆需以卡片刷卡,管制藥物或針劑公藥,而以指紋辨識確認為本人才可拿取藥物,且取藥後旁邊的衛材機會自行將所需的空針等衛材跳出,可節省許多備藥時間。

6/28
Main 4
NICU
Al
職稱:RN
學歷:大學
工作年份:
6年
1.NICU的護病比大約1:2~3,但有PCA協助基礎護理工作(例如床上擦澡、倒尿等),NICU共配有2位PCA。
2.NICU的主要病患診斷以Acute stroke、大片梗塞型中風患者、Epilepsy、出血性中風患者為主,因為Methodist Hospital無NS ICU,故NS 重度病患也住NICU,與台灣較不同的是:腦膜炎病患為MICU的收案別。
3.若有3小時內中風需打TPA的病患,會先在急診立即施打,再入NICU觀察,在台灣(高醫)則是在急診進行第一次評估,入NICU第二次評估後再施打;另外,針對腦中風的病患,只要病患有氣管內管留置,為了病患舒適,皆會鎮靜劑使用,但在台灣(高醫),腦中風病患通常為了評估意識狀況變化會儘量避免使用鎮靜劑。
4.鼻胃管有分二種,短期留置的管徑較大、有2 way,約留置1~2週;另一種為較長期留置用,管徑較小、3way、內含guide way,約可留置1個月,有一機器可以感應鼻胃管置入的位置是否正確。
5.在Methodist Hospital 之NICU,若病患需要置入EVD,一律在ICU bedside直接照會腦外來置入,目的為搶時間,縮短病患腦部壓迫的時間,但在台灣,EVD需入開刀房執行,這是和台灣很不一樣的地方。
(註:在神內待了7-8年,第一次看到bed side置入EVD,超讚!)
6.每床病人單位皆配有一白板,上面有當日日期、RN、RT、醫生之名字,以及希望病患達到的治療目標、當日病患所需的處置和其它需注意的事項(例如:實驗室檢驗結果)。
7.針對較虛弱但仍有拔管危險的病患,使用類似加大型壓脈帶之約束帶(如圖),可降低病患拔管的機率。
8.因為長期臥床病患會有血栓栓塞的危險性,故每位長期臥床病患雙下肢皆有促進血液偱環的儀器使用,以降低栓塞的機率。
9.其oximeter為拋棄式的,分二種,一種為移動式的,一種則為固定式的,可避免病患將oximeter移除。
10.很人性化的一點是,除了交班時間(6AM-8AM、6PM-8PM)外,其餘時間皆開放家屬探視。
11.另外,不論醫生或護理人員皆很有教學精神,NICU的醫生及腦外醫生皆對我們很友善,主動教學,感覺很棒。

6/29
NP Vicki
職稱:NP
學歷:碩士
工作年份:
RN 12年 &
NP 5年
1.NP及CNS(個管師)皆需具有碩士學歷。
2.待遇約10萬美金/年,RN約6萬美金/年。
3.照護病患人數約20-40個。
4.每日早上會先查詢病患的檢驗結果,並列出工作表,並依照檢驗數據決定處置方針,例如:Hb 下降輸血或再check CBC等。
5.腦中風或需要復健之病患每日會安排3小時復健(包括PT、OT)
6.復健之單位非常生活化,除了一般物理治療的設施外,還有衛浴設備、廚房設備、床等,可以訓練病患洗澡、上下床、烤餅乾、洗衣服等,以協助病患出院準備服務。
7.定期會以醫生病患為單位,舉辦出院準備會議,參加人員包括:NP、醫師、PT、OT、語言治療師、營養師、社服、藥師,針對近期可能出院的病患,共同製定計畫以讓病患可以恢復一定的程度再出院。

6/30
Fondren 2
MICU Krystle
職稱:RN
學歷:大學
工作年份:
4年
1.MICU的護病比為1:2,也有PCA協助基礎護理工作,但若遇到需洗CVVHD或嚴重度較高的患者,則會配一床較穩定的病患。
2.MICU的病患主要疾病診斷以肺炎為主,此外,除了neurology、cardiac及外科病患外,若重症病患皆屬MICU收案別。
3.醫療器材與NICU大同小異,但因為不同建築,病室設置很人性化,附有沙發、馬桶、洗手台、電視等,空間很大。
4.另外,當病患恢復到可下床程度時,會將病患挪到另一張可完全坐起,且腳可往下放的椅子,讓病患進行簡單復健(包括自行挪床、進食等),以為病患轉出ICU做準備。
5.當病患第一次入院時,院方會詢問病患本身想要急救的程度及意願(有分插管與否、急救藥給予與否、CPR與否),故即使後來病患意識不清,仍會遵照先前意願決定治療方向。
6.當天有一位已簽署total DNR的癌末病患,此位病患只給予疼痛控制及症狀治療,而且身邊圍繞著至少5-6位家屬陪伴,讓病患非常有尊嚴。
7.美國的RN有分二種,主要以學制分,BSN-->4年制大學畢業;ADN-->2年制學院畢業,二者執行的臨床工作無不同,但AND不能繼續攻讀碩士,也不能從事研究事宜。
8.每位RN皆需以團體方式進行EBN(1年內new nurse除外,每個團體約5-10人一組),若EBN經過審查屬於良好作品,會將其發表並執行,例如:現美國在執行插入性治療時已不用碘酒消毒,皆以含Chlorhexidine Gluconate成份的酒精消毒,此即是因為經過實證後開始執行。
9.MICU每天10AM會有一個團隊查房,團隊成員包括:醫師、RT、RN、NP、個管師、營養師、PCA、charge nurse、head nurse及社服。
10.MICU 每天白天會有2位VS+1位NP值班;晚上則有1位V.S + 1位NP值班。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醫學系七年級李旻珊出國研習心得

醫學系 林默涵-科隆大學交換實習

牙醫五 游智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