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15, 2015的文章

後醫四許妤甄

圖片

醫研-廖彥菱

圖片
國際研習-心得 醫學研究所-基礎組 廖彥菱 102500005   實驗生物學是一年一度的會議,主要重點領域包括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病理學調查,營養學和藥理學。目前研究內容是營養學的部分,主要是糖尿病病人特定飲食型態與生物標記相關性之探討, Experimental biology 增加了我學習的機會,拓展我們對研究的認識。 在這四天的會期中有選擇幾場比較有興趣的會議參加,分別是如下:      Vitamins and Minerals :此主題可以學習到微量營養素的生物利用度和抗氧化功能以及 B 族維生素和一碳代謝、在健     康與疾病中微量元素運輸和動態平衡。 Medical Nutrition :可以學習到營養相關的介入與治療、營養與發炎。 Aging and Chronic Disease :可以學習到如何評估在老年人的營養需求及營養與骨質疏鬆。 Nutrition across the Lifespan :可以學習到營養,神經生物學,情緒和行為的相關性、早期兒童營養、營養和生殖健康。   參加研習的主要目的在於可以了解各校或國際間對於此類學術的某些研究題目發表研究成果,要吸收更多相關領域的知識,也是利用這四天的會期,參與各類不同領域的學術發表。出國參加研習除了可以增廣見聞之外,也可有機會與一些學有專精的學者請益可以更了解此類學術。藉由各種研討會,除了可以吸收到新知外,還可以在最短時間掌握到專業與學術上熱門的議題,此外,從研討會論文中也可以用最快的效率吸收研究者之精華,並可從參考文獻中得到許多延伸參考的書目、資訊、機構或網站,可說是學習充電的捷徑。   出國前除了要在規定的時間繳交摘要及製做海報外,也要充實自己,並強迫增進自己的語文能力,才能用最快的效率吸收研究者之精華,還可以在短時間掌握到專業與學術上熱門的議題,並在出國前做好每項功課,探討相關領域論文,才可以更了解此類學術。在出國前先把相關領域論文不懂的地方與指導教授討論,出國後對於其他專業人事的發表才可以更了解其中內容,不只要了解自己相關領域的知識,也要探討不同領域之學術論文,如此在四天的會期內才更能吸收到各方專業人士所要發表的專業內容,並且針對他們發表的內容做消化及探討。

後醫四馮珮綺

圖片
Renal and Electrolytes Disorders at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Name: Kathy Feng 馮珮綺 School: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Year: Fourth year Program: Post-baccalaureate program Application Process: The application through KMU typically begins around end of November or to the end of January (in our case). You will be interviewed twice by a team that assesses your English skills and another team with board of directors that evaluates your motivation. Once the scholarship is confirmed, you will start by applying to the Harvard Medical School- Clerkship Exchange for the month you want. Please be aware to complete all the requirements such as Toefl as early as possible. Once you have completed all the required documents such as vaccinations, application, reference letters, transcript and etc, you will phone them for a brief interview with the registrar. The interview is not hard as it ask you the courses you have completed in the past, and the courses you want to part

醫學六洪芊慈

圖片
2015 交換見習心得 99001063 洪芊慈 見習時間 :20151005-20151030 地點 : Uniklinikum Koeln, Germany ( 科隆大學醫院 ) 婦產科 / 心胸外科   科隆位於德國西邊,屬於 Nordrhein-Westfalen 州。他有自己的機場,發達的火車、地鐵、捷運和公車,是個相當現代、國際化的大城,博物館、音樂廳、和大型展場等一應俱全,而對於台灣人最有名的應該就是科隆大教堂。第四度造訪科隆,而這次卻不是以觀光客的身分前來遊玩,而是滿心期待學習當地醫學生過生活。   住宿方面我們被安排到不同醫學生的宿舍,由醫學生帶著我們熟悉環境與打理生活起居,讓我們盡快適應和融入。   一開始我被安排到心目中第一志願-婦產科見習,卻發現他們不太願意帶醫學生,自己必須不斷拜託別人是否願意帶著你查房、去刀房或產房,但即便如此也不太有人願意解釋或教學,只會告訴妳 : 我們今天沒什麼特別的,你去其他地方找找吧。或許是因為語言的緣故,更讓醫師們不想多花時間帶一個外國人。見習當中遇到最大的困難是語言。我想醫學知識再怎麼豐富,都必須能夠與病患對談,聽懂他們所表達的身體病痛或需求,而沒有流利的德語相當窒礙難行;醫師們英語多半沒問題,但護理師和其他員工們則有大部分無法以英語溝通。雖然有學習德文的經驗,但所學尚淺,只能說簡單的問句語回應,因此沒有機會做問診、裡學檢查等與病患有更多接觸,而參與晨會、科會、門診更是鴨子聽雷。        兩週後我決定要求換到其他科別,而負責外國交換學生的機構 ZIB Med 將我安排到位於心臟中心的心胸外科。心臟中心是一座獨立的建築,其中還包含小兒心臟科和加護病房,規模相當大。不同於婦產科,這裡從住院醫師到主治醫師、主任,對於教學都相當積極。會主動教學,帶著我們操作、判讀數據或影像,在手術房甚至可以刷上去幫忙拉鉤,看心臟的結構。第一週我在一般病房跟著住院醫師一床一床換藥、拔管路,第二周就到加護病房學習照顧剛開完刀的病患,學習抽血、抽胸水和胸部的超音波。許多醫學生或醫師私下偷偷告訴我,科大的婦產科並不是最理想的地方,而心胸外才是他們的強項。當初在台灣選科實確實很難知道該選什麼科,只好選自己可能比較有興趣的,無法做好事前調查十分可惜。   科大的實習生工作時間不長,早上七點

心理臨碩王三瑜

圖片
報告人姓名:王三瑜 就讀校院(科系所):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班臨床組研究生 時間、會議、地點: 2015/10/12~2015/10/18 丹佛 (Denver,Colorado)( 美國 )   會議名稱: ( 中文 ) 第 23 屆國際神經回饋研討會  ( 英文 ) The 23rd Annual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Neurofeedback and Research 發表論文題目: ( 中文 ) 神經回饋訓練運用在重鬱症患者之療效研究  ( 英文 ) The clinical use of neurofeedback treatment for major depression disorde 一、         參加會議經過 由於擔心時差問題影響學習成效,因此提早一些於當地時間十月十日傍晚到達丹佛。由於會議前工作坊都要額外付費,因此只計畫報名一場工作坊,並在前兩天先去了解會議中心地點,並於當地時間十月十四日報名參加早上八點至下午五點半的會議前工作坊: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QEEG-­ ‐ based Neurofeedback: Live Z-­ ‐ Scores,LORETA,Infra-­ ‐ Slow,and Micropower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學習目前在神經回饋訓練領域最新穎的技術與軟體的應用,並於當地時間十月十五日至十月十八日參加從早上八點至下午三點的每一場研討會議 ( 詳述如附件 ) 。 二、         與會心得 感謝科技部的補助,讓我能夠在研究所就學期間參與國際型研討會,在這幾天學習的過程中,我遇見了許多的國際學者,也開啟了許多的討論與交流,讓原本只能透過閱讀學者文獻學習的過程成為可以直接與作者面對面討論的學習,釐清了許多在研究上的疑問,也激發出許多新的研究想法與概念。在研討會的過程中也遇到許多不同國家的學生與實務工作者,發現在學習的過程中,大家都很踴躍的分享自己的研究理念或臨床實務經驗並積極地討論在研究 / 實務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解決之道,透過理性的討論而不是批評與指責,可以聆聽到每一個人不同的想法並激盪出新的火花,那樣的

心理臨碩蔡欣宜

圖片
ISNR 神經回饋研討會心得 高醫心理系臨床組碩士班   蔡欣宜      今年是我第一次參加國際研討會,也是我第一次的海報發表,在研討會的課程中我聽到經回饋的最新研究以及他們是如何運用這樣的技術在不同的個案身上,從創傷到運動的專注訓練以及焦慮疾患的治療、 QEEG 的應用,其實都讓我有很深的感觸,一個領域的發展其實是很多元的,可以活用在各種不同的個案身上,同時也感受到國外的發展的快速,過去看的論文內容經由他們的再次介紹或分享,感覺那些文字都再度躍然紙上,我覺得那是一種親自接近文章的感受,過去讀了很多關於神經回饋的研究覺得自己離執行還有一段距離,也會有點害怕這樣的挑戰,但去到了那邊我覺得其實大家都很努力在這個領域上,聽過他們的講解好像一切變得比較不困難也不害怕了。      其中參加了一場 QEEG 神經回饋臨床應用的工作坊,關於神經回饋如何與儀器結合應用在工作坊的一整天下來,我覺得對於我們自己的儀器有更深的了解,以及會開始思考未來的研究可以如何透過現有的儀器去做結合,以及他們目前如何判別要訓練的頻帶與位置,依據他們過去的經驗成我覺得這提供給我很好的方向作為參考,也發現腦波與腦結構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訓練的位置與腦中各個部位所掌控的功能是有很大的關聯的。      在研討會後有時會有小組討論,內容可能是ㄧ些特定主題像是焦慮症等等,我覺得參加小組可以聽到許多組員們不同的意見交流,以及發問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他們在臨床使用上所遇到的困難,透過小組的腦力激盪來進行討論,除了知道未來我們在應用可能會遇到的題之外,也讓我反思未來自己在台灣這片土地上是不是也有這個機會有像小組討論的空間與時間,讓同個領域的前輩與晚輩們一同站在平行線上討論。     研討會的第二天晚上為海報展示時間,一開始在張貼海報時一有人來詢問關於海報內容我都會覺得很緊張,首先要先能聽得懂對方的問題再加以回應,但是到後來我已經可以流利的介紹並且可以與對方一同進行研究上的討論,在那邊我得到許多人的肯定,讓我覺得自己的努力有被看到也讓我覺得未來若還有機會應多多參與這樣的研討會活動,同時也得到許多人給予的回饋與建議,增進自己在研究上的能力,讓我覺對研究的興趣大幅提升之外,也在這學習的過程之中增進了許多能力。      在這次的旅程當中我看到許多不同的風景,遇見不同的人

醫學六陳茝君

圖片
104 學年度姊妹校哈佛醫學院見習交換計劃心得報告 姓名:陳茝君 系級: M99 學號: 99001034 交換時間: 2015/9/28-2015/10/25 見習醫院: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見習科別: Thoracic Surgery Department 日程 : -   早上 5:30 或 6:00 查房,時間依照病患人數而變動。 -   每周四早上 7:00 , Elison 19 conference room 有 cardiac conference ,結束後會接著進行 thoracic conference 。 -   每周五早上 7:00 , Yawkey building 有 oncology conference 。 -   每周六早上 8:00 , journal reading 。 -   基本上就依照科密寄的行程表參加會議。除了周四早上的 cardiac conference 一定要參加以外,其餘的 cardiac conference 可以在跟刀中做選擇。 查房 -           團隊會先自行 check overnight event n   這是一份經由 partners 信箱傳送的 off record 紀錄, HMS 給我們的權限也會包含 partners 信箱,因此建議一開始就詢問 R 是否可以把我們的信箱地址加入到團隊裡,如此可以隨時 follow 病人狀況 -           因為已經先看過 overnight event 了,所以查房只會報 lab data 和 medications n   報 Lab data 順序 : Na-> K-> Cl-> Pco2->BUN-> Crt; WBC->HgB->Hct-> PLT n   報 lab data 時會直接以一連串的數字帶過 (eg, 135, 3.7, 等等 ) 而不會特別念出某一項目 + 數值,因此建議熟記報 lab 的順序及正常值如此比較能夠快速反應。 n   MGH 病例系統的其中一個優點在於也可以在手機上查看,可是就僅限於蘋果。 -           建議一開始先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