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4, 2011的文章

後醫系三年級謝明芳出國研習心得

研習時間:2011/06/28~2011/08/11 研習地點:捷克皮爾森 研習名稱:clerkship exchange program by IFMSA (SCOPE) 研習類別:研習交換 捷克皮爾森   這次透過SCOPE的醫學生見習交換的機會,我被分發至捷克。捷克位於中歐,為歐洲內陸的國家,緊臨著德國、波蘭、奧地利和斯洛伐克。西部是波希米亞地方,東部是摩拉維亞地方,而波希米亞又可以分為中央、東、西、南、北五大區。捷克的官方語言為捷克語,除了觀光區的人外,普遍英文不太好,因此常常只能比手劃腳的溝通。 我這次去的城市是離首都布拉格約一個小時車程的城市-皮爾森。這個城市是以製造名聞遐邇的皮爾森啤酒著稱,因此來到這裡必然要去其啤酒製造博物館參觀,以及品嘗皮爾森啤酒。世界第三大的大猶太墓園和捷克最高的塔亦都位於皮爾森市。皮爾森是捷克的第四大城市,位於西波西米亞,人口大約為165,000人,捷克汽車大廠修科達的總部設於這個城市。皮爾森市不大,主要商業和娛樂活動幾乎都位於以教堂為中心的共和國廣場周邊,從我們所住的宿舍還有醫院都距離市中心約5分鐘車程,十分方便。 醫院介紹 位於皮爾森的查理大學皮爾森分校附設醫院,主要有三個獨立的院區。一個位於Bory,包含一般外科和一般內科,以及一些次專科,像是感染科、胸腔內科、皮膚科、兒鼻喉科和泌尿科等。一個位於Lochotin,也是我這次見習的醫院,是比較新式且較大的院區,和Bory院區距離約7公里,包含的科別包含創傷中心、心血管中心、骨髓移植和器官移植中心等,較專門的次專科。值得一提的是,我這次見習的婦產科所在的建築是新建的,其中亦包含了新生兒科在內。最後一個為Fofermayer Pavilion,主要是腫瘤放射治療科所在。 婦產科見習 我這次選擇的科別是婦產科,因為婦產科在三年前建立了獨立的建築,因此整體環境是非常乾淨新穎的。在婦產科的病房,包含了婦科和產科的病房,其中剖腹產的手術室緊臨著待產室。也許是新的建築的關係,因此有特別設計過,待產室裡的設備相當完善,有孕婦待產的大床,還有產台以及孕婦洗澡的大浴池,裡面設有醫師辦公桌,以供醫護人員紀錄病歷,以及生產所需的縫合線、紗布等無菌設備,每個產房也都備有一套,因此產婦可以非常舒服的在裡面待產,且家屬陪伴亦有很好的空間活動。每個待產室都有一台攝影機供醫護人員24小時監

牙醫系二年級陳柔伊出國研習心得

研習時間:2011/08/14~2011/08/21 研習地點:泰國 曼谷 研習名稱:2011亞太牙醫學生會 研習類別:學生聯盟組織會議 第38屆APDSA年會在泰國牙醫學生花費近兩年時間費心籌畫下於8/15~8/20順利展開,各國學生順利抵達泰國並進行年會各項活動,如: 科學研究口頭報告競賽和海報解說競賽、各國名牙醫師授課和以小組為單位的泰國曼谷市區觀光。藉此一年一度的盛會,’讓亞洲各國的牙醫學生們能夠彼此認識、變成一生的朋友! 年會中有關學術方面的收穫讓我印象深刻! 在國內,我們早已厭煩平板的教學模式,而來到APDSA會場後,馬上被那些新穎的輔助教學工具所吸引,如: 設計精美的power point,裡頭有很多樹狀圖、動畫、影片輔助解說,而英文內容精簡而精確,課程的重點很明朗,所以課程上起來不枯燥、又好吸收。這幾位教授也曾參加過APDSA,所以又多提供大家具國際觀、真肯實用的執業叮嚀。 再來是科學研究報告競賽: 看著與自己年紀相近的各國同學們上台用英文頭頭是道地報告科學研究,且製作的power point一樣精美,令台下的我讚嘆不已,雖然多數參賽者的英文有很重的口音,使我聽不太懂報告內容,但略能知道參賽者們的研究主題多半來自日常生活。小小年紀、尚在求學階段,就能夠發現問題、並設計實驗歸納出結果來,欽佩之餘,也讓我驚覺科學研究之路並不忘塵莫及,即日常生活之事。此外,就算在比賽中表現不理想,能站上台用外語報告、面對眾多參賽者及評審,也十分有勇氣了的了! 至於分小組的活動便是年會的精華所在,拆散來自同一國家同一學校的人,強行讓最不可能相遇的異地學子們巧妙相遇、變成朋友。自開幕典禮開始到往後三天,都與自己組員們共度,一同用餐,一同遊曼谷名景點。我們有很多的時間可以慢慢認識、慢慢聊,漸漸到熟悉、到變成好朋友。就這樣,我認識了group 29的外國朋友們: 台北醫學大學的Henry、馬來西亞的Mary、韓國的Jason和Yolanda、日本的Naoko、印尼的Ina和Wita、香港的Stephen和泰國的小組長GIFT。一開始,大家還是容易跟自己語言比較通的人聊天,所以第二天我就跟馬來西亞的Mary和台灣的Henry熟了,因為都講中文,容易聊天,聊起來也較暢快。之後才慢慢鼓起勇氣用英文多跟其他語言不通的人說話,如: Jason、Yolanda、

後醫系三年級尤俊傑出國研習心得

研習時間:2011/07/02~2011/08/07 研習地點:奧地利 Vienna, aKH Vienna hospital 研習名稱:clerkship exchange program by IFMSA (SCORE) 研習類別:研習交換 前言 這一次很幸運申請到學校的校外交流補助前往奧地利的維也納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醫院見習參訪。這次申請到的醫院是維也納最大的醫院Vienna General Hospital,德文是Allgemeines Krankenhaus, 簡稱Akh。申請的科別則是神經內科。 (Neurology) 醫院座落在捷運站U6的其中一站,為兩棟大型的建築,分為紅塔以及綠塔,其中一棟可以在屋頂上停醫療直升機,常常可以聽到飛機飛過的聲音。到醫院的第一天,在當地醫學生的帶領下,拿到了證件以及白袍。這裡的白袍是採用公用制的,髒了就可以去洗衣部換一件新的,個人覺得很衛生也很方便。之後就進入位於紅塔十五樓的神經內科部門見習見習。 每日生活 在神經內科的生活是從早上八點開始,見習生一共有五位,分別來自奧地利、中國大陸以及蒙特內格羅。 我們每天的事項包括了皮下注射、抽血、採血等,這裡包括止血繃帶,紗布,採血器具都跟台灣有些不同,全部都是可以丟棄的材質,像台灣打針都要用棉花壓著,這裡會採用特殊的止血繃帶,只要貼上去就好了,缺點我想是成本會比較高吧。一直到了八點半就必須參加神經內科部的meeting,由住院醫師報告新病人以及跟主任討論病人的MRI以及CT的資料,由主任做建議,開會的節奏很快,大約十五分鐘就會結束,雖然我聽不懂德文,但是可以藉由住院醫師的解釋略懂一二。 之後就是EKG與神經學檢查的時間。對於每個新進病人都要求要進行EKG與神經學的檢查。每天大約有兩到三個新病人,檢查的結果可以嘗試判讀並與住院醫師討論。 做完EKG後,主負責住院醫師會挑選當天適合病例做討論,包括了stroke, Parkinson disease, seizure, menigitis等相關的病例,他會先做病人的病史敘述,然後問我們要做什麼相關的檢查,並會解釋影像學的結果。我覺得這樣小團體的教學很有用也可以學習到很多相關的知識。緊接著則是主任的病歷討論,大家會坐在討論室內開始討論每一個病人的治療方針與預期目標。同樣的是採用德文討論,但是主任會在每一個病人討論結束時用英文跟我們說

牙醫系五年級吳可涵出國研習心得

研習時間:2011/01/18~2011/02/19 研習地點:美國賓州大學 研習名稱:美國賓州大學牙醫見習學生交換計畫 研習類別:姐妹校交換  UPenn dental school的學制介紹 美國的牙科訓練是學士後牙醫,必須要先讀完四年的普通大學才能去申請dental school,所以有計畫要讀醫牙的學生這四年可能會讀與醫學生化相關的科系。在這四年的牙科訓練,頭兩年都在上課、實驗課與考試中度過,第三年只有每天早上八點到十點有課,之後到五點的時間都在診間實習喔,第四年則是努力集滿不足的requirement點數,希望提前達到畢業門檻。UPenn dental school裡的醫師多半是學生實習醫師(三、四年級),還有負責監督與教學的faculty與時常cover你的Residency。另外一種是PASS program或專科醫師/碩士班訓練。讀PASS program的學生都是在原本國家已經成為牙醫師,而想拿到美國的執照在美國職業的外國牙醫師,通常是插大三的課程接著讀到畢業。而UPenn dental school也提供各科的專科醫師訓練計畫,或著合併碩士的學制訓練計畫。  環境介紹與見習內容 第一天報到的早晨,接待行政人員Ms. Gail很樂烈的歡迎我們,接著帶我們去看系館簡報與發送見習日誌與見習course schedule,之後帶我們orientation dental school內的各個clinic。 我們每天早上八點到十點,會跟著三級學生一起上課,課程內容包括oral surgery、restorative dentistry、orthodontic dentistry、oral medicine dentistry,大部分的課程內容在高醫就已經上過了。不管在課中或課後,老師與學生互動頻繁,學生很主動提出問題,老師很樂意回答問題,這是很值得我們效法的態度與學習方式。 從十點到十二點和下午一點到五點,要到安排的科別見習,可以去見習的clinic有Orthodontic clinic、oral surgery clinic、Paletz clinic、Pediatric clinic、periodontic clinic、endodontic clinic、Admissions clinic、Medically complex與Veterans H

醫學系三年級吳佳玲出國研習心得

研習時間:2011/07/02~2011/08/23 研習地點:葡萄牙 研習名稱:clerkship exchange program by IFMSA (SCORE) 研習類別:研習交換 我的研究交換計畫國家是葡萄牙,在三月底我請旅行社代購機票,而因為葡萄牙是歐盟會員國之一,外交部有和歐盟有簽屬免簽證條約,國人短期停留是不需要辦理簽證,因此省下手續和一筆簽證費用。 關於葡萄牙的民情風俗和旅遊資訊,大部分的旅遊書都是介紹完西班牙後再蜻蜓點水的概略介紹幾個葡萄牙主要城市,專門介紹葡萄牙的書籍有「葡萄牙我愛你─愛在23天古老歲月裡」、「葡萄牙原來如此」、lonely planet- Portugal等,歐洲自助旅行充電論壇和網友的部落格也有許多實用的資訊。另外,從六月中旬以後,當地LORE也陸續寄了幾份文件,提點我需要帶的各式用品。 交換期間—實驗室 抵達葡萄牙首都的里斯本機場後,LORE請他朋友開車送我到學生宿舍,宿舍位於貝倫區內的住宅區,是一棟獨立的大廈,附近有兩三間小型超市,生活機能佳,美中不足的是要搭公車再轉乘地鐵才能到學校,時間約四十五分鐘。一樓有餐廳、廚房和儲物櫃,二樓有電腦室、交誼廳,三樓以上是房間,除了有將近二十位研究交換學生,還有不少當地學生住在裡面,大部分的當地學生都很熱心的幫忙我們解決生活上的各式問題,像是介紹廚房使用規範、搭客運的地點等等,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在切水果時不慎割傷了手指,當時好幾個人問我需不需要幫忙,幸好有他們借我酒精、棉花、藥膏等簡易處理傷口用品,讓我在人生地不熟的異鄉也感受到人情的溫暖。 第一周的星期一下午舉辦了第一次會議,LORE Sara告訴我們研究交換計劃的規範和接下來一個月的活動安排,他還送給大家一個很棒的見面禮—SIM card,交換期間不論打電話或是傳簡訊給彼此都是免費呢!結束會議前,我們每個人都被各自帶到所屬的實驗室認識新環境。 我的實驗室是神經科學基礎研究部門,由Professor Ana帶領多位研究生和博士生,第一天Ana將我介紹給大家認識,同時Ana給我很大的自由,日後我可以觀察任何一位做實驗,同時有任何疑惑也可以發問,他還鼓勵我記錄個人的學習日誌,將每日所見所聞寫成日記,不僅可作為評分依據,也是很好的實驗室交換紀念。 往後一個月,我每天大約九點抵達實驗室,只要看到有

藥學系一年級林莉旻出國研習心得

會議時間:2011/08/03~2011/08/13 會議地點:泰國 Hatyai 會議名稱:The 57th IPSF Congress 2011 研習類別:學生聯盟組織會議 在台灣的藥學生年會中聽聞到這個研習,又舉辦了第三屆病患用藥諮詢比賽,因此很想去國外開開眼界,希望藉由接觸世界各國的藥學生,彼此交流想法以激盪出更多火花,並藉此機會汲取國外舉辦的經驗,讓台灣的比賽能更臻成熟,而這趟旅途果然帶給我許多意義。 第一次出國格外興奮,而且還是到了充滿濃濃文化風情的泰國,特別地是與我度過這十天的竟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四百多人。在會議中,我們上了許多醫藥衛生方面的課程,此外,也有部分國家上台報告各國的教育體制和推廣藥學相關的活動,並且透過分組討論讓大家有想法上的交流,每次聽完大家的分享不但讓我大開眼界,也令我反思了台灣的現況,希望能參考他國良好的經驗應用於台灣,提升台灣在藥學生這塊領域的發展。 每天晚上,有一系列令人期待的精采活動,藉由活動削除了與外國人心中的隔閡,讓我有世界一家的感動。而這場研習的高潮,大概就屬International Night!大部分的國家都準備了表演,有傳統舞蹈、帶動唱帶動跳、團康遊戲等等,整場活動下來,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而我們台灣則是身著”Say Yes To Taiwan!”的T-shirt大玩帶動跳,並揮舞著台灣的國旗,無形中令台灣的知名度增加不少,舞蹈的最後更大喊「Say Yes To Taiwan!」,心中真是為身為台灣人的我們而驕傲。 在自由活動的時間,我走上了泰國的街道。其實泰國跟台灣很像,要很仔細體會才能分辨其中些微的文化差異,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泰國當地的美食,我發覺台灣吃到的泰式料理大部分都有稍稍的調整以符合台灣人的胃口,因為泰國的食物很酸很辣而且香料的味道很重,這令我對於異國文化有更深的體會。在研習的十天中,我有越來越能適應泰式美食,並藉著當地的人文背景慢慢得愛上泰國。 最後一天早上,心中充滿了無盡的離情依依,畢竟這一次分別,不知下次見面會是何時了,但參加這次的世界藥學生年會,不管是加深了我醫藥衛生方面的知識,亦或是在語言上與各種不同文化的人溝通,這場年會賦予我的意義實在太多太多了,「Students Today, Pharmacists Tomorrow.」我會永遠記著,因為這不是結束,而是精采的未完待續。

運醫系研究生胡俊毓出國研習心得

課程時間:2011/06/29~2011/07/11 課程地點:比利時 布魯塞爾 活動名稱:2011 國際生物力學研討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iomechanics 2011) 研習類別:國際會議(發表論文-Poster) 研習心得: 本次在比利時舉辦的國際生物力學研討會是由系上老師也是我的指導教授 林槐庭助理教授帶領我前往參加,由於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國際的研討會又是第一次出國,整個人從前幾個星期開始就非常的興奮,且必須在會上用英文發表我的海報,所以我也感到非常的緊張,心裡頭的滋味是五味雜陳。 研討會的第二天,老師帶著我到大會的會場去辦理報到的手續,接著就領到了一本厚厚的手冊,大會名牌和一個背包,大會工作人員把一些相關的資訊想是地圖車票之類的就直接放在包包裡面,令參加的人感到滿貼心的。雖然身處在國外有一種恐慌的感覺,但是這次參加會議的台灣人卻多達五十多人,反而就比較不會感到害怕了。在大會的會場除了發表自己的成果之外,老師和我也翻著其他人的著作,想要去找尋自己有興趣的文章,到時可以去聽聽別人的演講,希望藉此能夠有更多新的衝擊,而帶著豐富的知識回家。 我發表的海報題目是「不同振動頻率及關節角度對於振動訓練傳導的影響」(The vibration transmission at various knee angle during whole body vibration training),一開始貼海報的時候想說還有很多時間可以準備接下來要回答別人的問題,忽然主辦單位就幫我拉了一堆有興趣的人來聽我的簡報,此時的我感到非常的緊張,開始用感覺很生疏的英文講解我的研究內容,也很怕別人問我問題我會聽不懂他的意思,還好過程中還算順利,就深怕別人聽不懂我講解的內容。 在這次研討會中剛好有機會去聽了一位成大博班學長的口頭報告,也去聽了很多其他人的口頭報告,像是擊球的重心轉移對於快速球和變化球的差別等等,發現很多類似的題目但是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就會看到很多不同的結果,也對我造成很大的衝擊,自己以後做研究的時候也可以試著去從不同角度看研究成果,說不定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出現。 這是我第一次在研討會上發表文章也是第一次出國,感覺非常的興奮,非常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