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13, 2014的文章

護博二蕭淑貞

圖片
姓名:蕭淑貞 HSIAO, SHU-CHEN 出席會議名稱: The 1st Asian Oncology Nursing Society 地點(國家/城市):Thailand    Bangkok 會議主辦機構名稱:Asian Oncology Nursing Society 發表之論文題目:Assessment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Student nurses with the Scenario-Based in Physical Examination 活動期間:民國 2013 年    11 月    22 日起至民國    2013 年 11 月    24 日止 在這次The 1st Asian Oncology Nursing Society發表會主題:    “New Era of Oncology Nurses in Asia”。 此次參與的人來自許多不同的國家(台灣、 美國、菲律賓、南韓、英國、日本、泰國、巴基斯坦、中國… 等),但大多數 是來自台灣的護理學校的師生與醫院的護理人員參與。整個大會發表的海報有 一百多篇,展示三天,大會特別邀請多位專家做專題演講。在第一天下午由口 報論文發表者進行分開進行論文發表,共32場。在第二天上午請Dr.Judi專題演 講中分享cancer survivorship model,以幽默有親和力談吐帶領我們思考臨床實務 與護理教育的gaps增加我對護理教育內容及實務護理工作人員的角色擴展之認 識。 我的海報發表主題:  Assessment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Student nurse with the Scenario-Based in Physical Examination。我在這次參與護理教育的海報論文發表,於三天研討會過程參與 6 場口報專題,過程中引發我在去思考研究內 容及分析,同時,該場次的主持人及現場來賓會給予中肯的建議及以研究觀點 提出個人的見解與建議,對我個人經驗認為參與此次論文發表令我在研究法的 概念受益匪淺。所以,期望未來有機會再參與國際性的護理相關之論文發表。

醫學系劉家瑋

圖片
韓國首爾大學附設醫院見習心得 97001029 劉家瑋 一、    事前準備:         記得當初看見可以申請到國外見習交換的時候很興奮,一直希望 有機會可以感受到國外求學的氛圍,也希望可以藉由交換看看更多不 同國家的醫學生是怎麼學習,以及國外的醫院是怎麼運作和台灣看病 的模式又有什麼不同。 第一階段校內初選正好在學期末前,在期末考和見習離站考的雙 重壓力下,還要準備初選的資料及面試,其實是忙得焦頭爛耳,要去 教務處申請成績單,還要寫自傳整理資料等,不過幸好最後順利的過 關了。          準備完校內的資料後,本以為之後就會輕鬆一些,結果到了遞交 校外資料的時候才發現問題好多,溝通的速度比想像中要慢得多,宿 舍也很不巧的在整修,所以還要花點時間找房子,最後在出國的前一 個禮拜終於一切就緒。 二、    見習期間 11/25~12/6 皮膚科:         見習的前面兩個禮拜我選擇的科目是皮膚科,醫院的院區非常廣大,如果沒有住院醫師帶著一定會迷路在首爾大學附設醫院,醫院給 我的第一個大不同就是發現裡面的醫護人員幾乎看不到有人戴著口 罩,這點和台灣很不一樣。         之後進入診療區,門診病人量其實和台灣差不多,實際跟過診和 教授談論韓國的皮膚疾病發現,韓國的皮膚科疾病以及好發率和台灣 很相似,不過比起我們的門診,他們的門診分科更為精細,光皮膚的 疾病就可以區分成異位性皮膚炎、禿頭、青春痘與雷射、皮膚癌症與 手術幾個部分,每位教授都有專精的部分,同樣疾病的病人也較為集 中,所以可以看到同一個疾病各種不同的表現方式,還有同一疾病在 各種年齡層上表現的不同。          此外在看診方式上有一點很不錯,在台灣看診常常很難預料看診 的時間,不過在韓國他們會把門診的時段區分成更小的時間,大約 15 分鐘一個段落,所以病人很好預估他們要到的時間,醫生也比較可以安排看診進度,覺得這樣的方式很棒,可以加以學習。 首爾大學附設醫院很大的特色之一就是他們的兒童醫院,在兒童醫院的皮膚科門診,可以看到很多首次診斷異位性皮膚炎的初發症 狀,還有一些在新生兒常見的血管瘤,本來在台灣很想看看不過一直都沒有機會看到,一到他們的兒童醫院,光是一個早上的門診就看到 三四個嬰兒,果然身為全韓國的前幾大醫院,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皮 屋疾病,

醫化系蘇郁智

圖片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國內研究生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報告 103    年 03    月 25    日 報告人姓名    蘇郁智    就讀校院 (科系所)    ■博士班研究生 高雄醫學大學 醫藥暨應用化學系 □碩士班研究生 時間 會議 地點    2014/03/16~2014/03/20 美國 德州 達拉斯    本會核定 補助文號    NSC-103-2922-I-037-001 會議 名稱    (中文) 第 247 美國化學學會全國會議暨博覽會 (英文) 247th ACS National Meeting & Exposition 發表 論文 題目    (中文)利用 Phosphoramidation reaction 合成具 clickable 官能基的核酸和藉 click chemistry 獲得胜肽─核酸鍵結產物 (英文) Phosphoramidation reaction for derivatizing nucleic acids with clickable groups and synthesizing peptide-oligonucleotide conjugate by click chemistry 報告內容應包括下列各項: 一、參加會議經過        20140316 早上進行會議註冊的徽章領取,以順利在未來五天的會場順利活動。第一天為主要領域 的專業演講以及各期刊的編輯與審閱者和作者歡迎餐會,主要透過會中進行交流認識。每天都有        不同 workshop 的活動再進行,晚間都有海報的展示,所以早上八點至晚間十點前,都有不同的 組別在不同飯店間舉行,然此次我的相關領域與大型會議主要在 Dallas Convention Center 與 Omni Dallas Hotel 舉行,並 0318 是就業博覽會最後一天,也是我口頭報告的日期。大會邀請多 位演講者在 0316 和 0317 這兩天下午進行演說。其餘時間就由自己選擇興趣的報告組別個自入場 聆聽交流。 二、與會心得          興奮又緊張地接受這項任務,出發參與在美國德州知名大城達拉斯舉辦全世界矚目之一的國際研 討會,247th ACS spring meeting,並在

護理系林芯瑜

日本聖路加看護大學交流心得        日本聖路加看護大學(せいるかかんごだいがく)位於東京中央區明石町,鄰近著名的築地魚市及銀座。於1964年由來自美國的基督教傳教醫師Dr. Rudolf Bolling Teusler所建立。Dr. Teusler來到日本以後,由診所開始,漸漸擴大規模成為日本重要的醫院,期間經歷了戰爭種種,之後加入培訓人才的體系,歷史悠遠且具影響力。           這次為期兩周的交流活動,處處可見學校的用心,也深覺收穫良多。首先,學校安排不同年級且不同的人主辦大大小小的文化交流活動,包含茶道、書道、製作章魚燒等等,還在假日安排我們至東京最大衛星都市-橫濱作遊覽。每個學生都因此有機會籌辦活動、跟國外學生對話交流,而我們也經歷了充實的時光,感動於文化本身的美麗,及日本人對他們自己文化的重視、驕傲。在橫濱,我第一次溜冰刀,兒時直排輪的經驗,讓我溜得很好,同學們刮目相看,很開心!            再來便是較專業的部分。我們參與了部分學校的授課,其中第一門,便由Nobuko Okubo教授,詳細的替我們統整了日本護理及醫療相關的近況,包含護理由教育至工作的情形,日本社會面臨的醫療問題、健保、人口組成問題等,這之間,我看到了臺灣及日本間醫療制度的相似,又,許多細節上的不同。之後還參與了他們的英文授課課程,其中比較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參考日本政府提供的孕婦營養方針及英國NHS,自製出讓日本媽媽們易懂且資訊更充實的營養方針。感覺很活潑有趣,又與所學相關,增進自己能夠作的衛教。           交流過程中,可以感覺到聖路加大學十分重視國際化。學生社團中有一個Worldwide Health Action(WHA),平常便會針對世界議題進行探討,也把不同國家及日本自己的醫療做簡單的比較,更參與國際志工、國際交流。我們這次出發前準備的報告,就是為了與他們作議題的討論,互相了解彼此的不同,交談甚歡。         除了學校以外,校方還安排我們至聖路加國際病房及附屬的生產診所見習,有些器械跟我們醫院配置的很不一樣,而執行護理的準備也不一樣,讓我覺得很新鮮。見習的兩個地方,環境都十分溫馨-有噓寒問暖的護理師及助產師、暖色系的裝潢、掛著畫的角落、提供患者及醫療人員的藝文活動、提供病人家屬資訊的圖資室、讓全家人能夠參與

牙醫五賴宏傑

圖片

後醫四吳佳靜

圖片
Harvard Medical School (HMS) Exchange Clerkship Program 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 Child Neurology Rotation period: 02/03~ 02/28, 2014 Student:  學士後醫系四年級    吳佳靜 (Jia-Jing,Wu) 這次很幸運的能夠通過學校的甄選,獲得補助到哈佛醫學院的附屬醫院見習。整個過程中 受到不少台灣師長、國際事務處的辦事人員、學長姐的幫助,以及 Havard-KMU Alliance Foundation 提供經費補助,和 Dr. Mei, Lee 在國外時對我們高醫學生的照顧,讓我能夠順利完 成此趟國外見習,獲得對我而言相當珍貴的經驗,在這裡要感謝這些一路上幫助我的高醫、基 金會、師長與學長姐們,謝謝這些人們的鼓勵與對醫學教育傳承的熱誠,讓身為學弟妹的我們 能有這樣難得的機會到國外體會不同於國內的醫學教育與環境。 行前準備: 有關於學校的甄選準備,哈佛申請相關文件(疫苗施打、購買 malpractice insurance、選填 course 志願序…等)的處理過程,之前學長姐的心得文都有很詳細的解說,所以我就不再贅述, 建議準備申請的學弟妹可仔細看之前學長姐的心得文,會在繁複的申請過程中得到許多幫助。 而在這裡有幾點補充想提醒未來申請的學弟妹:疫苗部分的文件務必在遞送正本前影印幾份副 本(能夠的話建議掃描成電子檔),後續在收到錄取通知時,醫院方面可能會要求攜帶副本或 email 疫苗證明文件;一般 TB 那項的檢查,用 chest x-ray 替代即可,不過如果申請到 CHB,會 要求 TB skin test 的結果,但不建議學弟妹一開始在處理疫苗事項時就把它完成,因為 CHB 要 求 TB skin test 是 rotation 開始前九十天內的結果,所以如果太早做得話可能無效,建議確認有 申請到 CHB 再做即可;自 2012 年 10 月開始,台灣護照赴美無需簽證(免簽證計畫,VWP),出 國前上 ESTA 網站申請免簽即可,我在入境美國海關時沒有被刁難,三分鐘內迅速就過關了, 不過前一梯去的同學有些人有被問不少問題  (據他們說有給官員看了哈佛寄的錄取通知文件), 我建議在過海

牙醫五蔡易承

圖片
2014年2月25日 在青春年華,當個賓大生 牙五賓大見習心得 98002006 蔡易承 回家以後,大家頻頻問我:好玩嗎?會不會很貴?有 看到什麼嗎?會不會很冷?這些,都非出乎意料的問題,而 答案自已瞭然心中。 我很慶幸,每天在那邊的日子,都能有點收穫。初逢 此地的前幾天,會花點時間來認識環境,瞭解如何從家裡走 到醫院、如何不在醫院裡迷路、逛逛大學城、認識校園的歷 史、找賣好吃又便宜的餐車、經過大街去書局採買賓大紀念 品⋯每一天,都能更認識這學校一點;每一天,都很現實的 在過生活。 不能小看這過生活的現實問題,人家說去美國留學不 是說去就去,得要有極高的適應能力去適應當地,例如與台 灣非常不同的食物、要包容民族多樣性造成的文化大熔爐、 得忍受當地人或多或少對亞洲人的種族岐視、還有語言隔闔、 服務態度不周、效率差⋯太多太多的現實因子,能夠打破一 顆充滿期盼,天真向學的心。 如果這些都熬過來了,那恭喜,可以專心向美國許多 大師學習。身處該處,真可用三步一教授、五步一大師形容, 可能旁邊站著跟住院醫師講話的某某教授,就是寫你所讀教 科書的作者之一,更可能是引領全世界最新牙科醫療方式的先驅。我在牙周病科碰到一為指導住院醫師開free    gingival graft的教授,事後才聽說他是美國牙周五大權威之一;在根 管治療科的Dr. Kin跟他的老師是當代根管治療之父;來給我 們上顳顎關節置換手術的特別講師是全美唯二有顳顎關節專 科醫師執照的醫師之一。 老師們很強是一回事,我們能否從這裡帶回東西就看 我們的真本事了。每屆來賓大交換的學生必能從這裡得到點 什麼,或許新觀念、或許新技術,我個人來此行主要比較了 美國之於台灣醫療的優缺,從環境、設備、器材、師資、作 法、訓練的不同。舉例,美國醫療很貴,當除了進醫師的口 袋,他們對於用材上也很敢,許多在台灣重複高消的用具在 那邊是拋棄式的,很注意感染控制;老師指導的作法通常遵 從每個教科書的步驟,畢竟書是自己寫的:訓練上很紮實, 若來此當住院醫師或學生,保證回去走路不只有風而已,甚 至刮起旋風。 凡事一體兩面,看似如此美好的其中也是藏著許多假 相。這裡為求完整的病史,和讓學生練習的機會,通常檢查 會拖得比久還要久,若站在病人角度來看,鐵定不好受。他 們可能必

醫學系林志浩

圖片
Harvard Exchange Clerkship Program 學生:  林至浩 學號:99000021 見習醫院:MGH 見習期間:2014/2/3̃3/2 校內甄選: 第一階段會先進行校內徵選,決定補助的名額,補助包含全額一名,半額一到兩名, 其餘的皆可獲得 1000 美元補助。 校內口試分兩關,第一關是由系上的老師面試,面談問題多來自於自傳內容,老師 們會仔細看我們的自傳並詢問相關問題,因為是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問 題不外是希望能從哈佛學習到甚麼,更重要的是,身為高醫的學生,我們能不能將 高醫帶到國際舞台上,因為大多數是醫院的醫師為面試官,建議以中文應答,可以 比較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自然面對就可得到不錯的分數。 第二關為英文面試,由兩位外國老師做考官,我們這次的面試大部分都是閒話家常, 主要是要看我們是否有用英語生活的能力,不需要緊張,慢慢的把自己想說的話說 出來即可,如果聽不懂或是不了解題目的意義,可以請老師再講解一次,老師不是 以考倒你為目的,而是希望能夠了解每個學生的英語溝通程度,畢竟,沒有人想要 到美國之後才發現自己根本聽不懂,這樣也就失去了交換的意義。 Harvard application: http://ecommons.med.harvard.edu/org.asp?exclerk 接下來申請哈佛的過程必須要自己跑,請上以上網站下載   application,並且將 checklist   上面的每一項依序完成,申請的文件眾多而且非常繁瑣,建議大家可以 找一起要去的同學大家互相討論互相檢查有無漏掉的地方,不然要一個人完成所 有的事情會相當費力。 最重要也最需要最早開始的的就是疫苗,哈佛對疫苗的要求非常嚴格,很多疫苗 都必須要施打且必須要驗出抗體,所以千萬不能拖,越早打越好,我個人建議是 最好能申請的六個月前就打完所有疫苗並驗完抗體,因為如果沒有抗體就必須要 再打一次,只要疫苗沒有完成就無法完成申請程序,所有跟疫苗有關的項目都可 以在高醫健檢中心完成,相當方便。 由於哈佛網路申請只讓我們填十五個志願,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會沒上,所以建議 附上一份文件填上更多志願,如下圖。 醫療保險: 這應該是這幾年最大改變之一,從最近兩年開始,哈佛要求我們的學生必須要

護博二唐佩玲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                                                     102年 11月 29日 報告人姓名    唐佩玲(Tang Pei-Ling)    就讀學校系所及年級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系 博士班二年級 會議期間及地點    2013年11月22至24日 泰國 曼古 會議名稱    (中文) 第一屆亞洲腫瘤護理年會 (英文) The 1st Asian Oncology Nursing Society Conference, AONS 發表論文題目    (中文) 癌症病患失志之系統性文獻回顧:與憂鬱有關 (英文)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Cancer Patient Demoralization from Depression Perspective                                                           心得: 一、參加會議經過 關於亞洲腫瘤護理學會AONS的發展始於2012年,由一組亞洲的護理人員大西和子(日本)和Pongpak Pittayapan(泰國)的帶領下成立。出席之國際會議是在泰國曼古舉行,會議名稱為 [第一屆亞洲腫瘤護理年會] ,開會日期自2013年11月22至24日,此會議有亞洲腫瘤護理組織的代表(ISNCC正式會員),包括中國、印度、印尼、日本、蒙古、菲律賓、新加坡、韓國、台灣及泰國等。會議主題是“在亞洲新時代的腫瘤護理”。本次會議旨在匯集腫瘤護理人員從一個廣泛的學術和臨床的設置,無論是國際和本地,以探討卓越的腫瘤相關的護理問題,挑戰和未來方向的審查和討論。余發表之論文則排在Psycho-Social Problem 場次,以看板方式進行討論,其題目為[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Cancer Patient Demoralization from Depression Perspective],藉由系統性文獻回顧、文獻評析、整合以增加對於癌症病患失志與憂鬱心理層面的了解,期有助於區分病患的情緒、及早察覺,並予適當的介入,使病患可以得到更適切的照顧。本系

醫學系林沛昀

圖片
相約威尼斯-第十七屆歐洲生理回饋年會篇 99007043林沛昀     2014年2月,搭上飛機來到童話世界中,我口中所說的童話世界就是義大利威尼斯,這裡的風景與建築和台灣截然不同,但也與我印象中的威尼斯不同,沒有水巷更沒有貢多拉(當地的交通工具),也不見觀光客,我帶著迷惑卻依然享受的心情欣賞著窗外的風景。 隔後兩天,我選填參加生理回饋領域中的大師-Porges的工作坊,走進教室時,卻發現許多書籍和研究論文中的大師都與我一樣坐在台下仔細地聆聽著Porges所提出的理論概念,那一刻,我心中膨湃著感動,在不知不覺的讀書與研究日子中,這一天我才發現我離心中崇拜的大師並不遠,同時也看到自己的不足,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像我總是不會主動回應大師的問題也不敢舉手發問,思考問題時,我也還需要更深入更廣泛性的思考,因此,除了感動之外,也多了一份要更努力與檢討的上進心。 晚上,拿出壓在行李箱最下層,折成像豆腐塊的壁報論文,看著它,心中有點緊張,雖然不是很大的研究,但卻依然害怕自己會無法用英文向其他參與者解釋清楚。隔天,我將壁報論文貼在指定位子,看著其他人拿著相機對著我的壁報論文按下快門時,我心中充滿感謝,即使只是個小研究,大家依然以好奇與探索的心情去了解,我感受到為什麼有人說,當你學越多時你會越謙虛,謝謝這些陌生人無形中給我的鼓勵,我會期許自己未來以一份謙虛的心繼續學習。此外,參觀其他研究者的壁報論文時,也讓我很多的省思,一位美國研究生,年紀沒大我多少,卻能對於自己的研究侃侃而談,對於每一個細節他都能解說清楚,此外,來自其他歐洲國家甚至是日本的學者,即使語言能力不太好,在分享過程中依然態度大方,絲毫沒有畏懼感,反觀,我則畏畏縮縮害怕出錯。 最後,謝謝宜美老師的指導與協助才讓我有這個機會到歐洲生理回饋年會一窺究竟,謝謝一路上陪伴的學長姐與同學,因為有你們這趟旅程更顯豐富快樂,謝謝爸爸媽媽的鼓勵與叮嚀,讓我相信自己可以更好,謝謝學校,提供相關補助讓我能在花費上減輕一些負擔,能有更多的時間精力花費在學習與研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