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6, 2012的文章

醫學系二年級游雅媛出國研習心得

研習時間:1010115~1010121 研習地點:新加坡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研習名稱:東亞醫會議 East Asian Medical Students' Conference 研習類別:學生聯盟組織會議 2012年寒假的新加坡東亞醫會議是一場開拓視野的旅程。事實上,就亞醫在EAMSC(東亞醫會議)與AMSC(亞醫會議)的初衷:”Knowledge, Action and Friendship”上,這次會議著實在規劃上充分體現了活動的宗旨。所有東亞國家都瞭解:面對這次會議主題『傳染性疾病』,唯有合作研擬完善且同步的政策,才能有效提升東亞區域的整體健康,也才能防止下一個傳染性疾病不可抑止的擴散。---這是從香港SARS與禽流感所學到的教訓!除了大政策上的醫療網連繫,我們探討的還有最基礎的病菌傳播預防,於是第一天大會便先教導所有醫學生洗手的七步驟,利用舞蹈於會議第四日到社區做宣導。”Wash your hands”的歌詞朗朗上口,其動作也令人印相深刻,於是回國後我也趁機教導家人,希望能促使他們養成正確的洗手習慣! 另外,在參訪地方聯合門診時我也學習到很多。新加坡在基礎防疫這個部分真的有很多值得台灣學習的地方,例如:考量到醫生在為每一位病人看診後用酒精消毒手部的必要性和方便性,醫院將酒精消毒劑黏置於每個辦公桌有下處,節省醫生來會到洗手台的時間和麻煩,也增加醫護人員消毒手部的頻率(甚至要求醫師在打鍵盤以前要先消毒手部)。另外,在及性傳染病患和其他病患的就診動線安排上,台灣也顯得較缺乏。新加坡的醫院有將如TB等空氣傳染性疾病患者區隔的就診室。將疾病病徵初步告知掛號人員後,願方便將可能危急性傳染病患者與其他人分開,以降低在等候區的院內感染。同時,在該診療室中,院方也細心的將室內空調關閉改為電風扇送風,如此一來便可以將空氣直接向窗外送出做循環。 在會議的演講中,大會請來新加坡大學的教授為我們做院內戴口罩與手術手套的必要性與適當性探討,也有在越南做防疫多年的Jereny Farrar教授的精彩演說,讓大家對於登革熱與瘧疾的傳染有新的一番思索。 到了會議尾聲,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到個幼稚園和小學做衛教。看到各膚色的孩子們齊聚在同一個教室中...

牙醫系三年級薛淯文出國研習心得

研習時間:1000128~1000209 研習地點:尼泊爾 研習名稱: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尼泊爾服務隊 研習類別:國際志工 走過了許多地方,也看過了很多民族,找尋一個新的方向新的世界是維繫我繼續旅行的主要動力。在對於尼泊爾的好奇趨使下我報名了這次的梯隊,雖然不知道會是甚麼情形,但這才是我最冀望的未知。 行前準備工作好似乎我們是要去教一般小學生的課程,那麼的公式化語文明化也好像我們有了萬全完備的企劃。桃園機場才第一次與所有人相見,雖然不熟悉但大家的親切與熱忱我有深深的感受到。飛到曼谷睡在硬梆梆的機場,像難民式的一字排開是格外新鮮的體驗。轉機過程遇到許多友善的外國人和尼泊爾人給了我們很多資訊也和我們聊了許多。 到尼泊爾感覺道與許多東南亞國家的不同,不論在人種、城市景色、地方風情都有很大的差異。隔天搭著七小時的長途的巴士從都市開到鄉間展轉進入河谷,我們在從河谷上切到我們的目的地,這一整天的路途後盡了我們的體力。接下來就體驗最道地的尼泊爾式生活,每天早晨聽到雞啼就起床,看著他們用最原始的木材,以簡單的三塊石頭當爐子就可以升火煮飯。平常就被家畜們所包圍,到處亂跑的母雞帶著小雞、在牛圈裡的牛、在路上逛大街的豬和牛還有肆無忌憚的狗。 教學的部份就更加有趣,孩子們都十分的害羞但內心其實很活潑好動,每次請他們回答他們總是只肯跟隔壁同學說或者是一直笑但卻不回答。後來情況有越來越好,我們之間的互動也越來越自然,唱歌時他們都會很大聲的跟著我們一起唱,教單字時他們也會把單字寫到練習本上。科學教案他們也都很努力的完成,理解了許多未曾知道的科學原理和現象。我們帶給小朋友許多的知識、想法、觀念,相對的他們也給了我們莫大的感動。這之間互相的羈絆情感我想是很難被抹滅的,對於小朋友來說,他們可能不記得我們的名字、我們的長相,但他們會知道曾經有一群來自外地的大哥哥大姐姐曾經跋山涉水來到他們的家,教給他們很多新的東西,也陪他們一同上課、學習、玩樂。 來到山上也體會到很艱困的生活,每天不確定的水源,若缺水還要到山下扛水上來,一年一收的氣候使得作物收穫不多,沒有電的生活對我們來自都市的小孩也是非常難適應的。相對的他們有他們簡單的幸福,晚上一群人席地而坐圍在爐火邊,有時唱歌、跳舞、打鼓,熱鬧非凡。很羨慕他們的樂天和知足,更對於他們生活的悠閒步調感到十分欣羨。 在山上六天的日子很快就過了,除了充滿感動歡樂的學校生活之...

牙醫系五年級廖佑儒出國研習心得

研習時間:1010119~1010216 研習地點:美國 研習名稱:賓州大學牙醫學院 研習類別:交換學生 一、上課情形和語文方面 其實他們的lecture內容跟高醫上的大同小異,教的東西、技術、以及觀念,都與台灣相去無幾,只是他們在課程上會比較深入的介紹,例如會把一些疾病花一堂課來講。而因為上課討論的都是學過的專有名詞與概念,所以理解方面沒有太大問題,反而較平時與外國人講話來的容易理解。比較不同的是,他們學生上課只要有問題就會馬上打斷老師,問到懂為止,而老師在教學時也樂意跟學生討論,不會刻意地趕進度,我覺得這種互動的教學方式很棒!平常無論是上課、見習或是日常生活買東西,全都需要使用英文交談,這對我而言是一個很難得的經驗,也是一個相當好的學習環境。我覺得這一個月下來,已漸漸適應當地人的說話速度和語調等等,無論是聊天或是討論一些醫學名詞都能聽的懂七八成。至於「說」的方面,我認為還有一些進步的空間,無論是在速度或是完整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都還要多多練習。 二、臨床見習與軟硬體設備 通常如果是學生在看診,我們就可以與他們討論臨床上與病人互動的心得,或是他們覺得比較困難的地方;如果是主治醫師看診,由於他們都很有經驗且大都有自己的診所,跟在他們旁邊可以發現每個醫師都有自己不同的做法,有時候會發現一些臨床上在台灣不常看到,卻可以增加看診效率的好方法。除此之外有一點我覺得很好,在學生看診的時候,指導醫師會穿著藍色醫療袍,他們不會負責治療任何病患,而是專心的指導看診中有任何問題的學生。所以學生只要依有問題,就可以馬上叫老師過來指導,藉由一邊做一邊學,這和台灣老師一邊要看自己的患者,然後再抽出空檔看學生的情況可說是相去甚遠。若是能分出實習醫生門診的時間,不僅老師可以專心教導學生,學生的能力也會進步的非常快。 在感染控制方面,他們醫療防護和無菌觀念也相當的完善。從拋棄式的刷手衣式工作服、診療棄械的維護與消毒、機械操作中的無菌觀念等等都做的相當徹底,反映國外對於避免交叉感染的用心與專業。由於賓大歷史悠久,傑出校友也很多,可用的資源必然相當豐富。在診間的設備確實是相當先進,不僅每一間診療室都有x光機,endo科更是每一台診療椅都有顯微鏡。除此之外,關於病歷或是初診紀錄等等,現在也都全面電腦化,使用一套設計精美的軟體系統,我覺得相當方便並且有效率。 三、文化觀光與人際關係 費城是個歷史悠久且充...

護理系博士班一年級陳煥華出國研習心得

研習時間:1010221~101224 研習地點:新加坡 研習名稱:第15屆亞洲護理學者會議 研習類別:國際會議(發表論文-Poster) 一、參加會議經過 此次有機會參加於新加坡舉辦的2012年第15屆的亞洲護理學者會議,會議內容涵蓋了專家的演講,口頭報告論文發表,及論文海報展示。與會的學者及學生們,來自於世界各地,如: 台灣,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香港,新加坡,中國大陸,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韓國,日本等。此次,班上就有5位同學論文幸運被大會接受而參與此次的國際會議。我們藉由大會提供的網站,來預訂飯店。另外,委託旅行社代為訂購機票,為了省錢,所以決定於香港轉機再飛新加坡。由於大都是第一次至新加坡,所以,除了準備論文海報及名片的印製以外,接著的行前的功課,就是針對新加坡的風俗民情,天氣,語言的溝通,食物等方面上網搜尋及了解。出國當天,因需要轉機的關係,所以,天還沒亮,還下著雨,就坐車至高雄機場搭早班8:00的飛機,開始為期4天的旅程。雖然,新加坡與台灣距離才4個多小時,但我們一行人卻因轉機的緣故,直到下午3點多才抵達新加坡。新加坡一年四季,據說都是夏天,鮮少下雨,天氣微悶熱,那天竟也下起雨來,真是不簡單!新加坡真是個多國文化的國家,連計程車司機,都說英文。第二天,我們陸續有人至會場貼論文海報,很開心看到台灣護理學會黃璉華理事長,成大陳彰惠教授及各國的學者及學生。此次除了我們高醫的學生有來報告外,台大,成大,北醫,義大及輔英等學校也都來共襄盛舉,另外,奇美醫院,三總醫院及台北榮總醫院的護理人員皆有前來參與。在國外只要看到,黃皮膚,黑眼睛,大多是華人,也因此大家彼此感覺很親近。我們彼此交換了名片,藉此更了解對方。也方便日後在學術上,可以互相交流。EAFONS,為期2天,我們除了張貼論文海報以外,大會也提供了: Cancer/Critical care,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Elderly Care, Research & Theory Development, Women’s Health,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Elderly care,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Nursing Management, Nursing Education, Mental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