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1, 2012的文章

生物系四年級劉勃佑出國研習心得

研習時間:1010309~1010317 研習地點:澳洲 雪梨 研習名稱:2012 HGM Human Genome Meeting 研習類別:國際會議(發表論文-Poster) 我與吳睿庠和康銘仁兩位實驗室的夥伴,自99學年度下學期起受李瑞年老師指導,並歷經半年的時間投入心力,終於有機會在今年(2012)前往於澳洲雪梨舉辦的2012年人類基因體會議將我們的小小作品發表於學術領域上。我們以Genetic Screening for Pre-Type-IIDiabetes in Southern Taiwanese Population為題,探討南台灣地區民眾罹患高血糖或糖尿病前期的基因多型性與風險性,以建立罹患糖尿病前期的篩選模式,相較於前人多為西方族群的研究,我們期望透過我們的研究成果可以建立一符合亞洲人,甚至是台灣人的糖尿病篩選平台。然而,這讓我原以為難登大雅之堂的研究理念與成果,竟然被Human GenomeMeeting(HGM)接受了!今年HGM的主題為「個人化醫學」,這全世界各基因體與醫學領域的大師齊聚的大會讓我大開了眼界,甚至發現一位印度學者的論文發表竟與我們的理念相同,而他則探討了印度人的罹患糖尿病的基因多型性與風險性,因此我也不再小看我們辛苦努力的成果。 今年在澳洲雪梨舉辦的HGM研討會有何特別之處呢?主辦單位HUGO-人類基因體組織,從事人類基因解碼偉大工程的機構,HGM乃基因體研究發表研討會最據代表性的會議,此外我們投稿的海報論文,HGM以突破以往的思維,將紙本海報改為數位化的電子海報,不僅凸顯了科技的進步外,更重視環保理念與提昇論文發表效率,因此對於第一次出國發表論文、第一次參與國際研討會的我們,不但是大開眼界,更是見識到世界知識、科技的尖端。 除了發表我們的研究成果外,為期四天的會議舉辦了不少專題演講,跳脫傳統的遺傳疾病探討外,舉凡表觀遺傳學與表觀基因體學 (Epigenetics & Epigenomics)、外顯子體學(Exonomics)、人類族群演化、新興基因體研究技術等,無不是在學校課堂以外的最新技術和知識,然而其中以表觀遺傳學與表觀基因體學和人類族群演化最引起我的興趣,一者是在李老師的研究室參與的研究領域,一者則是我未來研究所及將研究的相關領域,不僅如此,人類族群演化主題的三場專題演講中更是讓我深深地著迷,而且其中一位荷...

牙醫系五年級廖佑儒出國研習心得

研習時間:1010303~1010310 研習地點:馬來西亞 研習名稱:馬來西亞大學牙醫學院 研習類別:交換學生 一, 前言 首先,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能有這個機會代表高醫到馬來亞大學去交流。記得申請期間正值期末考,在極度忙碌之中還是抽空準備了申請資料,現在回頭想想真是值得。雖然才短短九天時間,但卻是在學期中出國,不但要請假,回國後還要一一將落後的見習進度補齊,雖然有點辛苦和不方便,但還是總歸一句話,那就是「值得!值得!」,世界之大,能在學生時代能出去看一看,真的對往後的學習有許多幫助,也拓展自己的眼界。所以,要在此感謝學校、口腔醫學院與馬來亞大學校方,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這趟旅程多虧馬來亞大學牙醫學院學生全力協助,我們才能順利安全地滿載而歸。 二, 上課情形 其實他們的lecture內容跟高醫上的大同小異,教的東西、技術、以及觀念,都與台灣相去無幾,只是他們在課程上會比較深入的介紹,例如會把一些疾病花一堂課來講。而因為上課討論的都是學過的專有名詞與概念,所以理解方面沒有太大問題,反而較平時與外國人講話來的容易理解。 比較不同的是,他們的seminar相當多,藉由學生和老師在課堂上討論,老師會一直問學生問題,讓學生去想,最後在位大家解答,我覺得這種互動的教學方式很棒,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三, 語文方面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語言文化的國家,通常學生都會講馬來語、福建話、華語、英文、廣東話等等語言,而平常上課一率是用英文,所以我們平常跟他們學生講話或日常生活買東西、問路,都是使用英文夾雜一些中文,這對我而言是一個很難得的經驗,也是一個不錯的學習環境。我覺得一週下來,已漸漸適應當地人的說英文和華文的特殊腔調等等,無論是聊天或是討論一些醫學名詞都能聽的懂八成以上。 四, 臨床見習 我覺得很好的一點是他們臨床是採取分組的方式,如果一人在看診,另一人就必須當助手,藉此從中學習,如果有問題就按治療以上的紅燈,他們的指導醫師會穿著白色醫療袍,他們不會負責看病人,如果看到哪邊亮燈就去哪裡指導,所以學生可以現學現賣,藉由一邊做一邊增加經驗,這和台灣老師一邊要看自己的患者,然後再抽出空檔看學生的情況可說是相去甚遠。若是能分出實習醫生門診的時間,不僅老師可以專心教導學生,學生的能會進步的非常快。 在感染控制方面,他們醫療防護和無菌觀念也相當的完善。從拋棄式的刷手衣式工作服、診療棄械的維護與消毒...

醫學系七年級黃彥愷出國研習心得

研習時間:1010306~1010310 研習地點:英國 倫敦 研習名稱:2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lzheimer's Disease 研習類別:國際會議(發表論文-Poster) 3月6日 , 9點10分,我搭上桃園機場飛往倫敦的班機,內心充滿緊張與興奮之情,努力了一年多,我們寫的論文終於被接受了,並且能有機會前往英國參加一年一度的世界阿茲海默症會議-2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lzheimer's Disease,這也是我生平第一次參與國際學術交流。 一年前,我還是一位第二年的見習生,在神經內科實習的時候,剛好遇到了楊淵韓醫師,楊醫師的專長是阿茲海默症的研究,他曾經分享他在大四,大五時就開始做神經內科相關的研究,努力鑽研至今,從台灣到美國,在阿茲海默症的領域上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也鼓勵我們除了學習臨床的經驗外,能夠及早參與研究。當時楊醫師恰巧也在主持兩岸三地的阿茲海默症的研究計劃,因為在國際的阿茲海默症資料庫中,比較少東方的資料,因此他也邀請我能一起參與他的計畫。 經過一年的收案,建立資料庫,以及統計和討論,楊醫師分別給予我們題目,並開始論文的寫作,而我們也把倫文摘要投稿到 2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lzheimer's Disease,2012 in London。 而我們的論文也如願的被收錄,我們因此能有機會到倫敦參加國際會議。 我們住的旅社離會場有段距離,會場是在倫敦郊區的一個很大的世貿中心-London ExceL,那是一個非常大的展場,而我們發現在裡面除了我們阿茲海默症的國際會議外 還有其他許多不同類型的會議也在此舉辦。 這次會議裡,有許多世界阿茲海默領域的權威參與,裡面的許多演講跨足許多不同的領域,從流病,分子,預防醫學,以及最新的治療趨勢都事會議有討論的部分。 我們也認識了一位同樣來自台灣,林口長庚神經內科的研究員,音樂系畢業,目前正和一位醫師結合研究音樂治療,也是我們第一次聽說的療法,他的經驗分享也讓我們受益良多。 海展覽區,來自不同國家的醫院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出來,我們也從海報中了解每個國家阿茲海默症的醫療特色以及各國的研究方向。當然我們三位的研究成果也有幸能在此次展覽區展出,我們...

醫學系七年級李旻珊出國研習心得

研習時間:1010306~1010310 研習地點:英國 倫敦 研習名稱:2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lzheimer's Disease 研習類別:國際會議(發表論文-Poster) 一、會議內容 這是由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和Alzheimer's Society聯合舉辦的國際會議,與會人員由醫師、護理師、社工師、病患、病患家屬組成。在為期四天的會議中,安排了各個不同topic的學術演講,工作坊,與病患和照顧者座談會,還有我們參與的壁報展。整個會議橫跨了基礎醫學(基因、藥理)、臨床醫學、護理、公衛等等各領域,探討全球阿茲海默症現況與其未來發展。 二、對本次參與活動的心得與感想: 對這次參與會議其實收穫與感觸都很多。末約兩年前因緣際會下成為楊淵韓醫師的clerk,他非常有教學熱忱,提到了最近他在做的研究計劃,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加入他會帶領我們。加入了他的研究後,我們利用課餘時間收集資料,研究相關議題,因為之前完全沒有經驗如何撰寫case report甚至是poster,楊醫師非常有耐心地教導我們,包括統計學相關方面。去年底楊醫師鼓勵我們可以將目前收集到的資料寫成poster投稿此次的會議,這期間也是歷經了好幾次的討論修改,後終於確定了此次的英國倫敦行,對我來說也是這近兩年努力的小小成果。 在會議期間,我們選擇自己有興趣的主題演講參加,在臨床醫學方面,不同國家、文化下疾病分布、特性都不大一樣,治療方式也不盡相同,這也是國際學術會議上各國間可以互相討論的地方。在這其中最特別的體驗是和病人與照顧者的心得分享會,和阿茲海默症、患者與其照顧者一起討論他們面臨的問題,醫師、護理師、社工師、復健師等等在哪些方面還可以再幫忙他們,雙方互相回饋以求讓阿茲海默症患者和照顧者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而我們所參與的壁報展,第一次看到壁報展現場,心裡直呼場地好大,佈置完自己的壁報後參觀他人的研究成果,大家的壁報都充滿特色!有些人是有色筆書寫,貼上相關資料,還有和病患互動的照片;有人則是在壁報的攤位放置許多導覽,有興趣的人可以拿取;也有其他壁報作者和我們討論壁報內容;令人收穫豐富的一次經驗! 經過這次的經驗,自己覺得要加強的地方是英語表達能力,如何讓外國人更清楚你所要表達的內容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