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祐倫 美國 賓州大學 姊妹校研習
研習期間:97.01.16~97.02.26
研習學生:口腔醫學院 牙醫學系 楊祐倫
研習地點:美國 賓州 賓州大學
研習類別:姊妹校研習
見習目的:
這次我申請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短期見習,最主要目的在於想多了解國外牙科訓練與醫療體系與台灣有哪些的不同,並且為自己以後是否需要出國進修做提早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更希望藉由此機會能夠鍛鍊自己的語文能力,加強自己的國際觀,拓展自己的視野更是此行的另一目的。
見習收穫:
在學校的資源與訓練的方面,在教學資源方面我們學校是相對不足的,不過這是因為學費上的差異,我想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在牙科專業領域訓練的方面我很肯定我們學校的訓練,我們學校的訓練比較按部就班,雖然比較不讓學生有自由發揮的機會,但是卻讓學生能從基礎去扎根。
UPenn見習的日子中發現我們學生的實力不比他們弱,在一些觀念上甚至可以說比他們更好、了解的更深入,但是由於他們開放的學風,使得他們在病人面前都能保有一定的自信,他們能夠自己決定treatment plan,老師也經常給予適時的鼓勵,老師與學生之間個關係比較像是朋友,彼此之間的互動不像華人社會既定的師生關係,我想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在高醫我們見習時總是靜悄悄的走過去,看完後再靜悄悄的離開,看診過程中老師們有時會跟我們分享治療方式與理論,但是病人並不知道我們是誰,但是在UPenn見習各科的過程中,每到一個診療椅,看診的醫師會很熱情的打招呼,介紹完自己之後,醫師也會將我介紹給病人,讓病人知道我是見習醫師,我認為這一點很棒,很值得我們學習,因為這也是對病人的一種尊重。
在見習各科的過程中我發現國外的治療方式有些跟台灣有些許的不同,這也是我覺得收穫很多的一個部份,因為如果我只一直留在台灣我永遠不知道原來還有這樣的治療方式。在矯正科我看見了很不一樣的治療方式。在高醫,TMJ問題比較不包含在矯正科的範疇裡,在台灣矯正完後會要病人去適應新的咬合位置,但是在UPenn他們的治療方式很不一樣,他們矯正之前會先看病人TMJ的斷層掃瞄,若病人本身因為之前的咬合造成顎間關係不良,他們會先將病人的TMJ關係恢復到centric relation的狀態,治療的方式是先做一個叫做deprogrammer的裝置要病人在矯正前先戴,並且光是這個治療就有分很多個階段,這是很讓我感興趣的一個環節,因為在台灣沒有看過這樣子的做法,記得之前上一位外聘醫師的課,他就告訴我們一個因為矯正導致無法張口的case,連他也無法處理,當時我問過這位醫師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問題,他說他也不清楚,不過在這一次見習的機會當終讓我了解,在幫病人矯正之前是要先觀察他的TMJ是否是有正常的咬合關係,否則當我們矯正時是建立在一個錯誤的顎間關係基礎上時只會讓病人的情況更加的糟糕。
不過說收穫最多的並不是在於牙科專業領域放面的知識,而是我在這一次見習的機會中擴展了我的視野,了解了什麼是老師口中所說的國際觀,外國的醫師跟病人之間的互動也讓我收穫良多,台灣也可以算是國際知名的國家,我想以後遇到外國病人的機會一定不少,所以與不同國家病人之間的應對才是我這次主要的收穫,在UPenn認識了很多外國學生,這也加強了我的語文能力,讓我對英文有了更高的學習慾望,也讓我知道英文不是讀死書而是要真的會用才是有用的。
我想這一次的UPenn見習讓我很難忘,真的很有趣很有收穫,讓我學到很多東西,現在見習同組的同學也很喜歡問我UPenn與高醫的不同,我很樂意跟他們分享,老實說各有優點,但這就是這次見習計畫的目的,吸收別人的優點並且改善自己的缺點,我很鼓勵我們同組的同學真的要出去看看,就算只是在台灣也好,因為我們現在正處於學習階段,看到別人的優點並且把他學過來才是我們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
見習感想:
美國是一個強盛的國家,有很多的人種在那裡學習,所以UPenn裡什麼人都有,很多傑出的醫師都是台灣人,這一點讓我很驕傲,可見台灣的牙醫學教育不差,很希望學校能夠多收一些國際學生或者也多一些可以交換學生的姐妹校我想這對我們學生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研習學生:口腔醫學院 牙醫學系 楊祐倫
研習地點:美國 賓州 賓州大學
研習類別:姊妹校研習
見習目的:
這次我申請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短期見習,最主要目的在於想多了解國外牙科訓練與醫療體系與台灣有哪些的不同,並且為自己以後是否需要出國進修做提早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更希望藉由此機會能夠鍛鍊自己的語文能力,加強自己的國際觀,拓展自己的視野更是此行的另一目的。
見習收穫:
在學校的資源與訓練的方面,在教學資源方面我們學校是相對不足的,不過這是因為學費上的差異,我想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在牙科專業領域訓練的方面我很肯定我們學校的訓練,我們學校的訓練比較按部就班,雖然比較不讓學生有自由發揮的機會,但是卻讓學生能從基礎去扎根。
UPenn見習的日子中發現我們學生的實力不比他們弱,在一些觀念上甚至可以說比他們更好、了解的更深入,但是由於他們開放的學風,使得他們在病人面前都能保有一定的自信,他們能夠自己決定treatment plan,老師也經常給予適時的鼓勵,老師與學生之間個關係比較像是朋友,彼此之間的互動不像華人社會既定的師生關係,我想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在高醫我們見習時總是靜悄悄的走過去,看完後再靜悄悄的離開,看診過程中老師們有時會跟我們分享治療方式與理論,但是病人並不知道我們是誰,但是在UPenn見習各科的過程中,每到一個診療椅,看診的醫師會很熱情的打招呼,介紹完自己之後,醫師也會將我介紹給病人,讓病人知道我是見習醫師,我認為這一點很棒,很值得我們學習,因為這也是對病人的一種尊重。
在見習各科的過程中我發現國外的治療方式有些跟台灣有些許的不同,這也是我覺得收穫很多的一個部份,因為如果我只一直留在台灣我永遠不知道原來還有這樣的治療方式。在矯正科我看見了很不一樣的治療方式。在高醫,TMJ問題比較不包含在矯正科的範疇裡,在台灣矯正完後會要病人去適應新的咬合位置,但是在UPenn他們的治療方式很不一樣,他們矯正之前會先看病人TMJ的斷層掃瞄,若病人本身因為之前的咬合造成顎間關係不良,他們會先將病人的TMJ關係恢復到centric relation的狀態,治療的方式是先做一個叫做deprogrammer的裝置要病人在矯正前先戴,並且光是這個治療就有分很多個階段,這是很讓我感興趣的一個環節,因為在台灣沒有看過這樣子的做法,記得之前上一位外聘醫師的課,他就告訴我們一個因為矯正導致無法張口的case,連他也無法處理,當時我問過這位醫師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問題,他說他也不清楚,不過在這一次見習的機會當終讓我了解,在幫病人矯正之前是要先觀察他的TMJ是否是有正常的咬合關係,否則當我們矯正時是建立在一個錯誤的顎間關係基礎上時只會讓病人的情況更加的糟糕。
不過說收穫最多的並不是在於牙科專業領域放面的知識,而是我在這一次見習的機會中擴展了我的視野,了解了什麼是老師口中所說的國際觀,外國的醫師跟病人之間的互動也讓我收穫良多,台灣也可以算是國際知名的國家,我想以後遇到外國病人的機會一定不少,所以與不同國家病人之間的應對才是我這次主要的收穫,在UPenn認識了很多外國學生,這也加強了我的語文能力,讓我對英文有了更高的學習慾望,也讓我知道英文不是讀死書而是要真的會用才是有用的。
我想這一次的UPenn見習讓我很難忘,真的很有趣很有收穫,讓我學到很多東西,現在見習同組的同學也很喜歡問我UPenn與高醫的不同,我很樂意跟他們分享,老實說各有優點,但這就是這次見習計畫的目的,吸收別人的優點並且改善自己的缺點,我很鼓勵我們同組的同學真的要出去看看,就算只是在台灣也好,因為我們現在正處於學習階段,看到別人的優點並且把他學過來才是我們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
見習感想:
美國是一個強盛的國家,有很多的人種在那裡學習,所以UPenn裡什麼人都有,很多傑出的醫師都是台灣人,這一點讓我很驕傲,可見台灣的牙醫學教育不差,很希望學校能夠多收一些國際學生或者也多一些可以交換學生的姐妹校我想這對我們學生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