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醫學大學醫藥暨應用化學系莊宛蓉 研究生 參加 Inorganic Chemistry Gordon Research Seminar

研習期間:2010.06.19~2010.06.20
研習學生: 醫藥暨應用化學系研究生
研習地點: 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 Biddeford, ME
研習類別:參加會議
論文題目:
(中文)
合成新型O-bounded銅一價化合物做為生化還原酶模型化合物可能性之研究
(英文) A new O-bounded Copper(I)-Nitrito Complex Related to the Nitrite Reductase Active Site
會議名稱:Inorganic Chemistry Gordon Research Seminar

報告內容:
一、參加會議經過,與會心得:
雖然這不是我第一次參與國際會議,但這一次的會議與以往確有所不同,Gordon Research Seminar於美國不同地區舉行,主要是給研究生參加的會議,與一般的國際研討會有所不同,每個月都有好多會議,皆有不同主題。都是由學生上台報告自己的研究內容與成果,接著大家再一起參與討論與發問,很類似學校的書報討論。因此比起其他國際會議,會議內容的程度應該會更適合研究生。本次會議在美國緬因州舉行,主要是與無機化學相關的主題,會中主要多有來自美國各州的研究生參與,可互相觀摩請教。
我與實驗室的張育綸同學於台灣時間06/16日上午搭乘聯合航空由台北出發,先於日本東京過境轉機至美國華盛頓,再轉機至波士頓再到達緬因州,由於境內轉機延誤,經過一番折騰,到達飯店已是隔天下午五時左右。回程則於06/22日上午由緬因州經波士頓轉機到華盛頓後,再於日本東京轉機後直飛台北,到達台灣已是06/23日下午九時,接著再搭高鐵返回高雄。
此次會議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計算和觀察用鈷化合物催化氫氣生成的整個氧化還原循環。自然界中,已知的氫化酵素(Hydrogenase )多以第一列過渡元素鐵(Fe)、鎳(Ni)金屬為活性中心。有以下三種,像是鐵-鐵氫化酶(iron-iron hydrogenase)、鎳-鐵氫化酶(nickel-iron hydrogenase),以及 鐵-硫氫化酶Fe-S cluster-free hydrogenases (Hmd)。而這所發表的研究成果以鈷為中心金屬的化合物,由CoIII-hydride (CoIIIH)開始進行反應有以下兩種路徑:一是經由heterolysis,將CoIII-hydride加上一當量酸,產生氫氣及CoIII接著再還原成CoII。另一個路徑則是經由homolysis,兩個CoIII-hydride進行兩分子還原消去,接著產生氫氣釋放出來。這篇作者以laser flash-quench method去偵測反應過程的每一個反應步驟,比起stop-flow更可以即時偵測到更短暫的反應中間體。而且所有與會者也相當積極的參與討論,也藉此交換彼此的經驗與心得。其他報告者的內容也是相當多元,雖然不一定是我們實驗室相關研究,但也藉此機會多多觀摩其他實驗室的研究情況。
在Poster 展示期間,看到了其他國家的研究生很熱衷於自己的研究,極力想要表現自己以及介紹自己的研究成果給大家知道,這在台灣的學生中是比較少見的。也看到許多不同於自己的研究方向,這給了我一些新的想法,或許未來可以朝著自己更有興趣的題目或者是新的方向進行實驗,而他們對於研究的熱情也是我很值得學習的地方。
最後,在會議進行的這兩天,由於是到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也是比較不屬於自己母語的語言,雖然在中途通過海關時延誤了一些時間,以致於趕不上境內接駁班機,在不熟悉環境的情況下,居然在美國的第一晚是夜宿波士頓機場,這我想也算的上是很難能可貴的經驗。平常生活上的交談其實都可以應付得來,比起之前要跟外國人對話時,太緊張以至於腦筋一片空白要來的好。但在會議中演講者報告內容時,說話速度較快時,聽起來比較吃力。我想我在這次會議之後,會更加好好增進自己的外語能力,讓我可以更充分的和與會的成員溝通以及交換心得。和別人比較之後才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我還有許多地方要多多學習。我想認真和熱情一定是在未來研究的路上不可或缺的主要動力。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牙醫五 游智傑

醫學系 林默涵-科隆大學交換實習

醫學系七年級李旻珊出國研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