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系四年級孫詠筑出國研習心得

課程時間:2011/07/03~2011/08/03

課程地點:The Univer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

活動名稱:接軌國際-深耕護理

研習類別:學海築夢

1. 緣起
從入學第一年起,就曾聽聞學校每年會送學生出國進行一個月的見實習活動,這讓一直以來就很好奇國外醫療文化的我感到興致勃勃,於是我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就開始邀約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努力,當別人在為了應付考試而被背誦解剖名詞時,我則是連生理學課本等重要科目都購買原文版本。二年級的時候還和一群好友組了一個醫療英語讀書會以加強自己的英文能力。經過一番面試和審核後,我才拿到這個夢寐以求的機會。

2. 實習機構簡介
本次海外實習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在UT Health School of Nursing進行課程的觀摩與學習,第二個部分是在Medical center裡面的The Methodist Hospital 和Memorial Hermann-TMC兩大醫院進行見/實習。

UT Health 是美國第七大的醫學院,其中School of Nursing提供了多種專業領域的護理課程,例如:急症照護、婦女健康照護。UThealth護理系研究所排名在美國前5%,且他們的老年/老人護理排名第8。

The Methodist Hospital於2010被U.S.News & World Report’s 在“America’s Best Hospitals” 評選中,於16項領域裡有13項領域被視為全美Top 50 Best Hospital,為德州內獲選領域最多的醫院。

Memorial Hermann-TMC Memorial Hermann-TMC有名的是心血管、癌症、神經科學、運動醫學和骨科,特別是手術和器官移植,並且有提供空中救護(life flight)的服務。

3.國外實習企業或機構之學習
在參與UT Health School of Nursing課程的過程中,我發現美國大學生學習的方式跟我們台灣的學生有很大的不同。美國的學生能夠善用學校和老師給予的資源,以及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此外美國的老師們授課方式也很特別,雖然上課的內容並不會比台灣的教師用心詳細,但是他們會把教學重心放在跟學生討論臨床實例,並且善用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方式進行授課。在課程當中,也能夠善用許多教具,如:模擬呼吸音機器、神經學相關的模擬病人等模擬儀器。實作授課也多採分組授課制度,同時會邀請臨床的醫護人員協助授課,而且更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
在The Methodist Hospital裡,我參與較多一般病床單位的實習,觀摩美國院內的護理人員於照護各種文化的患者時,如何克服語言及文化的隔閡並且做好監測評估等急性期的照護。在實習的過程中,我注意到美國人就醫的文化與台灣有很大的不同,在台灣的患者由於多數時候的藥物和療程是由健保負責給付,而美國則
是由私人的保險公司負責,所以在美國的患者對於用藥及治療相當有自己的主見,在這種就醫文化下,美國的醫護人員也多能夠給予患者表達意見的空間,使護病雙方能夠平等地對話。而且觀察美國的醫療團隊分工詳細,每個患者同時會有許多不同科別的醫師給予治療,故美國的護理人員的地位顯得十分重要,除了提供病人完整全人照護之外,更肩負與各科醫師溝通及聯繫的重責大任。

同樣是Houston的醫學中心─ Memorial Hermann-TMC則是給我了完全不一樣的實習生活。對於美國醫療團隊分工詳細早有所耳聞,然而深入其中之後才知道甚麼叫做真正的分工,在Hermann裡面的醫護人員根據各自的受訓經驗分配到各個不同的工作崗位,有專門進行傷口護理照護、專門進行靜脈注射通路安置的團隊等各種在台灣從不曾耳聞,而且是由護理人員專職負責的單位。由此可見美國工作分工之詳細,以及其護理人員擁有更多的權力與責任。

透過這一個月來的學習與觀摩,讓我對於護理這份工作有了不同的認知。在台灣我們護理人員最多就是每個月排班領著死新水的護理工作者,但是在美國的護理人員除了領有高薪,在醫院裡也享有一定的地位,其意見與想法會在團隊溝通中備受重視,此外醫院和社會也提供許多進修以及發展的空間與機會。在台灣的我們還有許多需要學習和進步的地方,透過這次的實習我有了許多不同的想法和經驗,我相信這一切將會促使我更加進步,也希望能夠將所學的一切分享給台灣的朋友們,讓大家一同成長進步。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牙醫五 游智傑

醫學系 林默涵-科隆大學交換實習

醫學系七年級李旻珊出國研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