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系六年級謝孟謙出國研習心得分享

研習時間:2012/11/12~2012/12/24

研習地點:美國  Boston


活動名稱: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Shapiro Cardiovascular Center

研習類別:姐妹校交換  



    這一趟哈佛的心內之旅除了讓我更了解美國的醫療體系 也同時讓我見識到美國醫療文化的不同。我選的是Clinical Cardiology,而地點則是在附屬於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Shapiro Cardiovascular Center Shapiro是一棟蠻新的建築物,也在國內心血管治療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全院都是單人病房,院內的設施、裝備也都是五星級,也因此讓整個訓練過程更心神怡。
網路查得到白天的Shapiro,所以提供一張夜晚的照片

    心內的第一天是由orientation開始。在orientation時,科秘很親切的告知心內的一些注意事項,並且把一些紙本資料交給我們。紙本資料的內容包括心內的基本介紹(行程、學習目標)、院內學術活動、使用院內電腦系統的說明、置物櫃的所在地(雖然從沒用過,因為背包、外套都可放在住院&醫師共用的值班室)、領取白袍 & scrubs的地點、pager使用說明。當然,有任何疑問也可隨時聯絡專門為我們的科秘。基本上,科秘都會在很短的時間回覆寄給她的電子郵件。儘管院方有提供pager(院內人士最主要的溝通方式; pager訊息可透過電腦系統找到要聯絡的人的pager號碼,並且透過電腦留言呈現在對方的pager上,或是留言自己的手機號碼或是每間病房外專門配置的工作電話,好讓對方打過來),當時我則要提供我美國當地的電話號碼(雖然未曾接過任何來電)

   BWH每周都會有數個學術會議以供院內有興趣或是想拿免費食物的同仁前往。例如每星期一的Intern Report都會有一位主治醫師、一位總醫師與數位實習醫師圍著桌子討論當周選出來的病例。食物則固定是比薩。討論過程如下: 一位實習醫師為主報告者,並且隨時提出問題讓旁聽者回答。當旁聽者提問時,主報告者會先反問提問者為何問此問題,再接著回答問題。有時候,Case Conference會請病人來講堂現場,可方便讓非病人主治醫師的人問到原本病歷以外。其他的會議有Case Conference、該科的Grand Round及其他較不學術但實用的會議。舉例來說,有一次的專題昰討論醫生及醫學生在使用網路或社群網站時,需隨時注意網路互動時,是否會放一些有損醫療人員形象的照片或資料。由次可見,美國並不只教導學生課堂上的知識,也會傳導生活中的智慧。

   Dr. Joseph Loscalzo (BWH現任院長,也是Harrison 內科學的主編之一,每個禮拜都會主持Grand Round 及其他學術會議)
我大部份的時間都是與clinical service team,而大部份的工作都是屬臨床性質: 也就是照顧inpatient。每天的例行工作有pre-round自己的病人(問候病人、了解病人狀況、做一下理學檢查,待會兒好報告給主治聽病人從昨天查房至今的狀況)、團隊會議(住院醫師、實醫師、我共同與主治商討病人的狀況與治療方針)、查房、接病人、等等。一個團隊有主值醫師、住院醫師、實醫師、藥劑師、我(有些團隊會有fellow)。每天的例行工作其實是讓我們了解各個主治醫師風格的不同、醫治病人的思考邏輯、與醫病溝通的最佳時機。團隊會議的目的是於查房前報告病人的病情。商討完開始查房也會在房外來個即時討論。我也因此有機會去急診接病人(詢問病史理學檢查、寫admission note) ,在查房前來個詳細的口頭報告(目的是要讓主治醫師第一次了解新病人的狀況)。每天也必須寫病歷記錄,夾在病歷裡面

    基本上,查房都會佔據整個上午(通常到一、兩點)。有些主治醫師除了與團隊查房,甚至會自己去查房(他們通常會與初次見面的病人在病房促膝長談)。而隨團的藥劑師則會隨身帶著一個電腦,可在第一時間認可醫師開的處方與隨時提供藥品相關資訊,可因此加速作業過程。通常藥劑師都不會說太多話,但是團隊需要資訊時,藥劑師會迅速提供專業意見。

   至於學術會議方面,通常都會以最近的病歷為討論主題。除了Intern Report (一位實醫師報一個相對常見疾病的案歷,因為對象是學生),其他的會議常常討論罕見疾病。在討論罕見疾病的過程,踴躍發言的各醫師就會把常見的疾病都鑑別診斷過了。

Dr. Joseph Loscalzo (BWH現任院長,也是Harrison 內科學的主編之一,每個禮拜都會主持Grand Round 及其他學術會議)
   由於BWH有不少心臟內科的權威(學術期刊的主編新研究發表的常見面孔、醫界獎項的常勝軍、基因專家、學生較熟悉的Harrison’s uptodate的編輯)這裡有不少病人都是從世界各地飛來的(包括某國家的皇族)。儘管這裡有不少世界級的醫師,但是他們跟病人的醫病互動方式都是較對等的,鮮少有以上對下的醫病溝通。在BWH,這裡的醫師都非常的互相尊重,從住院醫師到醫學生之間大家都是平等互動,不必擔心因為資歷較淺而發言不被重視。如這裡醫師常講的: No question is a stupid question。因此,只要是抱著認真學習的心態來到這裡可以放心大膽的表達意見問問題。

   最後,我必須深深感謝高醫給我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除了得到醫學上的增長在這裡看到許多不同的文化及次文化,亦加深了我對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一言的體會。舉個例子: 麥當勞到了世界各地雖然都保有幾道招牌菜(漢堡) ,但是它也會推出新的菜(漢堡)來迎合當地人的口味。因此,在當地觀察到的現象,不一定能直接套用於風俗民情的台灣。最後再以些照片結尾。
團隊合照(à:實習醫師、主治Dr. Christopher Cannon、我、住院醫師、實習醫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醫學系七年級李旻珊出國研習心得

醫學系 林默涵-科隆大學交換實習

醫學二李嫣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