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六褚怡棠
國外姊妹校醫學院見習交換心得
--德國科隆大學醫院
I. 申請:
A. 資訊:
大約在大五上學期末,系辦會公布申請辦法以及條件,有興趣同學可以密切注意,或是自行到系辦詢問。在我們這屆(M99)之前,只有三間大學可以選擇在大六外放月份出國交換,包括美國哈佛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韓國首爾大學,而從我們這屆開始多了三間學校可以選擇,德國科隆大學、日本京都大學、日本筑波大學。
以下內容為校方資訊:
B. 申請條件:
1. 醫學系五年級或學士後醫學系三年級學生,其一至四年級或一至二年級學業成績總平均在全班前百分之七十五以內。
2. 須具備相當於全民英檢中高級程度之英語能力(或舊制托福550分以上、新制托福213分以上)。
C. 姐妹校大學:
美國哈佛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韓國首爾大學、德國科隆大學、日本京都大學、日本筑波大學。(不同學校申請條件請自行看學校網頁,以下只列出德國科隆大學)
D. 德國科隆大學申請資料:
條件
|
文件
|
ü 每學年至多6位交換生(已確定,請學院分批交換)
ü 需修過德文或具備簡易德文能力
ü 名額依校內徵選成績順序,第6名後則列備取等候遞補。
ü 免學費
ü 住宿費由科隆支付
*請學生於四週前提出申請,以利科隆大學交換業務之準備,各系所交換須至少兩周之準備時間。
|
學生須繳交文件:
- CV
- 2 ID photos
- personalia sheet *
- health certificate*
- proof of insurance
- proof of enrollment at home
university
- Transcript of Records from
the home university
- copy of the students'
passport
* 詳細文件可於科隆大學網站查詢
*聯絡方式:
若有疑問請聯繫醫學系陳南潔助理教授
E-mail: ncchen@kmu.edu.tw
|
E. 高醫申請甄選繳交資料:
1. 檢附資料(一式四份,正本1份,複製3份)
(1) 前四年(醫學系)或前二年(學士後醫學系)學業平均成績單,含名次排名。
(2) 英語能力測驗證明。
(3) 英文自傳(A4,二頁)。
F. 報名方式:
1. 請至醫學系暨學士後醫學系網頁下載報名表,填妥後檢附相關資料,請於截止前繳交至醫學系暨學士後醫學系國際學術研究大樓4樓行政辦公室。
2. 承辦人員:黃尹亭小姐、石美玲小姐、許佩玲小姐
II. 準備資料及面試:
A. 甄選資料:
1. 照上面學校規定繳交資料就好,成績的評定是(1)英語能力測驗-佔40﹪(2)面試-佔60﹪
2. 關於上述條件內,” 需修過德文或具備簡易德文能力”這點,後來負責的老師說,6個名額有4個名額會保障給會德文的同學,另外2個名額會給甄選結果成績較好的同學,但是我們是第一屆,之後會不會改我不知道。但本人當時是完全不會德文的情況下去甄選的,所以學弟妹若是不會德文,有興趣也是可以去試試看。不過最好是會一點德文比較有優勢,而且真的甄選上到德國交換,會一點德文比較好。(不知道之後會不會改規定要求全部申請者要有德文基礎,學弟妹就參考一下吧!)
B. 面試:
1. 我們這屆的甄選規則是,除了科隆大學獨立由陳南潔老師負責面試,其他五間姊妹校是統一面試,會選填志願,最後以甄選成績決定能夠去哪間學校,但選擇申請科隆大學就不能選填其他學校,學弟妹可以考慮一下自己的需求。
2. 面試有兩位考官,最基本會問為什麼想選科隆大學,若是會德文的話,老師會給一些題目,請同學用德文回答。但像我沒學過德文,老師們會問一些如果我在德國因為不會德文遇到的問題要如何解決,面試氣氛很輕鬆,學弟妹不用太緊張,要盡量表達自己的想法,會一點基礎德文比較有優勢。
III. 見習前聯繫:
A. 相關文件:
甄選結果確定後,之後所有相關文件資訊都要透過陳南潔老師聯繫和幫助。主要就是上述表格所列的項目,陳南潔老師會提供所需文件給我們填寫,此外我們要選擇自己想去的科別,列3項自願。其中比較麻煩的是疫苗證明,有些科別要求的疫苗證明比較多,而有些疫苗需要隔一段時間施打第二劑,之後申請上的學弟妹要注意一下時間。
B. 德方聯絡:
一開始主要的資訊平台是透過老師跟對方學校的通信,但在出發前的相關事宜,包括最後決定的科別、住宿、接待學生等,都要自己寫信跟對方負責人連絡。記得若要申請機票補助,記得要跟對方詢問邀請函,對方會寄給我們。以下附上德方聯絡人資料:
ZIB Med:
Frau Julia Pieczewski
(Studentische Hilfskraft)
Tel. +49 221 478 87821
Email:
julia.pieczewski@uk-koeln.de
IV. 見習:
A. 抵達科隆:
在出發前,會有德國的接待學生跟我們聯絡,需要在出發前告知負責人和接待學生抵達科隆的準確時間,接待學生會在科隆火車站接我們。抵達後,負責人會給一份資料,裡面資料會提供第一天到科上的時間地點、學生證明、學校地圖、住宿地點及房東聯絡資料等,不過以上包括自己的科別、住宿這些地方,接待學生都會帶我們過去,所以不用擔心。
B. 見習:
我見習的科別是Radiology放射科,在高醫就是影像科。(選擇的科別是見習一個月)
以下簡述科上的行程:
1.
晨會:
每天早上8點都會有晨會,但有時候會臨時取消,晨會內容主要是case討論,case
著重在影像上的診斷,但是全部都是用德文,所以聽不懂可以問旁邊的住院醫師或是主治醫師們。通常晨會會在8:30~8:40結束,結束後就跟當天跟的住院醫師到他工作房間看片子。
2.
教學:
對於學生,完全沒有教學活動,有時候晨會會有演講或是paper reading,但是投影片或演講內容都是德文,所以這方面收穫可能不一定很多,但不懂依舊可以問其他醫師,他們會很樂意跟我解釋。
3.
上班時間:
醫師們的上班時間是早上8點到下午5點,中午大概30分鐘午餐時間,醫師會邀請我跟他們一起到餐廳用午餐。
4.
見習時工作:
在這裡的放射科分成一般的CT、X-ray、 MRI、angiography、Emergency、sonography、pediatrics、neurology,可以自己選擇要看什麼樣的case。
每天跟的醫師都不一樣,主要都是resident或是fellow,平常就是坐在醫師的旁邊跟他們一起看片子,有特殊finding時,醫師會用英文跟我講解,但大部分時間是要主動提問。在這邊學習都是靠自己,醫師們其實都不太主動teaching,可以自己要求要看什麼樣的檢查或是看哪類的片子學習。
上述的Emergency、sonography、pediatrics、neurology分別都在不同建築,如果想看的話,跟醫師知會及詢問一下地點就可以過去了。到不同的閱片室都要先跟當天負責的醫師打招呼及自我介紹。通常resident會先看片子打報告,每隔一段時間,會有一位supervisor進來跟他們討論resident不確定的影像診斷。Emergency會相對有趣,因為有CT-guide biopsy、sonography、angiography或是吞嚥檢查等可以看。在放射科,幾乎不會遇到他們的學生,因為一間閱片室通常就是一位學生,所以其他學生會在別間閱片室。
5.
整體心得:
整體來說,在這邊學習就是靠自己,要主動提問、主動要求想要學什麼,對他們那邊的醫師而言,教學不是他們主要的工作,學生想要虛度光陰或是主動學習他們都不會在意,因為我們只是過客。最主要就是自己要思考到國外交換的目的,若是想要學點東西,自己要積極提問,醫師們人都很好、英文也很好,溝通不太有問題,所以就儘管發問會比較有收穫。此外,強烈建議未來想到德國交換的學弟妹要多學點德文,雖然我交換前有學一些基礎德文,但是到當地還是聽不太懂,即使醫師們可以用英文跟我溝通,但是晨會、演講、影像報告還有平時醫師們討論都是用德文,如果聽不懂有時候會覺得有點痛苦。這邊的醫師工作負擔跟台灣比起來真的少很多,雖然他們的case不會很多,但是他們工作非常認真,對每case都會花很多時間看以及討論。
C.
見習以外:
1.
住宿:
住宿的部分,我是住在一位醫學生的公寓,離醫院不遠,平常走路就可以上班。她是醫學六年級的學生,個性非常像大姊姊,會告訴我很多科隆特別的地方,也會邀請我參加她跟她朋友們的活動,住宿的部分是科隆校方會負責,我們不用自己找。
2.
下班後活動:
在這邊見習完全是以臨床工作為主,醫師不會指派作業或報告,所以下班後時間完全可以安排自己的行程。有時候接待學生會邀請我到他們家裡吃飯聊天,或是到外面的bar喝酒聊天,能夠藉此跟德國當地的醫學生接觸,了解他們的文化及思維,我認為是這次交換最有收穫的事了。週末校方不會安排其他活動,可以自己選擇到其他城市旅行,但記得要事先安排。
V.
總結:
很感謝學校提供這樣的機會,讓我們有機會在外放的月份到其他國家見習。德國的醫師工作非常認真,這邊的醫療不像台灣,他們醫師的負責的case量不會很多,因此醫師會有比較多的時間分配到每一位病人,能夠花更多的時間討論病人情況,我認為這樣的學習方式比較好。此外,在德國學習,學生要非常主動,不像台灣見習,科上會安排很多課程很重視學生教學,這邊的學生完全是自主學習,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他們也比較重視思考的過程,不是單純把書上的東西硬記下來。我認為雖然我在放射科學習知識比較偏影像判讀,但最重要的是能夠學習他們的思維及學習態度,這對我未來面對醫學學習有無形的幫助。
醫學系M99 褚怡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