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采蓉 跨文化護理研討

研習期間:980620~980705
研習學生:護理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班 林采蓉
研習地點: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
研習類別:跨文化護理研討

維持兩星期的跨文化課程已圓滿落幕,從一開始滿懷期待到實地參訪,藉由協帶人員的解說及參觀,收穫良多,對於美國健康相關照護體系及護理理念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首先參觀是為行為治療醫院(Peachfort Behavioral System),在參訪前事先與協帶人員討論此醫院的護理體制及照護理念,並強調護理人員與病人之間的關係,不論是為實習生或是護理人員皆應遵守規定,界定範圍,而護理人員不著裝制服,以佩帶證件區合員工與病患,可增進與病患的互動關係,但同時也可能會使得混淆的情形出現,除此之外,為使得病患有效利用醫療資源,配制了一位監控病患住院情形,透過病歷了解病患病情是否尚需住院,病情許可即為安排轉介處,是為一大優點,將醫療資源不浪費運用,並讓病患早日出院,在家人的陪伴下是有助於病情的回穩。

在參觀兩間醫院,發現不管在公立醫院亦或是私人醫院,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即是貧窮病患就醫問題,站在人道立場,醫院是無法拒絕病患就醫,但若是皆接受這樣病患就醫卻繳交不起醫藥費,最後醫院往往需面臨自行吸收的問題,另一方面美國保險制度多為私人,不論是公司的或是個人保險,沒有保險的民眾當需使用醫療資源時,往往需付出相當大的金錢花費,對於貧窮民眾沒有保障可言;相對台灣,全民健康保險理念是為全民均等,人人皆有享有醫療資源的福利及權益,但常常會有一些不正確觀念出現,認為有健保即可以任意的使用,結果反而造成醫療資源的惡意浪費,因此,應提醒社會民眾醫療資源的正確應用方法,方使得資源運用得當。

美國是多種族的國家,包括西班牙人、非裔美人、黑人、拉丁美洲人等,在醫療健康照護體系下,身為照護病患第一線護理人員,對於文化差異的評估應具備高度的敏感性,內含語言與非語言的表現,美國醫護人員非常重視病患的隱私權,在沒有徵得病患同意的情況下,不會任意執行提供參訪的行為,是為顧及病患的感受,此尊重病患並考量可能會引起不舒適,值得學習及仿效,但也因為如此而無法看到護理人員及專科護理師如何發揮角色功能於臨床實務上,實屬可惜。

文化的差異即使在同一種族仍會顯示出差異性,在二星期的參訪美國健康照護模式下發現,國外護理人員於臨床實務上對於文化敏感性已漸提升,相對於國內之文化差異性尚未覺醒,仍以醫護人員的角度看待,似乎所有病患都一樣,然而,期中仍可見差異存在,此外,從文獻中發現,如何察覺病患文化差異首要是護理人員之自我文化意識覺醒,唯有真正了解自我文化,方能執行文化評估,以提供個別性護理措施,趨向達成病人為中心的目標。

最後建議課程內容設計可再做修整,如增加於臨床護理人員的互動,非僅領導人員做解釋、分科見習可增加學生專科領域知識的增長,出國參訪確實對於自我護理的眼界及視野有助擴展,對於國際觀的培養及體驗文化差異助益效果大,建議未來持續舉辦類似課程,以增進護理人員拓展文化觀。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牙醫五 游智傑

醫學系 林默涵-科隆大學交換實習

醫學系七年級李旻珊出國研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