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博二年級徐少慧出國研習心得分享

研習時間:2012/11/19~2012/11/23

研習地點:美國  紐約

活動名稱:全球華人心理與健康國際學術會議暨國際華人醫學家心理學家聯合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

研習類別:國際會議發表論文-oral

. 參加會議經過:
國際華人醫學家心理學家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al Specialists & PsychologistsIACMSP) 1997年在美國紐約籌建成立,1998年經美國紐約州政府批准註冊為非營利性社會團體。由於其學術研究和社會服務的成績卓著,已被美國聯邦政府財政部批准為永久性免稅機構,為美國學術團體的最高品質:501C3榮譽。會員含醫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法學家、管理學家等,會員遍及30個國家和地區。其宗旨為團結世界各國華人華裔醫學、心理學和其他相關專業專家學者,促進中華醫學、心理學和相關學科在世界各國的發展。該聯合會於每年定期舉辦相關學術研討,此次會議在20121019日至23日於美國紐約皇后區喜來登飯店舉行。
1019日與眾學者及與會者交談得知,從高醫來的4位護理博士生,是唯一來自護理領域的報告者,其他心理學家、心理醫師、教育學者、輔導諮詢專家、社會工作等來自美國各地、中國大陸各省及台灣各地醫學院及醫療機構的教授。
1020日的大會會議安排相關心理輔導領域的專家演講:來自美國Columbia University Teachers College臨床心理學教授Judy Kuriansky 為我們分享的主題–「Helping Children Recovery from Natural Disaster: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from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in the Field in China, Sri Lanka, Haiti and Japan」, Judy博士不僅是心理學教授,也致力於臨床心理輔導,擔任 UN Dignitary and Certified Sex Therapist。多年來致力於國際間重大災害之後災民的心理復健,以及兒童如何在自然災害中康復的人道救援工作與研究。演講中,分享她在世界各地 (海地、斯里蘭卡、 日本、中國大陸)的重大天然災害後,與當地學者、老師或實務工作者,利用諮商、帶領活動來療癒受災學生,說明如何讓當地受災戶的小孩表達情緒與促進心靈的療癒,其中使用的療癒方式有很多,如音樂、繪畫、團康、跨國際的愛心傳遞;亦展示如何實際教導當地的老師們進行諮商與療癒的簡單活動,讓老師與學生彼此的互動更密切與更有意義。另一位是IACMSP副主席,來自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的晏涵文教授,也是美國田納西大學教育博士,曾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進修博士後研究,本會以“台灣學校性教育回顧與前瞻” 主題向與會學者介紹臺灣學校性教育的發展,並運用「科學研究」和「系統教學」的相關資料說明推動性教育的重要性,以達成具實質意義的兩性平等。晏教授對於我們來自高醫護理系四位同學印象深刻,全程參與我們的口頭發表,針對我們發表的研究議題與內容給予相當的支持及鼓勵。
這次的會議論文議題有Clinic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PsychologyEducati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PsychologyDevelopment Psychology and Health PsychologyNursing and Psychology Health Care in Out-patient and Community Psychosomatic Medicine and Behavioral Medicine Reproductive Medicine and Sexual Medicine Sexual Health and Sexuality Education Public Health and Health Education。印象深刻的有很多,在此分享一位Dr.Junzhe Xu MD來自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她以AcknowledgeIntroduceDurationExplanationThank You,AIDET五個步驟與原則為主題,說明醫務人員與病人及家屬之間的治療性溝通,是一場很有趣且具實務幫助的經驗分享。
1021日,我的論文口頭以台灣母乳哺餵的現況及其背後主流社會對現代職業婦女的偽平等提出分析與見解,在座有很多學術地位崇高的女性學者與專家,對此議題也頗有同感。與會還有許多來自大陸的學者,看他們的反應,似乎大陸對哺乳或吃嬰兒配方奶的議題沒有很大的反應,因為我是最後一天且是最後一場報告,受時間的限制以致於沒有私底下詢問過大陸婦女的哺乳情形,但是能確定的事,職業婦女要兼顧家庭與家庭的情形是一樣的。期待下次有機會能多與大陸學者討論此議題,提昇對自我研究的探討深度。大會於21日閉幕,結束了三天的研習會,並預告了明年將擴大在中國雲南省舉行,會後與其他學者彼此道別並交換名片,期許明年再見。會議結束之後,安排了兩天的紐約市區觀光,走在紐約街頭與乘坐地鐵時,我真的感受到多元文化與種族融合的不同氣氛,同在一個環境下,各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造就紐約大蘋果的特色。讓身為護理人的我們,體會到認識文化差異於護理的重要性。


.與會心得:
1. 參與國際性會議增廣我的見識,聽取來自各國家的學術發展概況,讓我在未來的研究與學術發展有更廣的議題與文化探究興趣。
2. 與會者有不同的學經歷背景,論文發表的議題也很多元,讓我體會到,多與不同領域的人士交流對自己學術與學識的提昇是重要的。單一學術領域閉門造車,是無法應付全人照護的需及品質的提昇。
3. 比較其他國家學者的研究內容與英語表達能力,台灣學生的實力並不遜色。但是學習語文最重要的還是環境,可以看到旅居國外的華人,說英語的口音與用詞及流暢度都比我們好。可見英文表達的養成需要環境營造,才能事半功倍。
4. 高醫護理系院長、教授、行政人員,以及國際事務處的經辦人員,對於我們此行在學術及行政流程方面的協助,都讓我們倍感支持,讓我們體會到身為高醫博士生的幸福。

.建議
1. 提供學校制式化名片,讓出外發表與交流的博士生利用名片與各國學者交流,增加外人對高雄醫學大學與護理系的印象,提昇我們在國際學術界中的曝光率。
2. 政府或學校能每年編列足夠的補助經費(不要間斷),鼓勵研究生多多參與國際會議論文發表,對提昇博士生的國際視野及獨當一面的自信心建立有很大的助力。

四、照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醫學系七年級李旻珊出國研習心得

醫學系 林默涵-科隆大學交換實習

醫學二李嫣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