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博二年級吳美惠出國研習心得分享

研習時間:2012/10/19~2012/10/23
研習地點:美國 紐約
活動名稱:全球華人心理與健康國際學術會議
研習類別:國際會議(發表論文-Poster)


一. 參加會議經過:

本次會議為第四屆全球華人心理與健康國際學術會,IACMSP 是1998 年1 月經美國紐約州政府批准註冊為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會議自101 年11月19 日到22 日在紐約皇后區喜來登飯店舉行。我與班上三位同學一行共四人一起於10 月18 日出發,在東京轉機(見圖一),於美東時間下午三點到達紐約JFK 機場,休息一晚之後,10 月19日到紐約皇后區喜來登飯店報到與註冊。到會場之後發現與會者來自中國、加拿大、台灣與美國當地的學者。10 月20 日當天來自加拿大的學者Judy Kuriansky 報告與分享她在世界各地(海地、斯里蘭卡、日本、中國大陸),在重大天然災害後,如何與當地學者或實務工作者,利用諮商與活動帶領,讓當地受災戶的小孩如何表達情緒與促進心靈的療癒。此部份讓我收穫良多,台灣地小,只要有天災,常會造成一些傷害,災後重建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如何利用活動來取代語言,做災後諮商與心靈重建,是很受用,尤其是我們的文化常是語言關懷少於行動,利用活動來執行災後心靈重建是很適合我們的文化。台灣的晏涵文教授則是報告了台灣學校性教育回顧與前瞻,之前,已經耳聞晏教授是台灣提倡性教育的專家,聽完之後,才整個了解晏教授的學術歷程與台灣目前性教育執行到哪個階段。會後則與這兩位學者以及班上同學一起合影留念(圖二)。我的口頭發表,是被大會安排在10 月21 日早上,第二位(圖三到六),心情實在非常忐忑與緊張,還好平安度過。圖七則是利用空檔與大會議程表拍照留念。大會於21 日閉幕結束,並預告了明年將擴大在中國的雲南舉行,會後與其他學者彼此道別並交換名片,結束了這三天的研習會。剩下的兩天空檔時間,則是與同學們搭地鐵到市區做短暫的體驗與旅遊,體驗到紐約地鐵文化與特色,唯一很不習慣的是紐約市區行人來來往往,個個走路都非常匆忙與快速,好幾次我或是同學都與路人擦撞,險跌倒,終於可以體會以前在看美國影集或電影時,為何把紐約這個城市形容成龍蛇雜處,城市野獸的感覺。

二.與會心得:

此次參加國際研討會有很多的經驗與收穫。
1. 第一次參與國際性會議的口頭報告,行前的一個月心情已經開始很焦慮與緊張,擔心自己語言會是一個很大的障礙,雖說聽取同學的口報經驗,也透過不斷的練習,但是還是很忐忑不安,還好是平安度過,也體驗到所謂發問與回答的技巧,這樣的經驗有利於日後的報告與學習。
2. 第一次搭這麼久的飛機,第一次遇到行李丟掉,第一次體會時差的不適,第一次體會在紐約街頭行走時的擁擠與壓迫,如此多的經驗,讓自己發現有新的潛力與一些限制,這樣的收穫,在面對之後的博士班求學生涯,會知道該如何去面對與適應。

三.建議:
1. 此行花費將近7-8 萬,不知道學校會補助多少? 希望,學校可以有更充裕的預算,補助碩博生參加研討會出席國際會議的費用,讓研究生們會更樂於參與。
2. 很感謝國際研討處的Debbie,從一開始的文件申請到會後的一些注意事項,她都很有耐心的通知與協助,還關心我們有無被珊迪颶風給影響到安全與行程,真的很感激。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牙醫五 游智傑

醫學系 林默涵-科隆大學交換實習

醫學系七年級李旻珊出國研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