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所一年級李美岱美國醫院管理實務專討心得

研習時間:2011/03/11~2011/03/25

研習地點:美國維吉尼亞州立大學

活動名稱:美國醫院管理實務專討

研習類別:姐妹校交換



參訪課程由VCU的Dr. Luke向我們介紹美國的發展與文化為開端,並說明美國醫療體系的發展背景、演變過程,以及比較美國與台灣醫療體系的不同。

Dr. Luke接著以美國廣大的地理區向我們解釋,為何美國醫療以地理區為主各自發展周邊的醫療體系,每個體系內從家醫科、專科醫院以及醫學中心,藉著嚴謹的轉診制度依病患的醫療需求,讓病患在適當的機構內接受治療,以減少資源的浪費;但是美國的醫療費用相當高,不像台灣有健保給付,人民使用醫療費用的負擔相對的高,所以並非人人能夠使用到合理的醫療資源。其他的授課者,包括Dr. Watts、Dr. Wan、Dr. Shasky等人,介紹到美國健康照護體系之策略、改革以及資訊科技發展增進醫療照護服務的使用等議題,雖然無法學習完整的架構,但對美國的醫療體系有更多的認識。

將課堂上所學到與醫務管理相關的「專業知識」結合「實務」的經驗,我認為是在本次課程中學習到最多的部分,因為在VCU課堂上能聽懂的部分並不算太多,因為對美國醫療體系不是相當了解,而語言的能力也還不足,但是「醫院參觀」的部分不僅能與台灣的醫院現況相比較,還能藉由分組參觀的時間,從在職的大哥大姐們熱烈的討論過程中,更加了解美國醫院在各方面與台灣醫院的差異,包括軟硬體的部分,像是人員訓練、病房與建築設。

另外行政管理的部分也會因為醫療體系的不同,而有極大的差異,例如美國的私人保險,使他們比台灣的醫療機構更注重服務的品質,相對的服務費用也較台灣高出許多。讓我最開心的是能夠到只在課本中談論的醫療體系所產生的實體醫療機構,對我而言理論已經不再只是理論,就像是從參訪中去得知醫療機構的投入、過程與產出的實際情況。

關於課程安排方面,我們從美國發展、文化,到醫療機構的經營策略與行政管理都有涉獵到一些,但因為時間緊迫導致我們沒有辦法在同一個議題上花費太多時間來討論,所以某些討論能有結論,某些則無法。在這當中我對李維哲醫師的印象較深刻,因為他對於整個團體的責任感以及身為班代必須領導大家等都相當盡責,像是在VCU上課時他常常當發問的第一個人,激勵其他團員能夠跟進;到旅遊地區時他也會時常注意是否有任何問題。其實大家都相當謹慎小心,也能夠不以己利為重,這次和大哥大姐們一起到美國的參訪之旅是個難忘的經驗,與大家一起相處的日子、上課的時光以及購物旅遊的經驗都相當珍貴。
美國與台灣的差異,讓我明顯感受到兩者因在地理與文化上的不同,待在美國的兩個禮拜,我了解到甚麼叫做「大」,他們所開的車子大、馬路也大、住在郊區的房子坪數大、而腳下踩的土地幅員廣大,就連吃的份量都是我們的兩倍大。與台灣地狹人稠的情形時在相去甚遠,只有紐約市與曼哈頓有著大台北地區一般的高樓與繁榮景象,甚至遠超過台北地區,因為這些地方有著世界數一數二的金融交易區---華爾街,但這也造成美國都市與郊區在繁榮程度上的差異。

從我們踏上美國國土所吃的第一餐開始,「鹹」這個字便成為我們品嘗食物後的第一反應,而且不論是中國餐廳、中式自助餐、美式自助餐、海鮮餐廳,甚至是美式餐廳,所有的菜色都是以「鹹」與「重口味」來形容。從來沒有在電視上得知美式食物竟然跟台灣的相差這麼多,而且是難吃的多,比起美國的食物,我現在認為台灣的食物真的多變化,而且口味也平近易人許多;另外價錢也便宜許多,怪不得留學生都會自備大同電鍋,可以自己料理食物。其中的小插曲,是因為我們不太熟悉關於美國小費的使用「方式」與「時機」,所以造成一些因為文化差異上所產生的誤解。希望可以從這次美國行的種種經驗與錯誤中學習到美國文化,在下次的行程中可以玩的更盡興。

很開心最後有決定與大家一起到美國,不僅是旅遊的部分,在VCU的「學習」也是相當重要的經驗,希望可以將在美國所體驗到的學習方式與內容應用在醫管領域的研究中。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牙醫五 游智傑

醫學系 林默涵-科隆大學交換實習

醫學系七年級李旻珊出國研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