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系四年級許亦濡出國研習心得
課程時間:2011/07/03~2011/08/03
課程地點:The Univer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
活動名稱:接軌國際-深耕護理
研習類別:學海築夢
1.緣起
對於美國與台灣的護理環境差異時有所聞,希望透過這趟旅程親眼看到這樣的差異,也希望透過這躺旅程感受美國的文化。
2.實習機構簡介
①The Methodist Hospital
The Methodist Hospital System是由一個領先的學術醫療中心在德州醫學中心和四個社區醫院組成,服務範圍涵蓋大休斯頓地區。於2010被U.S.News & World Report’s 在 “America’s Best Hospitals” 評選中,於16項領域裡有13項領域被視為全美Top 50 Best Hospital,為德州內獲選領域最多的醫院,此一成果在美國境內只有少數幾家醫院可以達到。The Methodist Hospital System獲選領域如下:眼科 #12,耳鼻喉科 #17,泌尿病學科 #18,腸胃病學科 #20,老人病學科 #20,腎臟病學科 #24,神經及神經外科 #25,整形外科 #26,胸腔科 #27,婦科病學科 #36,心臟及心臟外科 #42,糖尿病與內分泌科 #44,癌症 #45。此外,The Methodist Hospital System在急重症照護排名美國全國5%,腦中風照護排名美國全國10%。
②Memorial Hermann Healthcare System
Memorial Hermann-TMC
Memorial Hermann-TMC有名的是心血管、癌症、神經科學、運動醫學和骨科,特別是手術和器官移植,並且有提供空中救護(Life Flight)的服務。下列為幾個里程碑,在1946年,Memorial Hermann-TMC是第一間在德州執行心導管手術的醫院。在1976年,Memorial Hermann-TMC是在德州第一間(全美國第二間)開始實行空中救護計畫的醫院,也保留了休士頓唯一一個以醫院為基礎的空中救護服務。在1985年,Memorial Hermann-TMC在末期肝臟疾病的治療開闢出一片新天地‒在休士頓第一間做肝臟移植手術的醫院。在1988年,醫院開設了在休士頓第一個中風中心和世界上第一個腦中風專門計畫。在2005年,Memorial Hermann-TMC是世界上第一間執行機械式主動脈修補術的醫院。在2006年,Memorial Hermann-TMC執行了在休士頓第一,也是全美第四的四項器官移植手術。
3.國外實習企業或機構之學習
我們在這裡參與了學校課程以及醫院臨床見習。學校課程有學科的課程、健康評估的課程、急救的課程。學校的課程與我們的並無太大的差異,只是理所當然的是英文授課,這對我們來說有些困難,而且需要花費更多精神力,因為一不小心恍神會非常難再融入課程,好在大部分的人隨著時間的累積對於課程的適應度都有了不錯的進步。健康評估課程的內容跟我們也沒有很大差異,但是授課的方式很不一樣,雖然也會由老師跟同學在台上示教一次,但是到了示範教室,兩位學生在一個模擬的病人單位,她們會自己先預習書本,到了教室再一對一練習,有問題再詢問護理老師和志願醫師。在台灣,我們都有接受過基本急救課程,而這次在美國是上進階急救的課程,首先是先由影片作介紹及流程導覽,中間偶爾老師會做解釋,看完影片之後實際演練,演練完就直接考試,跟著這樣的流程我們也學習到了很多,並不如想像中困難,有時美國的同學們也會幫助我們,真的很感謝她們!再來就是醫院實習的部分,我們都是一位台灣護生跟著一位美國RN,有時RN還會另外帶一名美國護生,第一次去實習非常的緊張,因為我們是兩個台灣護生是跟著兩位美國護生一起在病房內做環境認識,美國護生必須自己拿著表單在病房裡尋找設備和物品,我們跟著她們剛開始真的很緊張,因為對自己的英文對話能力不是很有信心,但是經過一些討論和對話後,我們與她們溝通越來越順利了,最後也順利地尋找完表單上的東西,這對於整個實習課程而言,這是一個很不錯的開始!後來還到了外科病房、復健病房、內科加護病房、兒科病房、心導管室、PICC這幾個地方。在病房跟著RN感覺跟在台灣跟著學姐們差不多,只是不能動手執行護理技術,但是一些物品還是可以幫忙拿,她們是不會將護理車推進病房的,所以忘記東西是必須到走廊上的護理車拿。對於許多病人願意跟我談話,我感到非常榮幸!原以為對於東方臉孔的我,他們會感到排斥,但是實際上病人都會跟我聊上幾句,由其是復健病房的病人都非常願意跟我談話,還有病人告訴我,如果我有任何問題,我可以隨時進病房問他,真的是充滿感激呀!美國病房常常會有家人帶著小孩來探訪,這點跟台灣的確比較不同,美國人也不會特別讓小孩戴口罩,原以為護理人員不戴口罩就已經跟我們有很大的不同了,沒想到連探病的孩子們也不帶呢。來探病的孩子中有一個小女孩兒讓我印象深刻,她抓著我的衣角問我的名字,我回答她並且也詢問她的名字,然後我就誇讚她很可愛又漂亮,她就害羞地跑去抓著媽媽,她和她媽媽看起來都很開心,我想微笑和讚美的話都是世界共通語吧!在病房裡,還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美國的設備,特別是護理人員使用的工具,幾乎每一樣都有替護理人員著想,避免護理人員受到傷害,真的讓我覺得有些感慨,希望台灣以後也能更進步。在兒科病房的那一天,因為是跟著護生而不是跟著RN,所以只進了病房一下下,美國護生那天忙著在下班前完成個案評估的紙本作業,也不好意思打擾她,但是有稍微跟她聊聊護生生活,其實跟我們也相差不遠呀!互相小小吐露一下苦水也頗有趣。在台灣我從來沒進過加護病房,才剛踏入加護病房沒多久,我的RN學姐就叫我快去某間病房,因為有人要CPR,其他兩位同學也分別被自己的RN學姐帶到這間病房,我們在外面心驚膽跳地看著裡面急救,途中有位RN要出來拿東西,還問我們:"你們有享受嗎?",我們有點傻住,什麼都沒說,只是睜大眼點頭,好在經過一連串急救,病人的生命徵象終於趨向穩定正常,我們各自回到RN學姐的身邊。我的學姐這天只負責照顧一位病人,因為病人需要接觸性隔離,所以我就跟著學姐一步一步穿上整套的衣服,然後再進到病房完成所有常規治療,從病房出來之後,學姐把記錄完成,就跟我說早上沒事情了,所以就問我要不要休息一下,我答應了,並且看到旁邊的同學也閒置,所以詢問我們兩個是否能一起去take a break,學姐爽快地答應了,並且帶著我們兩個到一間裡面充滿零食的房間,要我們拿好食物之後到休息室休息,如果有事情她會叫我們。我們當然不好意思休息太久,休息了一會就自己從休息室出來,再分別跟著學姐完成其他治療,我想,加護病房真的是個很刺激的地方,病人狀況不好就像一早到病房看到的急救場景,護理人員會非常忙碌,但是如果病人沒有任何狀況,就會像我的學姐這天一樣,可以很仔細地幫病人執行所有的常規治療,做完之後還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呢!我還到了心導管室,今天也是一個人在這個單位,跟在病房的時候有很不一樣的緊張感,很擔心自己完全聽不懂,還好後來發現裡面的人員都很願意慢慢地跟我解釋,如果我表示不理解,他們也會想辦法用更簡單的說法讓我了解,真的是很感謝他們!當天我還穿了很重的鉛衣進到裡面,這跟隔著玻璃觀看是不一樣的感覺,但是其實內容都差不多,不論裡面還是外面都一樣有很多螢幕可以了解病人狀況,就是感受上的不同而已!心導管室也會有來自機器設備公司的工程師們,他們在執行的過程中會負責一些設備的監測及操作,對於美國對專業分工的精細度我又再度驚訝了。我自己的最後一個實習單位是PICC team,這個團隊主要負責PICC的留置,這天我們是三個人在這個單位,一開始RN學姐像我們簡略地敘述PICC的留置法,因為需要用到一台特別的超音波機器以尋找較深的血管,所以她把它推來給我們看,還讓我們互相找彼此的動脈和靜脈,沒有想像中容易,由其是對於博動較微弱的動脈,的確很有可能被誤認為靜脈,這樣會有危險性存在。簡介完後,我們就跟著RN學姐到病人單位看了一次PICC的留置法,第一次看到過程,覺得這真是很棒的學習!下午回到單位,剛好遇到op site的廠商,原來是有更新的產品出來了,廠商跟學姐在仔細地討論,我們跟旁邊的一位NP也相談甚歡,他告訴我們,即便只是貼在皮膚上,也不能馬上用在病人身上,護理人員必須經過新的黏貼方式的訓練,而且也必須在病人同意的情況下才能使用,真是一個很不錯的新知識呀!PICC的實習結束,也宣告在美國的所有實習也結束了。
4.國外實習生活之體驗
除了實習和上課之外,假日我們幾乎都會安排行程。我們到了許多逛街的地點,像是Downtown附近的商圈、Rice大學附近的商圈、全美第四大的Mall-Galleria,在這些地方都買了不少東西。我們還到了自然博物館和NASA,裡面有許讓讓人覺得新奇的物品和設施。因為Erica老師的幫忙,我們還到了一個海灣旁的小樂園,走在這裡的街道,深深地感受的異國的風情。另外,Erica老師一家還帶我們到海邊抓螃蟹,這是第一次抓螃蟹,感覺很有趣,等了好久我終於抓到螃蟹了,真開心呢!在美國,就我而言,印象最深刻的生活體驗,可能也是最平常的生活體驗是到超市購買食材,為了節省開銷,所以不會常常外食,除了早餐是由旅館提供外,其他餐幾乎每天都由我們自己料理,所以每隔幾天就要購買食材,慢慢的,我們都越來越有婆婆媽媽的買菜專業,從原本只是做種類選擇,到後來會仔細計算每樣食材的單一重量的價格,短短一個月變化真的頗大,有越來越精明的感覺!當然,還是歸功於我們的韋婷老師,她真的是位生活達人,我們因此受惠不少。
5.感想與建議
這次的旅程有許多不同的體驗,在這一個月裡,每一秒都是新的體驗、新的學習,起初覺得太多事情需要學習,有點疲憊感,但是漸漸地適應這樣的步調,覺得每一秒都好新鮮、好有趣,學習逐漸地變得有效率。這次能在如此開心的環境下學習,主要是歸功於帶領我們的老師-韋婷老師,以及其它當地的朋友和老師,如果沒有他們,我想對於美國生活的適應期將不會這麼短,一定會去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適應,由衷感謝呀!
課程地點:The Univer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
活動名稱:接軌國際-深耕護理
研習類別:學海築夢
1.緣起
對於美國與台灣的護理環境差異時有所聞,希望透過這趟旅程親眼看到這樣的差異,也希望透過這躺旅程感受美國的文化。
2.實習機構簡介
①The Methodist Hospital
The Methodist Hospital System是由一個領先的學術醫療中心在德州醫學中心和四個社區醫院組成,服務範圍涵蓋大休斯頓地區。於2010被U.S.News & World Report’s 在 “America’s Best Hospitals” 評選中,於16項領域裡有13項領域被視為全美Top 50 Best Hospital,為德州內獲選領域最多的醫院,此一成果在美國境內只有少數幾家醫院可以達到。The Methodist Hospital System獲選領域如下:眼科 #12,耳鼻喉科 #17,泌尿病學科 #18,腸胃病學科 #20,老人病學科 #20,腎臟病學科 #24,神經及神經外科 #25,整形外科 #26,胸腔科 #27,婦科病學科 #36,心臟及心臟外科 #42,糖尿病與內分泌科 #44,癌症 #45。此外,The Methodist Hospital System在急重症照護排名美國全國5%,腦中風照護排名美國全國10%。
②Memorial Hermann Healthcare System
Memorial Hermann-TMC
Memorial Hermann-TMC有名的是心血管、癌症、神經科學、運動醫學和骨科,特別是手術和器官移植,並且有提供空中救護(Life Flight)的服務。下列為幾個里程碑,在1946年,Memorial Hermann-TMC是第一間在德州執行心導管手術的醫院。在1976年,Memorial Hermann-TMC是在德州第一間(全美國第二間)開始實行空中救護計畫的醫院,也保留了休士頓唯一一個以醫院為基礎的空中救護服務。在1985年,Memorial Hermann-TMC在末期肝臟疾病的治療開闢出一片新天地‒在休士頓第一間做肝臟移植手術的醫院。在1988年,醫院開設了在休士頓第一個中風中心和世界上第一個腦中風專門計畫。在2005年,Memorial Hermann-TMC是世界上第一間執行機械式主動脈修補術的醫院。在2006年,Memorial Hermann-TMC執行了在休士頓第一,也是全美第四的四項器官移植手術。
3.國外實習企業或機構之學習
我們在這裡參與了學校課程以及醫院臨床見習。學校課程有學科的課程、健康評估的課程、急救的課程。學校的課程與我們的並無太大的差異,只是理所當然的是英文授課,這對我們來說有些困難,而且需要花費更多精神力,因為一不小心恍神會非常難再融入課程,好在大部分的人隨著時間的累積對於課程的適應度都有了不錯的進步。健康評估課程的內容跟我們也沒有很大差異,但是授課的方式很不一樣,雖然也會由老師跟同學在台上示教一次,但是到了示範教室,兩位學生在一個模擬的病人單位,她們會自己先預習書本,到了教室再一對一練習,有問題再詢問護理老師和志願醫師。在台灣,我們都有接受過基本急救課程,而這次在美國是上進階急救的課程,首先是先由影片作介紹及流程導覽,中間偶爾老師會做解釋,看完影片之後實際演練,演練完就直接考試,跟著這樣的流程我們也學習到了很多,並不如想像中困難,有時美國的同學們也會幫助我們,真的很感謝她們!再來就是醫院實習的部分,我們都是一位台灣護生跟著一位美國RN,有時RN還會另外帶一名美國護生,第一次去實習非常的緊張,因為我們是兩個台灣護生是跟著兩位美國護生一起在病房內做環境認識,美國護生必須自己拿著表單在病房裡尋找設備和物品,我們跟著她們剛開始真的很緊張,因為對自己的英文對話能力不是很有信心,但是經過一些討論和對話後,我們與她們溝通越來越順利了,最後也順利地尋找完表單上的東西,這對於整個實習課程而言,這是一個很不錯的開始!後來還到了外科病房、復健病房、內科加護病房、兒科病房、心導管室、PICC這幾個地方。在病房跟著RN感覺跟在台灣跟著學姐們差不多,只是不能動手執行護理技術,但是一些物品還是可以幫忙拿,她們是不會將護理車推進病房的,所以忘記東西是必須到走廊上的護理車拿。對於許多病人願意跟我談話,我感到非常榮幸!原以為對於東方臉孔的我,他們會感到排斥,但是實際上病人都會跟我聊上幾句,由其是復健病房的病人都非常願意跟我談話,還有病人告訴我,如果我有任何問題,我可以隨時進病房問他,真的是充滿感激呀!美國病房常常會有家人帶著小孩來探訪,這點跟台灣的確比較不同,美國人也不會特別讓小孩戴口罩,原以為護理人員不戴口罩就已經跟我們有很大的不同了,沒想到連探病的孩子們也不帶呢。來探病的孩子中有一個小女孩兒讓我印象深刻,她抓著我的衣角問我的名字,我回答她並且也詢問她的名字,然後我就誇讚她很可愛又漂亮,她就害羞地跑去抓著媽媽,她和她媽媽看起來都很開心,我想微笑和讚美的話都是世界共通語吧!在病房裡,還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美國的設備,特別是護理人員使用的工具,幾乎每一樣都有替護理人員著想,避免護理人員受到傷害,真的讓我覺得有些感慨,希望台灣以後也能更進步。在兒科病房的那一天,因為是跟著護生而不是跟著RN,所以只進了病房一下下,美國護生那天忙著在下班前完成個案評估的紙本作業,也不好意思打擾她,但是有稍微跟她聊聊護生生活,其實跟我們也相差不遠呀!互相小小吐露一下苦水也頗有趣。在台灣我從來沒進過加護病房,才剛踏入加護病房沒多久,我的RN學姐就叫我快去某間病房,因為有人要CPR,其他兩位同學也分別被自己的RN學姐帶到這間病房,我們在外面心驚膽跳地看著裡面急救,途中有位RN要出來拿東西,還問我們:"你們有享受嗎?",我們有點傻住,什麼都沒說,只是睜大眼點頭,好在經過一連串急救,病人的生命徵象終於趨向穩定正常,我們各自回到RN學姐的身邊。我的學姐這天只負責照顧一位病人,因為病人需要接觸性隔離,所以我就跟著學姐一步一步穿上整套的衣服,然後再進到病房完成所有常規治療,從病房出來之後,學姐把記錄完成,就跟我說早上沒事情了,所以就問我要不要休息一下,我答應了,並且看到旁邊的同學也閒置,所以詢問我們兩個是否能一起去take a break,學姐爽快地答應了,並且帶著我們兩個到一間裡面充滿零食的房間,要我們拿好食物之後到休息室休息,如果有事情她會叫我們。我們當然不好意思休息太久,休息了一會就自己從休息室出來,再分別跟著學姐完成其他治療,我想,加護病房真的是個很刺激的地方,病人狀況不好就像一早到病房看到的急救場景,護理人員會非常忙碌,但是如果病人沒有任何狀況,就會像我的學姐這天一樣,可以很仔細地幫病人執行所有的常規治療,做完之後還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呢!我還到了心導管室,今天也是一個人在這個單位,跟在病房的時候有很不一樣的緊張感,很擔心自己完全聽不懂,還好後來發現裡面的人員都很願意慢慢地跟我解釋,如果我表示不理解,他們也會想辦法用更簡單的說法讓我了解,真的是很感謝他們!當天我還穿了很重的鉛衣進到裡面,這跟隔著玻璃觀看是不一樣的感覺,但是其實內容都差不多,不論裡面還是外面都一樣有很多螢幕可以了解病人狀況,就是感受上的不同而已!心導管室也會有來自機器設備公司的工程師們,他們在執行的過程中會負責一些設備的監測及操作,對於美國對專業分工的精細度我又再度驚訝了。我自己的最後一個實習單位是PICC team,這個團隊主要負責PICC的留置,這天我們是三個人在這個單位,一開始RN學姐像我們簡略地敘述PICC的留置法,因為需要用到一台特別的超音波機器以尋找較深的血管,所以她把它推來給我們看,還讓我們互相找彼此的動脈和靜脈,沒有想像中容易,由其是對於博動較微弱的動脈,的確很有可能被誤認為靜脈,這樣會有危險性存在。簡介完後,我們就跟著RN學姐到病人單位看了一次PICC的留置法,第一次看到過程,覺得這真是很棒的學習!下午回到單位,剛好遇到op site的廠商,原來是有更新的產品出來了,廠商跟學姐在仔細地討論,我們跟旁邊的一位NP也相談甚歡,他告訴我們,即便只是貼在皮膚上,也不能馬上用在病人身上,護理人員必須經過新的黏貼方式的訓練,而且也必須在病人同意的情況下才能使用,真是一個很不錯的新知識呀!PICC的實習結束,也宣告在美國的所有實習也結束了。
4.國外實習生活之體驗
除了實習和上課之外,假日我們幾乎都會安排行程。我們到了許多逛街的地點,像是Downtown附近的商圈、Rice大學附近的商圈、全美第四大的Mall-Galleria,在這些地方都買了不少東西。我們還到了自然博物館和NASA,裡面有許讓讓人覺得新奇的物品和設施。因為Erica老師的幫忙,我們還到了一個海灣旁的小樂園,走在這裡的街道,深深地感受的異國的風情。另外,Erica老師一家還帶我們到海邊抓螃蟹,這是第一次抓螃蟹,感覺很有趣,等了好久我終於抓到螃蟹了,真開心呢!在美國,就我而言,印象最深刻的生活體驗,可能也是最平常的生活體驗是到超市購買食材,為了節省開銷,所以不會常常外食,除了早餐是由旅館提供外,其他餐幾乎每天都由我們自己料理,所以每隔幾天就要購買食材,慢慢的,我們都越來越有婆婆媽媽的買菜專業,從原本只是做種類選擇,到後來會仔細計算每樣食材的單一重量的價格,短短一個月變化真的頗大,有越來越精明的感覺!當然,還是歸功於我們的韋婷老師,她真的是位生活達人,我們因此受惠不少。
5.感想與建議
這次的旅程有許多不同的體驗,在這一個月裡,每一秒都是新的體驗、新的學習,起初覺得太多事情需要學習,有點疲憊感,但是漸漸地適應這樣的步調,覺得每一秒都好新鮮、好有趣,學習逐漸地變得有效率。這次能在如此開心的環境下學習,主要是歸功於帶領我們的老師-韋婷老師,以及其它當地的朋友和老師,如果沒有他們,我想對於美國生活的適應期將不會這麼短,一定會去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適應,由衷感謝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