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系二年級楊士頤出國研習心得分享


研習時間:2012/ 07/31~2012/08/18

研習地點:埃及 Hurghada

活動名稱:IPSF世界藥學生年會

研習類別:學生聯盟組織會議


  這是我第一次參與國際型的研討會,IPSF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Students’ Federation)舉辦了這個會議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各國藥學生間的交流,藉此以他國為借鏡或榜樣,使自己國家甚至是全世界的藥學相關領域能有所提升,透過課堂或研討會,甚至是與其他國家的學生交談發現臺灣有些特點讓外國人很欣賞,但我覺得臺灣的藥學其實還有很多面向可以持續努力。
  這個會議有分為幾個節目,分為General Assembly (會員大會)Workshop(工作坊)Campaign(比賽)Symposium(研討會)等等。

  GA(會員大會)最讓我印象深刻,其主要的目地為由所有會員國的代表們負責決定提出的動議、檢視IPSF這一年來所做的成效、選出下一屆IPSF的委員會幹部等等,在會員大會中,我看見每個幹部準備好自己的簡報,輪番上陣報告這一年來自己所做的事務,報告完後由各國代表舉手質問未表明清楚的地方,有的代表甚至會直接批評幹部的成果,最後還會請報告的幹部先離開現場,由所有代表舉綠卡或紅卡來表示對這位幹部成效的看法,如果有過半代表不認同則會請該幹部直接離開現場,其職位直接由新任幹部接手,說真的還蠻殘酷的,看的出來每個幹部上台報告時都有點緊張,現場氣氛一直很凝重,但我覺得這個由各國代表所組成的制衡力量是必要的,藉此讓各位幹部在做事情或做報告時,能自知他們是背負著許多人的期待,希望幹部能認真做事並達到甚至超越代表們訂定的目標,我自己是藥學系學會的組長,從IPSF再比較看看高醫的藥學系學會甚至臺灣的藥學生聯盟(PSA),似乎IPSF更有組織性與整合性,每件動議或事務都有大家共同訂定且很詳細的規定或流程為依據,每件事情都有許多代表提供意見與參考方向,相對來說,臺灣的藥學組織可能並沒有那麼確實,IPSF以【法】為依據,而我們以【人】為依歸,對我們而言訂定的規則似乎也沒那麼重要,因為我們少了一個可以制衡幹部們甚至提供良好意見的參謀部門,一切都是以幹部們為主,方便他們做事,但我覺得應該設置一個部門或是一個管道來聽聽學生們的看法,尤其我覺得臺灣的學生聯盟幹部似乎都是將應做事務中規中矩地做完,少了一點改變,以至於沒有更新的突破。

  Workshop(工作坊)則提供了許多種類的課程,讓每個人能擇其所愛,我參加了許多不同主題的課程,領導力訓練、國際議題、臨床技能、銷售溝通技巧,因為每個講座的老師都來自於不同國家,所以可以看到各個國家講課的切入主題方式與方法並不相同,而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美國講師的藥物濫用,一開始先將一堆不同種類的糖果(代表藥物)放在一個盤子中,用來代表常有許多中年或老者將許多藥物混在一起,請幾位自願者上台隨意抓取藥物,然後告知會發生哪些藥物交互作用繼而產生生理反應例如死亡、腹瀉等等,在加上講課過程中會不時以有趣的言語或肢體吸引觀眾注意,對我而言這算是在台灣比較少見的,台灣講課的方式比較像導師單方面傳授知識給學生,而在這次IPSF所參與的workshop卻比較像導師與學生雙方面互惠,在國外他們很注重與學生互動,由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後由老師將此想法周延的解釋一遍並教導正確觀念,如此授課老師可以得知學生是否搞懂課程內容,而每堂課最後會讓大家分組討論老師所指定的議題,透過這種方式也常會讓各同學彼此激盪腦力,互相增長見聞,尤其因為各國間的文化或教育差異,常會對同一件事產生不同的看法,大家也能從中學到各國學生的思想與程度,進而學習其優點,我覺得這很值得反思,反觀台灣的大學教育,老師單方面傳授知識造成的結果可能就是台灣學生的思考模式與概念被定型,一切以老師教的為準,而國外的課堂則是經由不同學生互相討論激盪,所以思考會較多元且可以從多種想法中討論出一個最適當的解釋,我覺得這點真的很適合我們學習。

  Campaign(比賽)是個自由參加的活動,包含海報、論文、藥物諮詢等等,海報比賽會先在比賽前講解一段跟主題有關的課程,然後請各國發表自己國家的狀況或情形,進而再分組將所想傳達的概念用海報的方式呈現給大家,包含我所參加過的領導特質、捐血、衛教議題等等,從過程中我發現西方人似乎很擅長這方面的比賽,問了一下身旁的英國人才知道,他們國外其實常有這種活動,鼓勵學生將想法轉為簡單的圖片或文字,透過海報讓非此專業領域的人也能清楚了解概念,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的創意,而藥物諮詢比賽就算是比較臨床的部分,很榮幸能旁聽決賽的內容,或許這部分對我來講可能沒接觸過,有些專業,但其實這比賽內容對我們未來進入醫院或是社區藥局有很大的幫助,等於是讓我們與社會接軌的一種學習,台灣藥聯會對於此比賽仍在起步階段,但似乎大家參與度並沒有預期,或許透過一些課程的安排會更適合在學的學生,教導我們該如何教導民眾正確觀念,希望藉此能讓提高同學們對藥物諮詢比賽的興趣。

  Symposium(研討會)則算是一個比較大型的workshop,其不同之處再於symposium較關注於現今或未來的科技或職業發展,其中有個議題很有趣,探討為何許多人都認為藥師只是位發藥的人?我第一個想到的則是因為台灣的醫生太過於強勢,醫藥分業沒有徹底落實,藥師無法跟醫生抗衡,有時甚至配藥與發藥的人並不一定是藥師,所以許多人認為配藥與發藥並不需要太多的專業技能,再追根究柢下去,我想藥師公信力不如醫生的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教育制度的關係,美國人跟我說他們國家的藥學是學士後,也就是讀完大學再考Pharm.D,讀完後等同於博士學位,再加上醫藥分業落實,等於跟醫生是平起平坐,甚至薪水或公信力高於醫生,反觀台灣,台灣的藥學系只讀四年拿到一個學士學位,在修業年限就少了台灣醫生三年,也因此社會對藥師的價值觀也會因此打折扣,近期台灣漸漸朝藥學系六年制,學習國外多講求一些臨床的技能,雖然是個起步,但誰又願意多花兩年時間,拿到的學位跟薪水卻跟讀四年的一樣呢?雖然每件改革都需要有個起頭,但我想萬事起頭難,如果要提升藥師的社會地位可能要再等一段時間。

  除了每天早上的課程外,每天晚上都還會有讓各國學生社交的場合,令我最難忘的莫過於International Night,藉此能認識各國不同的文化與美食,還有各國精心為大家準備的舞蹈表演,讓大家無國界透過舞蹈認識彼此。很感謝有這次出國的機會能開開眼界,認識各國不同的人事物,透過比較思考自己有何改進之處,不只將台灣的各方面,無論是教育制度或是文化推廣給外國人,並學習他國的優點,引進台灣推廣至藥聯會或是系會,甚至給學校一些可以變得更好的建議,希望下次也會有這種國際交流的機會,認識各國也更認識自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醫學系七年級李旻珊出國研習心得

醫學系 林默涵-科隆大學交換實習

醫學二李嫣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