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碩臨床心理學組呂學禎



心理系碩士班臨床心理學組 呂學禎
 


    生理回饋泛指透過提供患者某些特定生理反應的改變狀態,以促使患者獲得自行控制生理改變方向,進而改善其生理疾病的一些臨床技術。經常被用來做生理回饋的人體生理反應,包括皮膚溫度、心電活動、血壓、腦波、血管收縮反應及心跳。回饋的方式係將生理變化轉化為視覺或聽覺的刺激,同時回饋給患者,使患者能夠很敏銳地覺察自已的生理狀態,並透過自我控制過程來加以改變,以達到生理狀態改變的目的。國外相關的研究顯示偏頭痛、血壓高等因為壓力所引起的生理症狀,採用生理回饋的治療方式,可以獲得明顯地效果,並且沒有副作用。
    研究所期間曾修習「健康心理學特論」、「生理心理訊號分析專題」與「生理回饋衡鑑」,積極修習與健康心理學領域相關之專業科目,在學期間也積極參與心理學領域之不同工作坊,並積極參與指導教授執行的研究計畫,包括:(1)「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之心跳變異生理回饋之療效研究」;(2)「團體心跳變異生理回饋在憂鬱症患者之療效研究」;(3)高雄戒治所合作計劃:合併憂鬱情緒之物質成癮個案之心跳變異生理回饋訓練;以及(4)高雄監獄合作之計劃:評估參與內觀團體之物質成癮個案之自主神經功能評估。在參與和執行研究計劃期間投入相當多的時間與心力,從閱讀與統整文獻、邀請受試者參與研究、資料分析與整理等,並在指導教授的督導下訓練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與重鬱症患者進行心跳變異生理回饋,透過生理回饋介入協助患者達到良好的治療成效。
    透過參與此次的年會暨研討會深入了解目前歐美在生理回饋或神經回饋領域之應用,並將「團體心跳變異生理回饋在憂鬱症患者之療效研究」,針對重度憂鬱疾患的個案進行心跳變異生理回饋訓練研之究成果發表於「17屆歐洲生理回饋學會年會(17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Biofeedback Federation of Europe (BFE)」。在與會中與歐美學者互相交流臨床上實務應用之成效,分享研究結果之一致或不一致之結果,相互腦力激盪,使我深刻了解除了自身在研究上與學習上與指導教授切磋學習之外,也必須追隨時代之演進,了解目前最新新知與領域中研究之進行,也讓我對自身學習之領域更加感興趣,並對自身能更加肯定,使我未來在臨床領域中或研究領域裡能更加投入、更具熱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醫學系七年級李旻珊出國研習心得

醫學系 林默涵-科隆大學交換實習

醫學二李嫣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