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碩閩倢

2014 the 78th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Japanese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心得與成果報告

今年的日本心理學會第78回大會在日本京都舉行,日期是910日至12日,地點在京都同志社大學。
為了趕上10日一早的學會活動,我們一行人於9日就先行搭機前往日本,並於會場附近的旅館下榻。在連續三天的研討會行程中,從旅館到會場皆以步行方式移動,單程每趟步行時間約二十至二十五分鐘,雖然有地鐵可以搭乘,但在節省車票前的考量下,大部分還是以徒步為主。
學會第一天早上,是由老師與本人所發表的獨立論文壁報展示,根據大會規定,壁報展出的兩小時期間,每位發表者有一個小時的責任時間,需要站在壁報前方進行解說工作。由於老師的壁報是以日文撰寫,也是老師較熟悉的內容,因此該時間是由老師針對壁報進行講解工作。本人則與同行的另一位發表者學姐前往參與會場的其他演講活動。
本人第一天總共參與了三場演講活動,上午一場,下午兩場。第一場英文演講,內容講述情緒與面部表情,包含東西方之間對於個人表情反映情緒的文化差異,以及恐懼表情所帶來的循環效應。本人身為心理學的初學者,並不熟悉該領域的最新研究發展,對於演講內容也是一知半解,但至少是以吸收新知的心態進行學習。下午第一場演講是時下流行的正向心理學,內容講述動機、自我控制與wellness,也就是一種正面的身心狀態。下午第二場演講則是靈長類研究,講者是日本京都靈長類研究所的學者,由於全程以日文演講,而本人日文程度低落,只能從講者使用之投影片與片段的單字推敲內容。雖然不能深入了解該學者團隊的研究,卻見識到了日本心理學研究的多元性。
第二天的行程主要是以壁報發表為主,由於本人的壁報展出是在上午,因此有責任於該時間待在壁報前進行講解。可能是語言關係,本人的英文壁報前鮮少有日本學者佇足,即使有,也多半沒有深入閱讀的意思。唯有兩位學者對本人的研究提供了建議,其中一位是環太平洋大學的老師,他提供建議的方式相當隱晦,雖然是對本人的研究材料有疑問,卻從文化差異的層面出發,再慢慢將話題誘導到主題上,讓本人有足夠的思考空間。雖然雙方一度因為語言不通而出現溝通障礙,但該位老師仍然相當有耐心,是一位讓人敬重的學者。可惜的是本人因為太緊張,而忘了將事先準備好的名片與這位老師交換,因此也錯失了進一步向這位老師討教的機會。
第二位學者則是由本人指導教授所帶來的老師,比起前一位老師,這位老師花了較多時間釐清本人研究的架構,並且給予了非常好的建議,為未來的研究建立了方向。由此可以看到自身的不足,以及各方學者們的研究觀點。由於本人此次投稿日本心理學會有些倉促,許多部分未能完整呈現,也沒有可以帶著走的實驗軟體。在前兩天的行程規畫中,在聽演講之餘也看了許多研究海報,見識了日本心理學界的旺盛生命力。雖然由於語言的隔閡而不能完全理解內容,但看得出研究的主題五花八門,也有許多新奇的方法。本人認為基礎研究相當重視研究方法的創意,而觀摩國外學者的創意,有助於激發新靈感。

第三天下午,我們參與了一場開放軟體的演講(或是工作坊),目前的心理學實驗工具,包含實驗程序的編寫與資料統計,都有非常多元的工具可供選擇,然而大部分工具是要價不斐的套裝軟體,除了要支付大筆金額取得授權外,功能上也有許多限制,少有針對實驗需要進行調整的空間。因此,目前國際上逐漸出現了使用開放軟體的趨勢,由於開放軟體是供人免費下載的,做實驗的成本就能降低,也方便進行實驗工具的教學與訓練,日本有許多學校使用開放軟體進行教學,雖然比付費軟體不易上手,但熟練操作方式後,其功能之多樣與彈性卻更貼近使用者的需要。國內目前普遍沒有使用開放軟體的習慣,因此從現在開始學習國外經驗,是有機會佔得先機的。本人這次出國學習,獲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也明確感受到個人以及台灣在學術環境上的劣勢,未來若有繼續朝學術發展的規劃,則應當將此次經驗化為成長的養分,自我期許與勉勵。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醫學系七年級李旻珊出國研習心得

醫學系 林默涵-科隆大學交換實習

醫學二李嫣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