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系嚴可瀚
2013 哈佛醫學院見習交換 心得報告
姓名:嚴可瀚
學號:97001139
時間:February, 2014
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MGH) - 麻州總醫院
科別:Transplantation Surgery Department - 移植外科
雖然到哈佛醫學院旗下的醫院見習只有一個月時間,但是卻有滿滿的感觸、衝擊。真誠的鼓勵學弟妹們能一直傳承下去,善用高醫給我們這麼棒的機會與資源,讓我們能看得比別人更多,學得比別人更廣,慢慢的讓高醫成為更強、更有口碑的醫學院!
第一天到MGH(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麻州總醫院)護理站報到時,其實是相當忐忑不安的,不僅僅是一個全新而陌生的環境,更因為語言程度的落差與隔閡。然而一個護理師(Laura)親切的詢問有什麼她可以幫忙的嗎化解了我的不安,我告訴她我是這個月新來的見習醫師,預計在這裡見習一個月,Laura聽完馬上露出非常溫暖的笑容跟我握手,並很熱情的歡迎我!她告訴我這個時間是morning meeting的時間,大部分的醫護人員正在對面的會議室中進行晨會,問我想在護理站等meeting結束再找我的Attending(主治醫師)報到還是她可以直接帶我進去會議室旁聽。這是我對美國醫院的第一印象-非常「熱情」。在往後一個月的醫院生活中,不管走到哪我總是一再感受到這樣的熱情,縱使每個人的工作很累loading很重,你卻總會看到所有人都很有精神的投入在工作中,熱情的互相問候、討論,甚至是醫院的行政人員看到你也都會親切的問候”How are you doing?”, “How are you?”這種大家都很熱情而友善、不時互相關心的氛圍真的很棒,讓人覺得在醫院上班是件很舒服的事情!
我被分配到的單位是Transplantation surgery department(移植外科),就像大部分外科體系的生態一樣,每天很早就開始了一天的行程:每天早上5點半開始跟intern查房,記錄病人的各種數據並了解其當下及前一天狀況;7點fellow會出現再查一次房;8點開始morning meeting到9點左右;接著就是各式各樣的手術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台灣見習時,大部分是站在旁邊遠遠的觀察,這裡幾乎每一台刀你想上刀都沒有問題,只要你敢提出要求,主刀醫師幾乎都會很樂意的讓你刷上table!哪怕只是一些幫忙拉拉鉤、剪線、suction的小動作,千萬不用覺得不好意思,勇敢的提出要求!只要能刷上table,都能更近距離的看到各種解剖構造、開刀技巧,讓我們有更多更多的收穫。
Transplantation surgery顧名思義是移植相關的外科部門,包含許多不同的手術,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兩次。一次是Double lung transplantation,還記得那是正式上班的第一天,晚上六點多下班後,無意間聽到心臟外科的總醫師說今晚會有一台不常見的雙側肺移植手術,雖然當時已經又餓又累,還是選擇留下來看了這台刀。我們從七點一直等到九點多donor的肺臟才由直升機運送抵達MGH頂樓停機坪,永遠忘不了當時主刀醫師接到通知電話後告訴大家:“Eagle’s down!”(直升機已經著陸了) 這句話真的太帥,太熱血了!在場同時有包括移植外科、胸腔外科、心臟外科、麻醉科等各團隊共10幾位醫師進行手術,近距離看手術團隊輪流對雙側肺deflation,摘除,置入donor的肺,再做血管的吻合,同時搭配體外循環、深度麻醉的過程,真的讓我大開眼界,印象非常深刻!而在接下來整整一個月中,我都沒有機會再遇到第二台同樣的雙側肺移植手術,事後回想起來真的很慶幸當時意志堅定的選擇撐著看完這一台手術。
另一次是Kidney transplantation手術,同樣是忙到晚上七點多準備下班時,我的fellow告訴我晚一點有一台腎臟移植的手術,如果有興趣可以留下來看看,一樣也是二話不說的選擇留下來跟刀,當時心裡想,好不容易來到這裡,只有短短一個月,如果沒能把握所有學習的機會真的太可惜了!我主動要求老師希望能刷手上刀,獲得老師熱情的答應。我們先將donor的腎臟的renal artery, vein, ureter分離出來並修剪到適當的長度,泡入冰鹽水中保存以備移植時直接取用;接著我們開始著手進行移植:找到external iliac artery、vein,與前述動靜脈做吻合;最後將ureter與膀胱做接合,同時仔細的確認是否有器官急性排斥的現象。這台刀我們開到半夜三點半才下刀,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住處已經凌晨四點半了,雖然很累很累,隔天一大早也還要接續第二天的查房、meeting,但能夠這樣零距離看到一台完整的腎臟移植手術並全程參與其中,近距離的觀察解剖構造,感受真實腎臟及血管的觸感,真的一輩子也忘不了,非常值得!
除了手術外,這裡跟台灣的醫院有一點差異很大的是「meeting的形式」,在台灣的醫院meeting時,比較多時候是由resident報告、交班病人的狀況,老師們再做一點確認,給予一點comment。而這裡的meeting,則是名符其實的「互相討論」!所有在場的醫護人員,不管是doctor、pharmacist、nurse、physician assistant、case manager、還是social worker…每個人都很興奮的提出自己的看法,與其說是報告一位病人的狀況,不如說是大家同時唇槍舌劍的用你一句我一句的方式把病人的狀況呈現給其他醫護人員,再一起提出各種問題、意見來決定對病人的下一步處置、計劃。而除了不同單位的醫護人員之間,這裡也沒有上下階級的區別,不管你是Attending、Resident、Intern、還是只是個學生,都可以隨時提出你的疑問、想法,大家都會重視每個人的意見並納入討論中,這點是我到離開美國前仍然覺得很不可思議也很震撼的地方!
在這一個月見習中,除了知識的增長外,我覺得很有收穫的還有見識了他們對醫療嚴謹的態度。只要是與病人相關的事務,他們永遠以非常嚴謹的態度去面對。同一個病人由不同單位(如一個接受腎臟移植的病人combine移植外科+腎臟內科+感染內科…)共同收案後,所有的病歷都會由各科重新向病人做taking,重新做病歷的撰寫,不會看到一些繁瑣而無關緊要的制式化病歷紀錄,也不曾見到copy/paste的病歷紀錄,更沒有任何無意義的paper work。而與台灣醫院中發照會”consult”比較不一樣的是,combine的單位不是單純只來看一次照會,做出當時的處置與評估就離開,而是從介入該個案開始後就會與原單位一起照顧該病人,每天都會查看病人不只一次,直到病人出院為止。雖然這樣無疑的需要耗費大量人力,但是只要對病人好的、有利的,這裡永遠不嫌麻煩,永遠盡力的去做到最好。
最後真的很感謝母校高雄醫學大學讓我能有到哈佛醫學院交換見習的機會,非常鼓勵學弟妹有機會一定要到哈佛醫學院這樣世界一流的大學來體驗與台灣截然不同的醫療環境,不僅看看外面的世界,也與來自美國及其他世界各地的醫學生交流,真的會給自己帶來嶄新的收穫、完全不同的想法。也期許未來的自己在這樣的經歷後,能夠更充實自己的醫學素養,為台灣奉獻。
姓名:嚴可瀚
學號:97001139
時間:February, 2014
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MGH) - 麻州總醫院
科別:Transplantation Surgery Department - 移植外科
雖然到哈佛醫學院旗下的醫院見習只有一個月時間,但是卻有滿滿的感觸、衝擊。真誠的鼓勵學弟妹們能一直傳承下去,善用高醫給我們這麼棒的機會與資源,讓我們能看得比別人更多,學得比別人更廣,慢慢的讓高醫成為更強、更有口碑的醫學院!
第一天到MGH(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麻州總醫院)護理站報到時,其實是相當忐忑不安的,不僅僅是一個全新而陌生的環境,更因為語言程度的落差與隔閡。然而一個護理師(Laura)親切的詢問有什麼她可以幫忙的嗎化解了我的不安,我告訴她我是這個月新來的見習醫師,預計在這裡見習一個月,Laura聽完馬上露出非常溫暖的笑容跟我握手,並很熱情的歡迎我!她告訴我這個時間是morning meeting的時間,大部分的醫護人員正在對面的會議室中進行晨會,問我想在護理站等meeting結束再找我的Attending(主治醫師)報到還是她可以直接帶我進去會議室旁聽。這是我對美國醫院的第一印象-非常「熱情」。在往後一個月的醫院生活中,不管走到哪我總是一再感受到這樣的熱情,縱使每個人的工作很累loading很重,你卻總會看到所有人都很有精神的投入在工作中,熱情的互相問候、討論,甚至是醫院的行政人員看到你也都會親切的問候”How are you doing?”, “How are you?”這種大家都很熱情而友善、不時互相關心的氛圍真的很棒,讓人覺得在醫院上班是件很舒服的事情!
我被分配到的單位是Transplantation surgery department(移植外科),就像大部分外科體系的生態一樣,每天很早就開始了一天的行程:每天早上5點半開始跟intern查房,記錄病人的各種數據並了解其當下及前一天狀況;7點fellow會出現再查一次房;8點開始morning meeting到9點左右;接著就是各式各樣的手術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台灣見習時,大部分是站在旁邊遠遠的觀察,這裡幾乎每一台刀你想上刀都沒有問題,只要你敢提出要求,主刀醫師幾乎都會很樂意的讓你刷上table!哪怕只是一些幫忙拉拉鉤、剪線、suction的小動作,千萬不用覺得不好意思,勇敢的提出要求!只要能刷上table,都能更近距離的看到各種解剖構造、開刀技巧,讓我們有更多更多的收穫。
Transplantation surgery顧名思義是移植相關的外科部門,包含許多不同的手術,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兩次。一次是Double lung transplantation,還記得那是正式上班的第一天,晚上六點多下班後,無意間聽到心臟外科的總醫師說今晚會有一台不常見的雙側肺移植手術,雖然當時已經又餓又累,還是選擇留下來看了這台刀。我們從七點一直等到九點多donor的肺臟才由直升機運送抵達MGH頂樓停機坪,永遠忘不了當時主刀醫師接到通知電話後告訴大家:“Eagle’s down!”(直升機已經著陸了) 這句話真的太帥,太熱血了!在場同時有包括移植外科、胸腔外科、心臟外科、麻醉科等各團隊共10幾位醫師進行手術,近距離看手術團隊輪流對雙側肺deflation,摘除,置入donor的肺,再做血管的吻合,同時搭配體外循環、深度麻醉的過程,真的讓我大開眼界,印象非常深刻!而在接下來整整一個月中,我都沒有機會再遇到第二台同樣的雙側肺移植手術,事後回想起來真的很慶幸當時意志堅定的選擇撐著看完這一台手術。
另一次是Kidney transplantation手術,同樣是忙到晚上七點多準備下班時,我的fellow告訴我晚一點有一台腎臟移植的手術,如果有興趣可以留下來看看,一樣也是二話不說的選擇留下來跟刀,當時心裡想,好不容易來到這裡,只有短短一個月,如果沒能把握所有學習的機會真的太可惜了!我主動要求老師希望能刷手上刀,獲得老師熱情的答應。我們先將donor的腎臟的renal artery, vein, ureter分離出來並修剪到適當的長度,泡入冰鹽水中保存以備移植時直接取用;接著我們開始著手進行移植:找到external iliac artery、vein,與前述動靜脈做吻合;最後將ureter與膀胱做接合,同時仔細的確認是否有器官急性排斥的現象。這台刀我們開到半夜三點半才下刀,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住處已經凌晨四點半了,雖然很累很累,隔天一大早也還要接續第二天的查房、meeting,但能夠這樣零距離看到一台完整的腎臟移植手術並全程參與其中,近距離的觀察解剖構造,感受真實腎臟及血管的觸感,真的一輩子也忘不了,非常值得!
除了手術外,這裡跟台灣的醫院有一點差異很大的是「meeting的形式」,在台灣的醫院meeting時,比較多時候是由resident報告、交班病人的狀況,老師們再做一點確認,給予一點comment。而這裡的meeting,則是名符其實的「互相討論」!所有在場的醫護人員,不管是doctor、pharmacist、nurse、physician assistant、case manager、還是social worker…每個人都很興奮的提出自己的看法,與其說是報告一位病人的狀況,不如說是大家同時唇槍舌劍的用你一句我一句的方式把病人的狀況呈現給其他醫護人員,再一起提出各種問題、意見來決定對病人的下一步處置、計劃。而除了不同單位的醫護人員之間,這裡也沒有上下階級的區別,不管你是Attending、Resident、Intern、還是只是個學生,都可以隨時提出你的疑問、想法,大家都會重視每個人的意見並納入討論中,這點是我到離開美國前仍然覺得很不可思議也很震撼的地方!
在這一個月見習中,除了知識的增長外,我覺得很有收穫的還有見識了他們對醫療嚴謹的態度。只要是與病人相關的事務,他們永遠以非常嚴謹的態度去面對。同一個病人由不同單位(如一個接受腎臟移植的病人combine移植外科+腎臟內科+感染內科…)共同收案後,所有的病歷都會由各科重新向病人做taking,重新做病歷的撰寫,不會看到一些繁瑣而無關緊要的制式化病歷紀錄,也不曾見到copy/paste的病歷紀錄,更沒有任何無意義的paper work。而與台灣醫院中發照會”consult”比較不一樣的是,combine的單位不是單純只來看一次照會,做出當時的處置與評估就離開,而是從介入該個案開始後就會與原單位一起照顧該病人,每天都會查看病人不只一次,直到病人出院為止。雖然這樣無疑的需要耗費大量人力,但是只要對病人好的、有利的,這裡永遠不嫌麻煩,永遠盡力的去做到最好。
最後真的很感謝母校高雄醫學大學讓我能有到哈佛醫學院交換見習的機會,非常鼓勵學弟妹有機會一定要到哈佛醫學院這樣世界一流的大學來體驗與台灣截然不同的醫療環境,不僅看看外面的世界,也與來自美國及其他世界各地的醫學生交流,真的會給自己帶來嶄新的收穫、完全不同的想法。也期許未來的自己在這樣的經歷後,能夠更充實自己的醫學素養,為台灣奉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