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系 柯翔耘-歐洲醫學教育學會
[緣起(為什麼選擇參與這間學校或活動交流)]
初升二年級時,我接受同學的邀請,一同協助設計「人文社會科學院」呂佩穎老師的「醫學英文」課前教材,因而與呂老師相識。萬萬沒想到,教材完成後,我有幸獲得呂老師的引藨,投稿「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並從此開啟我的學術旅程。
由於那是我第一次接觸計畫投稿,又礙於距離投稿截止日只剩五天的時間壓力,呂老師與研究室的學姐們都很熱心地主動引導我發想主題。短短兩天內,我看了不下十篇質性論文,也提出五、六種研究方向,但都被呂老師提點應再三著磨。幾經討論,我和老師依然沒有達成共識。直到第三天,我灰頭土臉地離開學校前,老師和我閒話家常。老師問:「妳平常都在忙什麼呢?」「以前大一都在參與學生交流活動,想多多認識『外面的世界』;去年升上二年級後轉任幹部,幫忙學生組織建立國際交流的平台。」我說,國際交流一直都是我很嚮往的領域。老師笑著問,何不回顧醫學生在親臨「外面的世界」後,是否真的有什麼成長?於是,我的研究主題(醫學生出國進修與跨文化能力發展相關性之討論—以IFMSA之SCORE與SCOPE為例)才終於定案。
由於我的研究恰巧與近年醫學教育討論的醫病互動議題相關,且呂老師與同在研究室執行計畫的醫學系謝文淵同學都向我大力介紹歐洲醫學教育年會(The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in Europe,以下簡稱AMEE),我在今年三月大專學生計畫結案後,便立刻將研究作品投稿AMEE Poster
Prize,並很幸運地於五月接獲作品審核通過的喜訊。
[行前準備(Ex.甄選文件準備、筆試、口試…等)]
雖然大一時,我也曾與他校同學一同代表臺灣醫學生口頭報告學術海報,但因當時課業壓力較輕,且參加該活動的其他與會者多為亞洲醫學生,憑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精神,我並不太憂慮。而此行我卻隻身張羅訪歐事宜,從比價訂機票、安排食宿、設計海報、準備講稿等,全都憑自己做主,這讓學期間還要準備大三block課程與國考的我壓力劇升。所幸這一路上不乏貴人相助,研究室的謝同學與班上許多僑生朋友都不吝針對我的英語報告分享具體建議;不擅美編的我也成功尋求從事設計專業的家人鼎力相助,修改出更加賞心悅目的海報版面。
行前的學術籌備過程中,最困擾我的莫過於「取捨」。在承交給科技部的報告中,我以洋洋灑灑二十多頁的篇幅細述耗時一年多、廣邀全台二十多人協助的研究;但如何將研究的眾多發現濃縮進一篇A0大小的海報,並在僅三分鐘的口語表達中突顯出研究價值,令我煞費苦心。有些我備感訝異而歸類為研究精華的內容,在與他人討論後,卻不再那麼重要;而有些對於已參與國際交流活動四次的我來說理所應當的議題,在觀眾面前卻異常地耳目一新。我很掙扎地試圖在身為第一作者的個人偏好、老師的專業觀點、與聽眾們的興趣之中取得絕佳平衡。
到了八月,我更頻繁地去學校報到,白天在圖書館自習以準備國考,下午則前往研究室向老師報告學術海報的最新進度。隨著遠征AMEE的日子迫近,我更接獲系主任徐仲豪老師的邀請,共同預演高醫團隊在AMEE
Taiwan Night的唱跳演出。在馬不停蹄的日常裡,我似乎找到了新的生活平衡,最終很順利地產出演出流程與學術海報。
[國外研修之生活學習(課外)]
抵達奧地利國際會議中心的第一天,我先參與Orientation,並在開幕式正式開始前找空檔張貼我的海報。由於歐洲人大多是一米八以上的高個子,海報看板也非常地高,一米六的我頓時成了小矮人,實在無法隻身打理一切。恰巧旁邊有一位來自吉爾吉斯的醫師也在貼海報,他主動問我需不需要幫忙,我趕緊答謝,並拿出老早就藏在書包準備跟外國人交流的珍珠奶茶牛奶糖和那位教授禮尚往來。
開幕式開始後,我和呂老師一同聆聽演講者介紹本年度大會的特色與振奮人心的第一場plenary,並在洋溢著古典音樂風情的音樂會中初識維也納。我一面欣賞音樂,一面看著剛拆封的糖果袋想,接下來的幾天絕對不能這樣孤苦伶仃地下去,務必認真交朋友!務必深入體驗歐洲風情!於是我開始在社群軟體上發出活動照片,希望能獲得其他在台醫學生朋友的介紹,找一些同樣自台遠渡重洋來到AMEE的夥伴。很幸運地,果然有高醫、台大、慈濟、北醫與國防等多校的學長姐們在我發佈的動態下留言,建議我找找看他們的朋友與師長。起初我並不很期待,畢竟要在漫漫4052人的人海中找到臺灣同學,還是要依靠一點運氣;卻沒想到第二天我便受幸運之神眷顧,偶然在海報區與茶點區瞥見幾位華人面孔的脖子上掛了寫有「Taiwan」的名牌,且羅馬拼音的名字竟與學長姐介紹給我的名單非常相似,於是我主動搭訕,便認識了來自幾所醫學院校的同儕。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偶爾會到場支持對方的報告、協助在旁留影紀念,也會討論方才在哪篇海報前大獲啟發、在哪一場short communications或round table meeting聽到值得省思的觀點等等。第二天,因我報告的那一組時程延遲三十多分鐘,待我報告完後,會場已幾乎淨空、不見人影。我脫下已經蹬了兩天的高跟鞋,裸著紅腫的腳丫與來探班的台大學長遊走在海報區,遇上同樣留下來討論各國作品的國防學姐們。學姐見我脫下高跟鞋,索性也把鞋脫了。我們相識而笑,就這麼一群臺灣學生包場整座會議廳,一面暢談此行的心得,也一面交流在各校的生活日常。那天傍晚,我們正式建立情誼,七點多才一起步出會場,是我在此維也納行很難得的回憶。
除了和臺灣學生交流,我也因現身Taiwan
Night的律動表演,又因系主任徐老師與蔡哲嘉老師、沈靜茹老師、林彥克老師等人的帶領,得以與多位在臺灣醫學教育躬耕的前輩們致意。很難想像在醫界與護理界呼風喚雨的老師們竟然願意給予我這名不見經傳的大學生偌大的鼓勵,令我相當感動。我不忘提醒自己有朝一日為師,務必像呂老師與蔡老師一樣專程到場支持學生的報告、務必像徐老師大方為後輩創造舞台。
會期間,我也和在海報區與某個工作坊二度碰面的香港學生交流。他和我分享香港的教育生態與他做的neuro-science研究,也將我介紹予香港中文大學的老師,歡迎我擇日前往參訪他們的實驗室。我們在會期結束後一同前往會場隔壁的聯合國維也納國際辦事處,並留下彼此的聯絡資訊,我非常期待將來港台臨床參訪或實驗室合作的機會!
[國外研修之課程學習(課內)]
我想AMEE最難能可貴的是,演說主題與展場贊助攤商都不僅討論「醫學專業知識」本身,而是融入在其他領域已行之有年但在醫界初要起步的一些技術或專業,例如: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大數據、教育理論、醫護倫理、PechaKucha報告模式、商場互動模式、歷史、邏輯學、ICAP教學法等等。因此,即便是在科學圈赫赫有名的醫師,也未必能即刻上手這些博學知識。於是4000多人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種相互學習的和樂氛圍,大家都自謙新手,大家都要為教育圈貢獻心力。
在開幕式的演說,演講者分享了他前一年參加AMEE的最大收穫,雖然不是很新潮的論點,但演說者的案例說明卻讓我更印象非常深刻。他的結論有二:一、Teach values what cannot be learned online. 二、Communication is not the side dish. It should be learned as the main
dish. 恰恰指出當線上教學等軟、硬體設備提升醫療效果的同時,如何回歸醫病互動的基本需求。
多場Plenary中,最吸引我的是「threshold in learning」的概念,探討醫學生如何放下既有認知,或甚至體驗「double truth leaning」(presenting students
with something that is neither derivable from nor validated by what they
already know),這貼切地說明我在做研究時,被自己延伸推論出的研究結果推翻長期信仰的糾結。
我也在一些short communication報告中大獲啟發,但仍不免碰上學術內容太深奧,或無法理解講者口音因此知識吸收有限的窘況。往往,我都會把握Q&A的時間,從發問者的角度快速抓到研究者的重點,同時藉由他人的質疑學習如何debug或捍衛自己的研究論述。
例如:北醫的某篇研究討論「老師在PBL的回饋態度、學生在該堂課獲得的成績和學生對該堂課的反思之間的關聯性」令我印象深刻,我也不禁回想自己大三PBL的表現曾與同學產生什麼樣的火花?
又如,一位美國老師在她的self-rated
quantitative study指出,burnout比depression更容易誘發出醫師診斷的Bias,而burnout又會因醫學生是否已適應臨床生活與臨床工作量改變(臨床工作可能越來越重,但學生卻有日漸適應高壓生活的趨勢,故burnout程度並不完全與時間呈正向關係)。語畢,許多與會者討論到該研究只納入醫師,卻忽略病人端不同的不客觀性。
或如,一位英國PGY以qualitative study討論醫學生對「內科大受PGY爭相申請,小兒科卻有招生困難」之現象的觀點為何,又該如何平衡兩專科之間開放申請名額的供需。但現場一位同樣來自英國的內科醫師舉手發言補充,雖然醫學生看似偏好內科,但也有研究指出,內科的住院醫師在真正進入臨床工作才發現職場與想像有落差的情況更加頻繁,那麼單以preclinical醫學生觀點來討論選科的合理性是否有待商榷?
還有,醫界不難察覺階級複製,意即醫學生大多來自高學歷、高收入的成長背景或醫生世家;而英國高層正如何透過政策推行WA(widening access)以豐富醫界生態,落實多元取材。但有來自以教育著稱的荷蘭的老師提問,英國醫學院校網站標榜多元化取材(WA)招募國際學生的手法故然吸引人,但該政策是否包含處理學生在地就學後的瓶頸?一味多元徵材又該如保障各階層學生的適應力?我對這個提問特別感興趣,因為臺灣近年在提倡免試入學等招生方式所衍伸的後續效應問題龐雜,其中一項就是高等教育尚未建立健全的機制引導多元背景的學生。沒想到,各國都正面臨著類似的教育改革難題。
另有,現已知實際操作比起單向lecture授課更能達到學習成效,但學生在實際體驗課程時,指導者的職責為何(what should instructors do when they’re not lecturing?)且比起觀察技巧滿分的老師們操作手術或進行問診,研究發現,觀摩技術略顯偏差的同儕並即時互相回饋的情境下,學生的學習效率大為提升!而技術不足與錯誤率該控制在什麼程度,回饋時機該如何設定,更是臨床醫學教育者應注意的重點。
[交換/研修之具體效益(請條列式列舉)]
一、 雖然AMEE並不是為醫學生量身打造的學術活動,對於學生來說相當具挑戰性;但AMEE是現今最大規模的平行學術活動(同一時段可能有20場不同性質的學術活動同步進行),收編研究主題的廣博性與極豐富多量的研究作品可讓學生在會場中自由選擇適合個人能力的項目聆聽。學生可以在三天內密集地觀摩上百件學術海報如何設計、排版,可以從short communication的15分鐘發表了解如何設計出一份完整的研究、精華為何、又該如何延續研究使其更符何趨勢?若與會學生能快速適應會場步調,AMEE仍是我相當推藨中高年級醫學生參加的學術活動!
二、 AMEE有來自94個國家的4000多位與會者,人人的英語口音與宗教信仰與文化背景等都大相逕庭,所學專業與學歷也多有不同(醫護工作者、教育學者、學生等)。當大家的價值觀迥異,大會如何設計流暢的議會SOP、如何安排適何各種工作坊的場地、如何建立更友善的交流平台與食膳都是大學問。學生可以親身觀察到舉扮國際活動的高水準,也可以在其中培養與各色人種互動和聽說表達。
三、 AMEE是現今最大規模的醫學活動之一,因此贊助商也琳琅滿目,會場內近百座攤商歡迎學生免費且不限時地體驗未必已引進臺灣的的高科技OSCE訓練儀器,也可以現場登記註冊醫學資源相關的線上平台。作為醫學生,我在coffee
break或lunch break都捨不得閒下來,四處體驗操作各攤商的產品;有時我也不禁感嘆,醫學教育廠商都比醫學生自己更了解學習上的困擾有何?又該如何透過科技協助解決?
四、 環保有善一直是近年各單位舉扮重大活動的一大考慮要素,如何盡可能地減少拋棄式用具的使用,卻又能平衡成本考量,AMEE卯足相當的工夫。大會除了在報到處發予每人環保袋與環保壺,連學術項目E-poster、大會Guidebook等,都與app廠商「Guidebook」、「Toolbox」合作,讓此行AMEE參加者共襄盛舉環保世代,力崇全面E化,了解科技減少紙張與塑膠浪費的可能性。
五、 AMEE以參與者發表、研討學術著作為主,建議低年級的學生與會前可多加了解研究方法(如,何謂質性或量性研究?何謂p value?),有助於學生在觀賞學術作品時了解該研究的limitations與特色為何。
[感想與建議(研習後帶來的改變與啟發)]
雖然AMEE的學術難度對醫學生來說略為吃力,且雖報名費較社會人士已減免許多,但仍是一大負擔。建議低年級的學生在參與AMEE前可以先參與校園的實驗室活動,或挑戰申請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這有助於學生了解學術研究的模式,並更加了解醫界前輩們在AMEE發表的作品有何看點?
以學生志工身份報名AMEE也是不錯的選項,一來可以免大會費地旁聽幾場學術活動與體驗某些學生志工的限定優惠,二來又能享受與多國醫學生交流機會。
身為醫學生,我在AMEE的四天會期間見識到,原來世界上有這麼多為醫學教育不遺餘力的學者。除了「教育」二字狹義代表地「教學方法」,這個領域更廣博地涵概學術研究、科技、倫理、文化、多元平等、適性取材、商業經營、邏輯思考等等。唯有更多專業人士與社會大眾一同參與其中並相扶持,才能讓這既廣且深的天地更加健全,進而培養出更有能力守護公眾健康的新一代人才。
[相片(2~3張貼進word檔案,含說明,並Email原檔給國際處承辦人)]
一、 在Palais Ferstel的Taiwan Night上,我(後排右一)與高醫團隊和呂佩穎老師(前排左三)邀請的國際學者們共同演出舞曲「妳是我的花朵」
二、 在會期第三天的報告結束後,我(左一)與在AMEE會場認識的臺灣醫學生留下,一同欣賞各國的海報作品
三、在AMEE認識的一位香港中文大學的醫學生與其老師為我影像紀錄報告現場,前來陪同的臺灣醫學生與高醫呂佩穎老師和蔡哲嘉老師也在畫面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