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四 林佳宇
學海築夢學⽣出國實習⼼得報告內容⼤綱
薦送學校、系所、年級: ⾼雄醫學⼤學 護理學系 四年級
中⽂姓名: 林佳宇
國外實習國家(含城市): 美國德州休⼠頓
國外實習國家(含城市): 美國德州休⼠頓
國外實習機構:
Houston Methodist Hospital
⼀、 緣起
記得⾼三考完學測來⾯試⾼醫護理的時候,當時系主任讓我們在⾯試前,先簡單介紹⼀下⾼醫護理系,其中跟我們介紹了系上送學⽣到海外研習project,分別有去⽇本、⾹港及美國的機會,從那個時候我⼼裡就決定了:「我要來⾼醫就讀!我想要到美國參加海外實習!」
⼆、 國外實習機構簡介
我在Houston
Methodist Hospital實習,這是整個休⼠頓、甚⾄是德州數⼀數⼆的醫院,也是休⼠頓最⼤的醫學中⼼及教學醫院,也持續在美國以及世界各優秀醫院的報導中看到它的名字。曾獲得德州卓越業績獎,被認定為⼀間能夠提供⾼品質醫療服務的優秀醫院。
Houston Methodist是由7間醫院所組成,除了我們實習的教學醫院外,還有6間分佈在休⼠頓的區域醫院,也包括獨⽴的急救中⼼及⾨診。分別在癌症、消化功能失調、⼼⾎管疾病、神經學及神經外科、⾻科和運動醫學,以及移植的6⼤領域中成⽴卓越的醫學研究中⼼,提供最先進的治療及照護。
三、 國外實習企業或機構之學習⼼得
以前總是聽說在美國當護理師環境⾮常的好,但從來不知道到底有多好,所以這次能夠有機會來到美國實習是⼀件很難能可貴的經驗,⽽我也終於看到了美國護理與台灣護理環境與制度上的不同。美國的護理是有分級制度的,他們有PCA(Patient Care Assistang)跟RN(Registered Nurse),PCA照顧約8~12⼈,負責量病⼈的⽣命徵象、還有協助病⼈的洗澡、穿⾐、吃飯等,RN照顧約3~5⼈,執⾏評估、進⾏給藥及護理技術、給予衛教等。兩者都是兩班制,⼀次⼯作12⼩時,時間到就下班,如果晚下班會以⼩時為單位給予加班費;⽽台灣不是這個情況,台灣只有護理師,要做所有的⼯作,⽽且拿⾼醫來說吧,⽩班照顧約8⼈,⼤⼩夜照顧12~14⼈,雖然是三班制,但是⼯作時數絕對超過8⼩時,薪⽔卻還是領⼀樣的錢。同樣是護理紀錄,美國的Epic系統讓護理師幾乎所有評估與紀錄都是⽤點選的,⽽台灣的系統幾乎都是⾃⼰打字描述情況,當然兩種記錄⽅式各有利弊,描述的⽅式或許更能貼近病⼈的情況,但也有可能因為不同的措辭產⽣不同的理解,⽽且動⼿打字花的時間⾧,再加上照顧的病⼈多,光是記錄要花的時間就很可觀。在美國實習了才知道,原來制度的差別可以對環境有這麼⼤的影響,其實差最多的是「時間」,美國的護理師照顧的病⼈少,⼯作內容相對也⽐台灣護理師少,因此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執⾏他們的
「專業」;反觀台灣,要做治療⼜要鋪床,處理病⼈的吃喝及⼤⼩便,有時候還需要幫忙更⾐及擦澡,在要做這麼多雜事的情況下,要能認真以護理⾓度去思考,解決病⼈個別性的問題,真的很難,⽽且⼜要花更多的時間紀錄,時常延⾧護理⼈員的⼯作時間,⼯時⾧了,但薪資卻沒漲,再加上護病關係不好,台灣護理的環境可以算是很糟的了,因此台灣越來越少護理⼈員,⼈員變少,負擔⼜變更重,形成⼀個惡性循環,這就是台灣護理的現況。但正是因為台灣護理是這種惡劣的情況,我們的護理師是⾮常有能⼒的,台灣的護理師能夠更有效的運⽤時間,在時間緊迫下能夠依輕重緩急有效率的安排⾃⼰做事的順序,因為時間上的不允許,台灣護理師的護理技術⾮常的好,不僅有效率,還有品質。美國的確有令⼈稱羨的醫療環境,但台灣有的是更加有能⼒的護理⼈員!這是我來美國實習感受到最⼤的感觸。
四、 國外實習之⽣活體驗
還在台灣的時候,很多學⾧姊都跟我們警告過,出國⼀起⽣活很容易吵架:「就算你們本來是最好的朋友,你們也⼀定會鬧翻。」⽽我們這⼀間住了5個⼈,除了我跟其中⼀位同學本來就是很要好的朋友以外,我們這間房的成員,在平常各⾃是不同朋友圈的,但我在美國⽣活的這⼀個⽉中,過得⾮常的快樂,是我⽣命中⾮常寶貴的⼀段時光。我們5個的個性不同,⽣活習慣也不同,但卻從來沒有吵過架,這⼀點我們真的很⾃豪。就因為我們彼此知道各⾃的不⼀樣,我們會尊重對⽅,也會包容彼此。有的同學⽐較急性⼦,喜歡提早做完
規劃,也有的同學覺得準時完成就可以了,本來以為會因為這樣⼤家各⾃分裂或產⽣衝突,但我們遇到意⾒分歧的時候會⼀起討論,選出折衷的⽅法,⽽且⼤家都會覺得最終的決定是很好的,不會覺得不服或堅持⼰⾒,我想這在團體⽣活中是最重要的吧!在美國⽣活,是學習獨⽴,也是學習團體⽣活,我們有⼀位很厲害的同學,⽣活起居幾乎都是她⼀⼿包辦,她就像媽媽⼀樣,早上會把還在賴床的同學叫醒,晚上我們下班回家她⾃告奮勇的煮飯,洗⾐服跟家裡的打掃也是在她的號令下完成,我們都很感謝她,雖然我們也都會幫忙洗菜、洗碗、洗⾐服,但要是沒有她,我們可能光是晚餐就要⼿忙腳亂⼀陣⼦了,因為有她我們才能過這麼舒服的⽇⼦。來美國⼀個⽉,並不是只有在醫院實習,當然還要體驗⼀下美國的休閒與⽂化,所以我們會利⽤沒上班的時間去參觀很多博物館跟美術館,我們還去了⽔族館、動物園跟NASA,假⽇的時候也會去購物或是去海邊玩,美國國慶⽇的時候我們也到了Herman Park看免費的草地電影⾳樂會,表演結束後⼀起望向天空欣賞燦爛的煙⽕秀。⼤部分的⾏程我們都是⾃⼰安排、⾃⼰前往,在⾏程規劃後也都會先跟⽼師報備我們的安排與交通⽅式,也許是因為這樣,⽼師對我們也⾮常放⼼,獨⽴,是我們來到美國學到很寶貴的⼀課。⽽我們在美國的⽣活也交到了不少朋友,不只是本來就⼀起從
台灣出發的夥伴,跟⽼師們也是亦師亦友的關係認識了單位的學⾧姐,認識了救難直升機的護理師,認識了UTH的護理系學⽣,認識從斯洛維尼亞來的實習醫⽣們,還有⼀起住在同個旅館的旅⼈們,有的是來探病的,有的是來做治療的,也有的是來做年度健康檢查的。美國真的是⼀個很神奇的地⽅,在這裡,跟不認識的⼈閒聊起來是很常發⽣的事,在這裡,你可以跟任何⼈變成朋友。
五、 國外實習之具體效益(請條列式列舉)
1. 更加精進英⽂的會話與溝通能⼒
2. 體驗不同國家的⽂化
3. 了解美國⼤學的學制
4. 了解美國與台灣教學的重點及⽅向上的不同
5. 看⾒美國護理的環境、制度、護病關係
6. 看⾒美國醫院資訊與設備上的先進
7. 更加懂得尊重、包容、合作與溝通
8. 更有效的運⽤時間
9. 學習找尋資源解決問題
10. 拓展⾃⼰的視野
11. 提升⾃⼰的⾃信,更加勇於表達⾃我
12. 更加確定⾃⼰的⽬標與夢想,不害怕付出時間與實踐
六、 感想與建議
其實從⼩家裡就有打算要讓我出國唸書,爸爸問了我很多次關於念完⼤學去美國繼續唸書的想法,⼤部分時間我都會回答「以後再說」,但其實我⼼裡⼀直是想去美國的,我有⼀個夢想,我想到美國當護理師,幾年後再回到台灣,把美國護理的好,帶來改變台灣護理的惡劣現況,我有⼀個夢,只是我不敢說出來,我害怕我實踐不了,我害怕會跟現在的親朋好友分離。我⼀直很迷惘,不知道畢業後要去哪裡,但我唯⼀確定的是我想要參加海外實習,我從⾼三聽說有這個機會的時候我就想參加了,在嚮往美國之前,我認為⾃ .有必要先親⾃體會這個環境,親⾝經歷總是⽐上網查的、聽別⼈說的還要實際,所以我知道⾃⼰想要的是什麼,我在計畫開始半年前開始準備海外實習的徵選。在計畫開始前半年,我們就已經開始了解我們預定會參觀到的機構,除了Methodist以外,還查了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Texas Children’s Hospital、Memorial Herman
Hospital、Houston Hospice還有UTH的資料,由於預先有了準備,我們也能在參觀的時候更快的進⼊狀況,也會敢於發問。⽽在參觀結束後,我們11⼈會回到家裡進⾏⾃⼰的meeting,互相討論跟重點整理⼀天所看到的所⾒所聞,有時候會遇到有意⾒不同的時候,但我們都能夠透過討論整合出讓所有⼈滿意的答案。
我真的覺得在美國的這⼀個⽉學到很多,也對於我們的表現感到⾮常⾃豪與驕傲,我們很獨⽴,也很⾃動⾃發,同時所有⼈都很上進,我們在⼀天的結束後總是有著很多的收穫。本來⼤家在出國前有些緊張,覺得指導⽼師沒有跟我們⼀起來美國,好像會有很多困難,但我們11個⼈漸漸的能夠克服語⾔,能夠不怕⾯對問題,也越來越學習尋求資源解決問題,這種成⾧讓我覺得很開⼼也很踏實。為了這趟美國⾏,過程中有很多⼈幫助我們,除了要感謝⽗母、⽼師們、學⾧姐以及⼀起前來的夥伴們以外,我還想感謝所有我在美國遇到的⼈,有的是病⼈,有的是家屬,也有的根本是不相⼲的路⼈,遇到他們,聽了他們各⾃分享⾃⼰的故事與經驗,幾乎所有⼈都告訴我們要堅持夢想,不要害怕⾯對夢想,⽽是要勇敢的往夢想前進,跟每⼀位的對話後都讓我有所感觸與成⾧,真的很謝謝每⼀位我有緣認識的⼈。海外實習真正的收穫從來就不是學理或知識,當然那些我們也有學習到,但真正的意涵是透過不同的⽂化,學習尊重與包容,與朋友與醫療團隊的相處下,學習溝通與合作,從他⼈的⽣命經驗中,看清⾃⼰真正需要的,有勇氣與⾃信去⾯對未來會有的挑戰。透過這次的海外實習,不僅在當下能有所成⾧,我也能夠⾯對⾃⼰的夢想,⼤聲的說出來:「我是林佳宇,我的夢想是去美國當RN,有朝⼀⽇,我會回到台灣來,然後我會改變台灣的護理環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