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社碩陳偉齡

                                                                                 
學校、科系、年級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
姓名
陳偉齡
研習國家
中國
研習地點/機構
第一天: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第二天:則仁中心
第三天:盲人輔導會
第四天:靈實醫院
健明邨靈實長者地區服務-健明中心
研習時間
103819日 至 103822
1.  緣起:
   碩班中,我們經常閱讀相當多國外的參考文獻,對於國外的生活模式或是教學方式都充滿想像,而香港-一個過去曾被英國統治的地方,不論是政策、教學與部分語言都沿用英國體制,香港中文大學更名列全球百大校園之中,是相當值得一探究竟的國際性學府。碩一的時候有幸能上到李翊駿老師授課的「身心障礙者重建服務」,教學模式比照在香港中文大學一般全英文教學,完整呈現國家的改變如何牽動政策的推動等,教學認真、收穫不少,而這次更幸運地,系主任與李老師有意組團至香港機構參訪,為期四天,因此除介紹香港中文大學外,以下四間機構單位也一同參與行程。

2.研習機構簡介與心得:
(1)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成立於1963年,為研究型綜合大學,以「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為使命,蹈厲奮發,志在千里。中大師生來自世界各地外,也有廣大的本地和海外校友組織,聯繫身在世界各地的中大畢業生。中大更富有優質教學,靈活學分制、書院制、中英兼重和多元文化;研究稱譽,在發表研究成果方面,具國際水準中大的成績粲然可觀;獨有的書院制,九院集合,提供以學生為本的全人教育和關顧輔導;校園環境,中大有著一流的圖書館、文物館、音樂廳、游泳池、壁球場、水上活動中心和健身室等。
在中大的參訪中,對我來說最為驚豔的,莫過於校園環境這項目中提到的圖書館這部分,畢竟學校書院分有九院,一間圖書館不可能滿足師生們的需求,文學、藝術、影像等藏書,是用「一棟」來計算,而內容不但包含學術所需的資訊,亦有休閒娛樂的資源,而讀書館內的讀書環境更讓人稱羨,廣闊的空間、設計的桌椅、充沛的插座與網路線,彷彿展開雙臂歡迎學生留在讀書館-豪不吝嗇,另外,外觀設計也都相當講究,也看到台灣雕刻家-朱銘的雕像豎立在其中一間圖書館前,整體不衝突與環境融合。

(2)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
   秉持著尊重個人的獨特性和尊嚴我,相信人和環境是可以改變,且互為影響。培養孩子善良的品格和發揮他們獨特的潛能。服務對象是每個社會都有身處不利環境的8-18歲的男孩,他們在成長中會面對很多的挑戰,導致在家庭、學業和社群中有適應的困境。則仁中心秉持著理解、接納和關懷的態度,本著專業服務的精神來教導孩子,並積極希望除了中心的教與學習外,也關心家庭支持狀況追蹤,增強家庭的能力系統,期待孩子返家的一天,亦能回歸社會主流文化中。
與台灣的做法不同,則仁中心算是一所群育學校,所謂群育學校是除一般文法科目和一些科技實用科外,另會為每位同學規劃學習個人及社化發展課程。日常學習會依據學生的需要和興趣調適,並輔以個別輔導、團體及大型活動,重視個人及社會化的發展,透過全校性的活動,促使學生心理、情緒及社會化健全發展,幫助他們認識和接受社會的道德規範及價值觀,從而日後能立足社會。
(3)香港盲人輔導會:
      香港盲人輔導會,自1956年成立以來為視聽障人士提供所需之服務,不斷創新及拓展服務內容,增加服務的全面性,現今服務範圍有:眼科、復健及職業/能訓練、教育支援、就業輔導、輔助儀器諮詢服務、資訊科技應用、多重殘疾視障人士復康及視障長者院舍服務等。然而隨著社會進步,視障人士對服務的需要正在改變中,因此,香港盲人輔導會期待能在社會各方面的支持下,以專業精神,團結視障人士,為創造平等參與及締造共融無障礙社會而努力。
在到達機構的路上,我們眼前出現一位正在受訓的是障朋友,他與輔導員正在訓練如何過馬路,而當下也發現紅綠燈之下有個儀器,發出不同奏的音樂,在進機構以前,我們已經看到為視障者設計的設備了。香港盲人輔導會服務16歲以上及中途失明者,年齡限制是因為香港義務教育關係所以不會服務到在學學童。參訪中,看到課種不同的設備儀器,點字版的使用方式、口述電影、口述新聞摘要、倍數放大器(含變色功能)等,琳瑯滿目,然,看到這麼多的輔具當下,欣慰現在科技的進步,也感嘆過去是聽障人士生活不友善且不便利性。
(4)靈實醫院:
來自蘇格蘭的孫海倫宣教士及挪威的司務道宣教護士,創辦「將軍澳區醫援會」,並於調景嶺碼頭附近開辦「調景嶺基督教醫療中心」。醫院現由基督教靈實協會和香港醫院管理局共同管理,隸屬醫院管理局九龍東醫院聯網。透過提供服務,醫院希望與人分享福音及建立一個委身於實踐聖經教導的基督化社群,過程中讓無論是服事者還是被服事者都能夠彼此建立及得著更豐盛的生命,並將靈實轉變成一處不單有服務、還可以讓人成長的地方。
靈實醫院提供老人科(老年醫學科),與本身研究方向有關,雖然一位沒有設立急診單位,但與院內社工主任討論後,為何設置老人科「因為老年人口不斷的增長」,另外老年人的疾病需求與一般民眾有所不同,他們的疾病非典型、容易跌倒造成後續照顧困難及營養不良導致後續病症,他們是脆弱且未來相當龐大的一群人。
(5)健明邨靈實長者地區服務─健明中心:
2003年成立,位在九龍將軍澳健明邨的長者地區服務中心,服務對象為在將軍澳區內居住,年滿55(香港60歲算退休人口)或以上的長者、護老者及其他有關的社區人士。透過關懷長者全人的需要,以多點多的模式,建立一個更就近的地區服務網絡,服務內容有長期病患長者互助服務、輔導及治療性服務、護老者服務和義工發展及社區教育,提供多元化及跨專業的長者綜合社區服務。
坐落於社區的服務據點,提供長者的是長交流、圖書閱讀及健康照顧外(血壓體溫),另外還有關於「隱蔽長者」的特殊服務,然而這樣的服務不可能是工作人員憑空或是透過監視方式找到這類長者,而是需要鄰里之間的相互協助才能找到這些長輩,或許可能很難想像其困難處在哪,但在香港,公寓住宅一棟30樓起跳的格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連結可想而知的困難,而健明中心正式著透過成員們的相互照顧與陪伴,打破水泥叢林的冷漠與疏離,期待再造鄰里相扶的社區。

3.國外研習生活之體驗:
 過去大學時期曾與很多港澳僑生相處,從他們口中得知到香港與他們對台灣的讚嘆總是感到不切實際也很難想像,一個小小的香港是如何容納這麼多的人,他們的交通是怎麼樣的方便、他們的物價波動方式為何等等,透過這次學校的學術交流團,真正體驗到香港的生活模式,行動快速、人口密集、種族複雜,一刻都不能停歇,交通運輸率地傳遞人口稠密的香港,如何不耽誤任何人的時間;房屋集中,如上述提到30樓為基本起跳的高樓大廈,但為配合民眾需求與便利性,一條龍的住宅圈(地下鐵+商場+住宅),充分空間利用寸地不浪費;國際的中途站,亞洲經濟重鎮,不論是教學還是生活,英語的需求無所無在,學術與經濟地位國際享譽。

4.感想與建議:

出國不是第一次,但第一次以學生身分參與學術交流出國,收穫與見識真的是說不完的精彩與豐富,相當感謝李翊駿老師用心且精心的安排,透過機構參訪、教學課程及實務工作,我們看到香港在政策與機構的設立上對於是聽障者、兒少、醫院及社區服務方面的相關措施,看到所謂承襲英國體制的驕傲,但也在之前上課時了解到因為完善的社會服務而帶來的不便(回歸大陸後的改變),但是即便如此,驚豔,真的是我能想像到最好的形容詞,也可能,是我對於某些領域的見識淺薄,雖然上過老師的身障重建課程,但是對身障不是我熟悉的領域,我甚至對於這麼多的輔具也從未見識過,兒少階段雖然大家都經歷過,但是專業的應對服務方式並非是我的專長,唯有高齡者的部分我能有所共鳴,特別是醫院的部分我能與醫務社工侃侃而談關於研究的期待、方法、限制等,雖然出國前的大略認識都有,但是果然,「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一趟香港學術交流,除了值得,還是一句,值得!

5.照片
             

1.香港中文大學,天人合一。

2. 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遊戲治療室。      
3. 香港盲人輔導會

4. 靈實醫院                 


5. 健明邨靈實長者地區服務─健明中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牙醫五 游智傑

醫學系 林默涵-科隆大學交換實習

醫學系七年級李旻珊出國研習心得